岸然若杨,公众号AnZeroYoung(ID:anyangsay) 阅读原文 一、概念溯源 谈「吸引力电影」,绕不过「吸引力蒙太奇」;而要论「吸引力蒙太奇」,必须从爱森斯坦说起。 1923 年,爱森斯坦在马雅可夫斯基主办的《左翼文艺战线》杂志上发表了《吸引力蒙太奇》一文。这篇文章以戏剧作为切入点,探讨的却是电影的理论。爱森斯坦提出: 把观众引导到预期的方向(情绪)是任何一种功利主义戏剧(鼓动的、广告的、卫生教育的等等)的课题。 不管引导的工具如何花样繁多,它们最终都要被归结为一个单位,一个能使它们的存在变得合法的单位——归结为吸引力。 吸引力(从戏剧的视点来看)是戏剧的一切进攻性的要素,即能够从感觉上和心理上感染观众的那一切要素。 在一番辨析之后,爱森斯坦对「吸引力蒙太奇」做出了定义: 任意选择的、独立的(超出特定的结构和情节场面也能起作用的)、自由的,然而却具有达到一定的终极主题效果这一正确取向的蒙太奇。 读这些句子,是否感到宣教色彩和革命豪情要穿透文字涌出来了?没关系,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句话就够了: 「吸引力」是爱森斯坦提出的测量艺术感染力的单位。 多说一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学界一直把「吸引力蒙太奇」翻译为「杂耍蒙太奇」。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杂耍」是指马戏团或卖艺人表演的拿手绝活,其技巧之完美程度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杂耍」靠其自身完成,是绝对的;「吸引力」靠观众完成,是相对的。 二、理论提出 「早期电影」(Early Cinema)在法语里没有特别贴切的对应词,需要一个在英语和法语里都能清晰表意的提法。于是,汤姆·甘宁建议用「吸引力电影」(Cinema of Attractions)。 1986 年,汤姆·甘宁发表了两篇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文章,正式提出吸引力电影的概念。第一篇是《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它的观众和先锋派》,发表在电影季刊《广角》(Wide Angle)上;第二篇是与安德烈·戈德罗合撰的《早期的电影:对电影史的一次挑战》,刊登在东京《现代思想》杂志 1986 年 12 月号。 这两篇论文既声息相通,又各有侧重。虽然可以说汤姆·甘宁创造了吸引力电影这个概念,但是戈德罗以及众多电影研究者的参与使得这一概念成为他们共同的思想结晶。比如,本·布鲁斯特就早于汤姆·甘宁用过这个概念,尽管他在后来汤姆·甘宁为此致歉时坦承那其实来自编辑的修改建议。甘宁在哈佛大学主讲电影课程时的助教亚当·西蒙,曾和他一起发展了这个概念。唐纳德·克拉夫顿也曾把早期打闹喜剧(slapstick comedy,早先译作「棍棒戏剧」)中的插科打诨描述成「吸引力」。劳拉·穆尔维的理论对甘宁亦有所启发:如果对女性观众需要进行特别讨论,那对早期观众是不是同样需要如此? 三、内涵解读 在《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它的观众和先锋派》一文中,汤姆·甘宁将自己关于电影历史和风格的新观念做了清晰的表述:主宰早期电影的,并不是后来左右这种媒介发展的叙事冲动;而是向观众展示视觉奇观、直抵观众注意力和好奇心的『吸引力电影』观念。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往往被认为代表了非叙事电影和叙事电影的两极。其实,他们还共享着一个电影理念,那就是他们都不再把电影当作讲故事的方式,而是当作向观众呈现一系列景观(奇观、运动、魔术)的方式。 甘宁认为,早期电影作为一种吸引力电影,它直接诉诸观众的注意力,激起视觉上的好奇心,通过令人兴奋的奇观提供快感。先锋派对早期电影的兴趣也正是在于它的新奇性。在其解释中,吸引力电影首先是一种电影观念。这个概念具备特别时间段的指称,还特别指涉着观众接受学的某种角度和方法。与爱森斯坦的理念类似,汤姆·甘宁定义的吸引力电影也更具直接性、侵略性色彩,它是一种主动追逐观众的方式,而不只是简单满足观众喜好的过程。 从电影史的角度看,1906 年以前,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主导关系就是吸引力电影。吸引力电影和自格里菲斯以来醉心叙事探索的电影不同,但并不必然与之对立。当叙事电影占据主流时,吸引力电影或者化为辅助叙事的成分,或者成为其他类型(如歌舞片、武侠片)的核心,自始至终贯穿电影发展的历史。 四、意义阐释 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看,叙事电影都在电影的整体格局中占据主流的位置。叙事电影史被当作主流电影史,主流电影史大都以叙事电影为主导进行书写和理论处理。甚至梅里爱和鲍特等早期电影人对电影的贡献,也完全是从叙事、特别是叙事剪辑的角度予以认定的。这种电影历史书写 / 研究方式既可能曲解早期电影人的作品,也可能曲解影响早期电影的真正力量。一个证据是,1906 年以前,实况电影(Actuality Film)的数量远远大于虚构电影(Fiction Film)。 与此相对,吸引力电影不再仅仅把早期电影看做是此后形式方面的「原始」动力,从而将其从目的论的视野和方法中解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通过研究早期电影的「吸引力」问题,以叙事为主导的主流电影史观得到改写。同时,这种观念也有助于揭示早期电影与此后电影的核心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吸引力电影并不是凌驾于叙事电影之上的范畴,而是一种观察早期电影及其与观众关系的新观念。吸引力也不应被简单视为一种反叙事的形式,它更多地呈现为观众涉身参与(involvement)的不同形态。可以说,吸引力电影既是对早期电影进行批评分析的工具,又是描述电影史不同时期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其独特价值在于,在对电影史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时,还能兼顾对电影观众接受学的讨论。 参考文献 谢·爱森斯坦著,俞虹译:《吸引力蒙太奇》;载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6 页—136 页。 汤姆·甘宁著,范倍译:《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电影艺术》2009 年 02 期。 汤姆·甘宁著,李二仕、梅峰译:《吸引力: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电影艺术》2011 年 04 期。 刘宇清:《吸引力电影:翻译、旅行与生命力》,《文艺研究》2012 年 06 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