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疼,小说作者,编剧 阅读原文 题主的这个因果逻辑很奇怪,隐藏着的意思似乎是因为上个世纪观影人群是审美情趣高的优秀人才,所以能出优秀电影;这个世纪的观影人群是审美情趣低的不优秀的人,所以产生不了优秀电影。在我看来这个因果逻辑是不成立的。而且,所谓“电影的产优量不如上个世纪了”这个比较也无法成立,因为首先题主没有明确一个标准,什么是才是优秀电影,是票房高是优秀呢,还是国外三大电影节获奖是优秀呢,还是豆瓣评分高是优秀呢?没有标准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办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我觉得题主的这个因果逻辑是非常奇怪的。 但是,题主的两个表述是可以分开来说的。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电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了,在电影专业院校里,电影的本质可能是视听,可能是故事,也可能是视听化的故事。不过,当电影成为一个社会成分的时候,我更倾向于电影是一种商品。 不要看到商品就认为我说的是商业片。其实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本质都是商品。商业片就好像是一些连锁餐馆,外婆家,绿茶,汉拿山,网红餐厅,甚至肯德劳麦当鸡;而艺术片就好像是一些高端餐馆,米其林几星,黑珍珠几星。 当你看到这个比喻,是不是就能略微理解题主所说的“观影人群对生产电影的质量是否有影响”了?对,一定是有影响的。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类似题材、相同类型的电影扎堆出现,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在某一个时间段,都有某种倾向。这种倾向,就来自于社会观念所反映出来的对某种题材、某种类型的关注和爱好,这种关注和爱好是经常在变动的。 比如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开始出现商业片,而一批引起观众喜爱的科幻片也正是诞生于那个时代。为什么?因为当时美苏正在进行太空争霸,星球大战,所以当时的社会观念,对于太空特别感兴趣,所以电影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宇宙,创造了《星球大战》《异形》等经典科幻电影。 又比如上世纪 80-90 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政策有了颠覆性变化,出现了例如城乡人口大规模流动、下海、乡愁、对历史的反思等等社会现象,社会观念也集中在这些领域。因此,才会有如《芙蓉镇》《顽主》《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等影片。 可见,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社会的关注热点,是能够影响电影的创作的。而电影的观众,就是从社会无数的人当中产生。他们的关注,影响着电影工作者对于题材、类型、表现方式的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创作。 但是,从电影的质量上来讲,观众对电影的质量有多大的影响呢? 这个问题很难说。 首先,观众群体,是在不断变化的。就从我们更加熟悉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个变化,体现在观众群体不断扩大,总票房金额不断上升。不知道题主是否看过张艺谋今年的新片《一秒钟》,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甚至是直到 90 年代,我国观众看电影的方式。 在当时,上映的电影很少,和今天不同,不是观众去选择电影,而是电影院放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到了 90 年代,一些有多个电影院的大城市开始播放开始出现多块银幕的新型商业院线,但是在很多小城市,仍然保持着那种一个地方只有一块银幕,一块银幕每周只放几场电影的状况,甚至电影票都得托关系才能买。可以说,在上世纪,看电影虽然是一种大众娱乐活动,但能够随时触及电影、想看就能看上电影的人群,其实是很有限的。而那些能够看完电影以后再发声评论电影、并用自己的评论影响到电影创作者的人,少之又少。你甚至可以这么去理解,当时的电影观众群体,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的那些观众,电影对他们来说,有的时候甚至算是奢侈品,不是随便就能看上的。 同时,在上世纪,我国的电影生产,一直保持着国营电影制片厂的模式,使用的是政府拨款来进行拍摄,比如军迷圈最津津乐道的《大决战》系列三部曲,完全是动用国家资源、不计成本地拍摄的,所以拍出了空前绝后的三部电影。接触过电影创作和拍摄的人应该都会有体会,一旦你不用担心成本,那么你创作的自由度和创作本身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这也是保证电影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模式下,只会是制片厂想让观众看什么就拍什么,而不会考虑到观众想看什么。不过,在 80 年代以前,全国的大部分观众,关注点都比较统一,所以 80 年代以前的很多为人耳熟能详的片子,大都是反映革命战争,土地改革,或者新生活的电影。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一些制片厂自负盈亏、引进外部资金拍摄的模式,而这些自负盈亏式的、引进外部资金式的拍摄,多集中在比较商业的电影上。比如 1991 年的经典武侠电影《双旗镇刀客》,就是西安电影制片厂自筹资金进行拍摄,个中辛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豆瓣查一查。还有另一个案例,就是曾经创作出《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动画片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改开自负盈亏后,向前来朝圣的宫崎骏讨教日本动画片“按件计酬”经验,导致宫崎骏慨叹失望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上网查一查。 在这个时期,逐渐出现了电影创作者针对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普遍兴趣来创作的电影。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是很多影迷心中的中国电影黄金时代,至今仍被许多影迷奉为神作的电影都诞生于那个时代。然而,参考之前提到的放映模式,在这个时期,和改开之前的电影放映模式,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片子多了,影院可以有所选择。因此,大致上可以感觉得到,这个电影的“黄金时代”,观众更多的是提供了题材和方向,真正影响电影质量的,恐怕还是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 在 80 到 90 年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统治了全国的银幕。第四代导演是文革前的最后几批电影学院学生,而第五代导演是文革后的前几批电影学院学生,他们都在接受苏联式电影教育的基础上,又在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吸收了西方电影艺术的熏陶,加上自身经历过的大时代背景,于是就诞生了一大批题材经典、充满社会关怀和人文哲思、极富艺术价值的影片。很多电影直接取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他们所生活过的年代,不用说大家也知道,那本身就是一个激荡、碰撞和矛盾的时代,反映到电影里,自然也能够为电影打下经典的印记。 除此之外,对外开放也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随着 80 到 90 年代很多西方导演和香港导演前来中国拍片,许多全新的设备和工具、全新的创作和拍摄方法也进入了国内,直接影响了国内电影的创作和拍摄过程。和改开前略显艰苦、简陋和模式化的创作相比,在这个时期用新方法、新观念去拍摄的电影,自然就有了质的飞跃。 那么,到了新世纪,观众对于电影质量有影响吗?应该说,和之前的二三十年相比,观众对电影质量的影响,确实是越来越大的。 新世纪对于中国电影,绝不只是跨越千禧年这么简单。这是中国电影业走向商业化的一个时代。 2002 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这是中国电影行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尽管在上映之后观众对这部电影毁誉参半,在豆瓣上这部影片的平分至今仍只有 7.5 分,只处于中上水平,但是《英雄》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地位却是一个里程碑。 从《英雄》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商业片。商业片是什么呢?商业片指的是完全以营利为目的,以私有领域的投资为主,更重娱乐性的电影。商业片的出现,意味着电影不再是你需要攒很久钱、穿戴正式、遵循一个仪式去吃的米其林 N 星餐厅,而将会成为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家乡鸡、华莱士、麦肯大王。你只要掏出很少的钱,随时随地就可以进去搓一顿,甚至你刚起床,眼角还带着眼屎,穿着大裤衩夹脚拖,都没有人会嫌弃你。 商业片的诞生,伴随着商业院线的同步发展。在我的印象里,大约 2000 年前后,杭州出现了第一家商业院线——庆春电影大世界。这样的商业院线,和传统的只有一块银幕的国营影院相比,银幕块数成倍增长。我记得庆春电影大世界刚开业的时候,就有五六块银幕。当然,每个影厅的大小和银幕的大小,和传统国营影院根本没法比。但是,这种商业院线,最多可以同时排五六部电影。当传统影院只能一天循环播放五六场电影的时候,商业院线却能够五六场电影同时播,一天播上五六遍。这在每天的票房收入上,是平方级的差距。 我也正是在庆春电影大世界开张以后,才第一次体会到,可以挑电影看是什么感觉。当你跑到庆春电影大世界门口,看着一张纸上满满地印着五六部电影的时间表的时候,我感觉到眼花缭乱。我刚开始去庆春电影大世界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东京攻略》。当时正是寒假,我几乎每隔几天就跑去庆春电影大世界看一遍,至少看了五六遍。最妙的是,无论我哪一天去,都能看到这部电影。 而如果是在传统影院,我根本没有选择权。今天上映什么,我就只能看什么;我想再看一遍?不好意思,麻烦你自己关注一下,电影院外面什么时候再贴这部电影的海报了,你再来吧。 中国电影开启商业片时代以后,观众有了选择权。这也意味着,观众不仅仅能够给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些社会关注来作为题材,更能够通过自己的好恶,来提供一种喜好倾向。正如食客们的热爱能留住一些好吃的小餐馆,大众点评上的恶评也能淘汰掉一波很差的网红店一样,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片,不喜欢什么样的片,给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方向和思路。 同时,随着商业片时代的到来和院线的发展,观众群体也开始不断地扩展。最早的商业院线肯定出现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但是商业院线追逐营利的目标,必然会让他们不断扩张,逐渐深入到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全国银幕块数在 2002 年的时候只有 1800 多块,而到了 2019 年,已经到了接近 7 万块,增长了近 40 倍。而且 2002 年已经是开始普及商业院线的年份,可想而知在上个世纪,全国的电影银幕数量有多么少。 银幕的数量,意味着观影人次的数量。这意味着,中国的观众群体,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扩大得比 40 倍多得多。 刚才讲到,商业电影的特点,就是营利性,私营性,和娱乐性。这三个点是有逻辑关系的。首先,因为私营企业进入到电影业,而私营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导致了商业电影也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而营利性,则意味着你需要去照顾观众的口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绝大部分观众对于电影的诉求是娱乐性的,所以商业电影更注重娱乐性。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就产生了题主的那个逻辑,观影人群对生产电影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再进一步讨论具体案例的话,就不得不说在 2013 年以后,商业电影的充分繁荣(甚至过分繁荣)所带来的副作用——流量电影了。 之所以说 2013 年,是因为这一年,上了一部也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富春山居图》。这部电影在很多影评人眼里,都是绝对的烂片,2013 年也被很多媒体称为是烂片营销元年。 并不是说 2013 年之前就没有烂片。2013 年之前烂片也很多,但是都烂的低调,很多烂片甚至在更多人知道之前,就随风而逝了。而《富春山居图》则不同,这部电影不仅烂,而且烂出了风格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以大规模的营销袭击了观众们的眼球。从未经历过烂片营销的观众们,看了营销,看到有明星,纷纷买票看片。而看完以后,就…… 可能是回款压力,也可能是别的,《富春山居图》明明很烂,却营销成一部绝世巨作的样子。而影片的营销对象也非常有意思,这大概是第一次不把一线城市观众当主要营销对象的电影,而是去关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市场”。 为什么关注下沉市场呢?因为下沉市场,是中国电影业扩张最快的市场版图。 在一线城市,到 2013 年时,其实商业院线已经接近充分竞争模式,每个城市都有数个院线,几十甚至上百块银幕,基本上都是存量市场。而在二三线往下的下沉市场,院线相对来说竞争不充分,可拓展的市场肉眼可见地一望无际,是一片肥肥的增量市场。更重要的是,即便一线城市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是,这几个城市加起来,按照 2013 年的数据,才 6000 万左右。而中国多少人口?14 亿!也就是说,这片肥肥的增量市场,最高可以达到接近 13.5 亿人口呢!这才是中国人口中,绝对的大多数。 所以,为什么烂片《富春山居图》要去主攻下沉市场,也就很清楚了。虽然片子烂,但是我要的就是这种观影经验不丰富、口味没有那么刁、看电影就是为了纯娱乐的大批观众,然后给他们堆明星,堆特效,堆各种各样他们见都没见过的玩意儿,然后从他们口袋里掏钱。 虽然《富春山居图》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后来我们所说的“流量明星”,但是,流量电影的雏形,从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形成了。 通过这部有里程碑意义的烂片,我们似乎已经窥探到了观众对于电影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尽管这部烂片的创作是否是真的创作,还是大师随手拿毛笔甩了几个点子就完事这种,我也不知道;但是,从这里面所透露出来的营利逻辑,我想大家应该有个概念了。 自从 2013 年以后,各种堆叠明星、堆叠花里胡哨的东西却毫无观感,连娱乐性都没有的片子例如《小时代》系列、《爵迹》系列纷至沓来。这些电影的营销法宝,就是在这部电影里有“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现在大家都不陌生了,这就是个资本主导的流水线产品,是完完全全按照受众的爱好捏出来的人,差不多相当于芭比娃娃这样的存在。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电影,无一例外有铺天盖地的营销,而观众看了营销,就产生了去电影院的冲动。而没有营销的电影,比如 2014 年上映的《绣春刀》,尽管依靠高质量获得了极强的口碑效应,但仍然只收获了 9000 万票房,远远不及那些流量的零头。 流量电影的出现,的的确确是观众影响电影生产的负面案例。 但是,所谓的观众变得“素质低”,或者说下沉市场的扩大,真的对电影生产带来的全都是负面影响吗?不一定。 接下来要说的是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电影,2017 年的《战狼 2》。 《战狼 2》是 2017 年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级电影,把同档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吊打得连渣都不剩,其票房打破了当时中国电影票房的纪录。《战狼 2》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极致热血的观影体验、极致好莱坞的创作模式都是这部电影成功的秘诀。其实早在 2016 年,《湄公河行动》就已经试水成功,只不过这部电影很遗憾没有完成现象级的票房。但是,《战狼 2》做到了。更重要的是,《战狼 2》的成功,证明了观众根本不是所谓的“素质低”,哪怕下沉市场再继续扩大,观众也是会选择花钱去看一部好电影,而不是去看一部用营销堆出来的电影。 流量电影模式在 2017 年暑期档后开始大规模失灵。 于是,就有了 2018 年《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电影的巨大成功,也有了 2019 年《流浪地球》所引起的轰动。这些电影,没有“流量”,甚至也没有大规模的营销,只是单纯靠口碑效应,收获了突破天际的票房。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被一次次地刷新,而票房就是观众们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真真切切的选票。观众们是懂得欣赏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片,什么是烂片,他们用他们的选票——电影票来告诉电影创作者,他们喜欢看好电影,不喜欢看烂电影。他们喜欢电影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什么“流量明星”。观众告诉电影创作者,他们想要一个优质的娱乐渠道,想要购买一个好看的娱乐产品,请给我们创造更多的优秀的商业电影。 这就是观众对电影生产所造成的积极影响。 当然,有朋友要说了,我看电影不是为了娱乐,我是追求艺术,所以我觉得新世纪以来,这些电影越来越差。对不起,重在追求艺术,就请多多关注生存不易的艺术片,多多支持那些排不上片、票房惨淡的艺术片导演。他们之所以过得这么苦,就是因为很多观众,非要跟商业片谈艺术性,跟艺术片谈商业性。这是非常迷惑的一种行为。 而题主所感觉到的,新世纪影片产优量远低于上世纪的现象,我私以为,也是题主不慎将商业片与艺术片相比了。上世纪的电影,偶尔会考虑成本问题,完全不考虑营利问题,那些经典影片,都属于艺术电影的范畴。而新世纪,能为大多数观众所讨论的电影,几乎全部都是商业电影。商业电影在艺术性上,怎么可能比得上艺术电影呢?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经典的艺术电影,粗制滥造、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所谓艺术电影不在此列。 而当我们回想上世纪的电影,我们自然而然地会首先想到那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那些作品至少也有 20 年了,而且当时电影产量不高,这就是距离产生美。而当我们谈到本世纪的作品,我们想到的电影会更多,因为新世纪以来电影产量井喷式增加,我们就会更多地想到的是那些一般的、甚至不太好的电影,因为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近。我想,这可能也是题主会产生“新世纪产优量不如上世纪”想法的原因之一。 其实新世纪以来,优秀电影非常非常多,如果题主觉得票房高是优秀,那么就去猫眼查一查电影票房数据;如果题主觉得获奖是优秀,那就查一查三大电影节历年获奖名单;如果题主觉得豆瓣评分高是优秀,那就查一查豆瓣评分前 xxx。你会发现,其实过去的电影和现在的电影,从年份上划分,并不存在“优秀”和“不优秀”的大幅差距,其实还是差不多的。不过,如果说到获奖这一条,现在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确实是越来越少了。但是这并不证明中国电影越来越差了,因为电影节评奖并不是单纯的拼电影质量优劣,而是有非常多的其他因素参杂在里面。当然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种观点,我就不多说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