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Lee,公众号:1、政经纵论;2、浮世逆旅 阅读原文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巴黎是浪漫之都”“法国人都很浪漫”只是人们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始于 1950 年代的一波媒体传播的以讹传讹。 关于“法国人很浪漫”这一刻板印象的成因,英国社会学家斯图尔特·霍尔在他的著作《表征》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详细分析过,我来尝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转述下。 市政厅外之吻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关于“巴黎是个浪漫之都”的印象,其实是从类似《市政厅之吻》这种法国情侣街头接吻的照片开始产生的。 这类照片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在巴黎街头,相爱的恋人接吻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大家已经习惯到连注目礼都不向他们行。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当时的法国,或者只是巴黎,社会风气远没有如此开放。 难道照片是摆拍的? 是的,这张照片,是杂志摄影师杜瓦诺为当时美国(注意,是美国,不是法国)的流行杂志《生活》拍摄的一组,而且还不只拍了一张,而是拍了一个序列。1950 年 6 月 12 日以《速吻》的标题发布在《生活》杂志,其中黄色圈住的一张就是《市政厅外之吻》。 因为公共行为准则的原因,杜瓦诺不能使用现实中恋人接吻的形象,所以他的这一序列照片,其实是聘请模特,然后选择市政厅附近的街道、歌剧院、车站、三轮货车、火车上这些每个巴黎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标作为背景拍摄的。 斯图尔特·霍尔重点分析了《市政厅外之吻》,其中蕴含了摄影师太多的精巧构思: 1、画面中的他们 20 出头,衣着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比较随意,也并不昂贵,看起来很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2、他们在忙碌的公共场所走路时接吻,路边的人都很淡定,暗示他们的激情在此等环境下是一种可接受的举止; 3、路上的行人衣着既不是时髦的上流社会,也不是贫民区,其实在告诉读者,作品所表达的是大众阶层的生活; 4、摄影师的拍摄点就在咖啡桌旁边,而且是仰着拍摄的,热吻的恋人和路上都没有人看向镜头,营造出来的感觉是,坐在路边正喝咖啡呢,恰好看见有人接吻了,随手拍了下来,摄影师并没有刻意,路上也没觉得摄影师拍人家接吻有什么不妥——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这一组照片,给人的都是类似的感觉。 《生活》杂志之所以要刊出这样一组照片,其实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在冷战刚结束之际、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大背景下,制造一点巴黎春天浪漫的题材——因为美国和英国、法国以及其他正从战争中回复元气的国家一样,需要在这样充满爱意的题材中寻找战后重建的精神寄托,振奋人们的精神。 《生活》杂志发布这序列照片的时候,在副标题上写着“在巴黎,年轻的恋人在他们想要接吻的任何地方接吻,并且似乎没有人在意这一点”。该文章继续说:“在其他城市羞涩的恋人们通常会找到公园或荒僻的街道做他们的浪漫事儿。但在巴黎,甚至在城市最拥挤的地方都可以看见充满活力的年轻配偶们在毫不羞涩地求爱,他们决心维护城市的荣誉。” 这些照片和文章非常清晰而强烈地表征了一种法国性:法国人极其浪漫,不怕在公共场合展示他们文化的这一面。 事实上这样的举止,在当时的法国并不为普通民众所接受。 但在强大的传播力面前,事实终归败给了人们通过媒体所建立起来的刻板印象。 生活杂志发行量太大了,当时每期有 2400 万人阅读,对的,你没看错,是就是两千四百万人阅读。 当美国人从《生活》杂志的报道中建立起“法国人很浪漫”的印象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和作品来反复告诉他们,法国人是浪漫的。 这种时候,哪怕法国人跳出来辩解“浪漫你妹啊!”也完全没用。 而且浪漫也不是什么坏名声,所以法国人大概率并不会自毁浪漫之名。 另外也想补充说明一点,尽管学界认为杜瓦诺的这序列照片是请模特拍的,但在 1994 年杜瓦诺去世前,他遭到《市政厅外之吻》中的那对情侣指控,他们坚称这张照片是杜瓦诺没有征求他们的同意拍摄的,存在争议,但同序列的其他照片,确定无疑是杜瓦诺付钱请模特摆拍的,而患有正能量饥渴症的《生活》杂志,却以“无摆拍”的名义,发布了这组照片。 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成书于 1995 年,2007 年看过这本书之后,印象极为深刻,作者在书中,揭开了很多类似的,媒体和商家通过媒体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刻板印象,或者说商业洗脑,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读。 其实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当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法国人很浪漫、德国人很严谨、美国自由奔放,或者河南人都很坏、东北人都是黑社会、苏北人都不行之类的观念时,我们到底是沉溺于社会以及他人影响给我们灌输的刻板印象,并不断从生活、媒体中检索更多论据来强化自己的刻板印象,还是尝试着去觉察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 流言止于智者,刻板印象也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