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xi,银杏树公号 :oktim 微博:@Tianxiii 阅读原文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院提供环境,这个无论是哪里的学院,所提供的这个环境都是无所取代的。 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沉浸在一个环境中,很容易就无限期的拖延下去了。而从学院出来就会带上一种惯性。一些艺术家在学院之后还要不断的通过其它方式加强这种惯性,例如,工作室、驻地、签约画廊或者是艺术社区等等。 环境意味着,首先你有各种做作品的 deadline,无论是软性的还是硬性的,总之你有个压力去做东西。然后在这个环境中会有一群专业的人来建立彼此之间的交流。常见的形式就是课程,而我认为更重要的则是 Critique,也就是作品互评,有点类似于其他专业的同行评议。 环境也意味着外部交流,许多艺术专业的人员,如策展人、评论者,以及藏家,或者是机构,如美术馆、博物馆,都会盯着学院,或者去学院进行一些交流,同时也与学院进行资源交换。学院的成员就会在这种交换中受益。 其次,学院提供资源。 以我自己的摄影和图像专业来说,学院中的资源集合是以个人力量难以实现的。 从易到难说说这些资源。 最基础的资源就是设备和场地。 在我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由于美国的艺术学院鼓励尝试不同的艺术媒介,所以我几乎接触了所有的艺术门类,从摄影开始,到版画、油画、雕塑、视频艺术甚至还有陶艺。每个媒介进行了至少一年课程的系统学习。而我认为这种广泛的把玩对拓宽创作的视野非常有帮助。比如说我可以把照片用版画的形式制作,或者把照片印到陶瓷上去,再或者用雕塑 / 装置的思路去做摄影的作品。 但对于想要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来说,这并非一个必要的、不可取代的条件。因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以任何方式开始创作,学院环境可能只是一条捷径,而非必须。 比设备和场地更有门槛的资源就是身份。 这种身份绝不是指一张文凭或者一些学习经历所能带来的优越感,而是艺术学院成员的身份所带来的“许可”。具体来说,以学生身份更容易获准进入到一些美术馆的内部收藏,或者是一些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当中。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互信机制,一种行业内部的交流。 当然,如果一个非学院的艺术家,在具有很强社交能力或者很强人脉的情况下,这些资源也并非不可获得。 而学院最核心的,最难以取代的资源就是所谓的核心学术资源。 这是学院最有价值的资源,但也被学院用来当作学术壁垒。 这种资源不仅包括了图书馆的藏书,还包括一些非公共的艺术品收藏的调阅权限,以及庞大而昂贵的学术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但讽刺的是有很多学生在学院呆了几年,却完全没有去利用过这些资源。 我举个例子,以最近很火的 Alec Soth 为例,大家可能对他的一些名作,比如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或者是 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这些作品比较熟悉,也不太难看到。但是 Soth 的一些小众作品有多少人看过呢,比如像下面这种: 也许有人会问,这种作品又不是很有名,看他们有什么意义吗? 答案是我们知道学院是以研究为主的,不仅研究自己的作品,也会研究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传播不太广泛、存量很少的作品往往就是一个艺术家拼图中最关键的那几块。 而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人经常说看不懂艺术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不理解某个艺术家为什么能如此有名,这种困惑的原因也许也是缺乏完整的视野。 既然我们说艺术要打破边界,那么至少得先知道边界在哪儿。而学院可能算是接近这些边界的一条通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