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光分文化,科幻、出版、神秘博士、银河边缘 阅读原文 片名下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分了一下影片大类型和所属科幻题材的子类型。 No.13 海热症(Sea Fever) 恐怖/怪兽、疫病, 爱尔兰、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 推荐指数:3.5 / 5 这部电影的海报上写着「《深渊》遇上《怪形》」,前者出自是科幻大神詹姆斯·卡梅隆,后者出自《怪形》导演、恐怖片大咖约翰·卡朋特的名作,足见创作者的目标。 故事讲述一名海洋动物学专业女生为研究课题而搭乘一艘小型捕渔船去往深海,途中遭遇一种不知名海洋动物入侵船体,船员相继发生寄生虫感染而暴毙,女主跟船员们用尽了科学方法试图排险自救……深海克苏鲁风味的小成本科幻,孤岛模式下的悬疑恐怖,惊骇场面确实有《异形》抱脸虫的气息,恐怖氛围也基本到位,结尾女主走上不归之路,更透着北欧人那些夹杂着科学生态主义和暗黑神秘主义的生命观。海洋动物学、传染病学等专业人士:如果你特别在意影片的专业逻辑,这是写科普文章的好机会。 No.12 喋血战士(Bloodshot) 动作/超级英雄,赛博格,中国、美国 推荐指数:3 / 5 这部电影根据勇士漫画改编,该品牌据说是「除了漫威和 DC 之外的美国第三大漫画公司」,故事讲述由范·迪塞尔扮演的士兵在阵亡之后被改造成超级战士,不但可以随时神经联网上卫星、高速学习任何技能,还能在肌肉受伤后迅速自愈,几乎是打不死、炸不烂、死了烂了也能复活的无敌战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么牛 X 的设定想想还是很令人激动的,搞好了就是又一个《攻壳机动队》或者《终结者》…… 喜欢看光头肌肉男、喜欢看随便什么人打架的小盆友们当然可以关注一下,毕竟范·迪塞尔有《速度与激情》系列火得一塌糊涂。本片的出品方还有中国的博纳影业呢。 No.11 星之彩(Color Out of Space) 恐怖/克苏鲁,葡萄牙、美国、马来西亚 推荐指数:3 / 5 《星之彩》海报:按捺不住的克苏鲁风格 一颗五彩缤纷的陨石坠落一处静谧的乡村别墅附近,某种神秘不可知的力量开始暗暗弥散,不觉间自然已呈缤纷异色,怪异的生命开始绽放,而刚刚安居于此的加德纳一家也逐步坠入不归梦魇。 本片改编自 H·P·洛夫克拉夫特 1927 年同名短篇小说,有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加持,个别场景设计对喜欢惊悚恐怖画面的观众或许有「真香」感,不过总体上看改编功力和叙事手法似欠火候,角色塑造也乏善可陈,特效的营造算低配版的《湮灭》吧?克苏鲁迷可以看看。 No.10 同步(Synchronic) 悬疑/时间旅行,美国 推荐指数:3.5 / 5 《同步》中国台湾上映海报 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意为「共时性」,即 「把不同时代的事情同步在一起」,实际上解释了故事的设定,所以「同步」这个片名翻译也是错的。故事说一种新型毒品的效果远超头脑幻觉,而可以让人的身体真正穿越,故事还解释说其原理正如唱片上的凹槽虽隐藏于阴影中,却可以凭唱针复现往昔的痕迹。这个比喻可能具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魔力吧。电影的手持摄影制造了一种现场纪实的呼吸感,大胆的剪辑、美国南方下层生活的白描、以及对角色性格深度挖掘的尝试等等,都充满了独立电影的反类型气质,而黑人主角的时间旅行自带种族冲突的张力,更显出导演的现实主义野心。特别是在 Black Lives Matter 的年份。 No. 绝密档案(Archive) 剧情/人工智能,英国、匈牙利、美国 推荐指数:4 /5 《绝密档案》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机器人自杀的场景 据称本片导演是《月球》的概念设计师。这部独立科幻电影在品相上极像是《月球》《机械姬》和 2019 年《吾乃母亲》的混合,视觉质感和镜头语言、氛围营造都有不俗表现。 电影讲述一个封闭空间中的人及其造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我们一直想把机器造得像人,但当机器越来越像我们希望的样子时,我们却害怕起来,于是影片主题从表面上揭示女人的「本性」突然跃迁到对男性欲望的清理埋葬,制造了结尾号称的「年度最佳神反转」。本片还有几场戏足以上榜「影史最感人机器人场面」。有意思的是本片故事主体发生在日本的一处孤寒的风雪山林,中途却插入了一段风格上显而易见的赛伯朋克片段,视觉上的跳跃,带来某种意外的深意,特别是看到结尾之后。 No.8 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 悬疑、惊悚/赛博格,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 推荐指数:4 / 5 H.G.威尔斯一百多年前的这个故事被电影、电视翻拍过无数遍,竟然在今天还能散发出这个时代的点点新意,可见作品的经典性。如果我们按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技术是身体的延伸」,那么隐身的科技确实触到了人类欲求的深层。本片交织着两层主题,一边是个体对无处不在的高科技监控的反抗,一边是女性对男性控制的挣脱,所以片名中的 man 不仅泛指「人」而更特指「男人」。 因《使女的故事》而大发放异彩的演员伊丽莎白·莫斯在这里的符号意义或「类型互文」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仿佛她就是刚从基列国逃生出来。她在这里一人撑起了全片,那些有幸在大银幕上看到本片的观众会由衷赞美她的丰富表情和身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人性层次。导演雷·沃纳尔前有佳作《升级》探讨人与 A.I 之间的控制权问题,这里则试图借助隐身技术和男人对女人的控制,描绘出那些隐形而无处不在的控制力量所带来的难以逃脱的压迫感、窒息感,这当然给了暴力以正义之名。本片对隐身技术的描写差强人意,惊奇感不如《升级》,但让女人杀男人看起来很爽。 No.7 占有者(Possessor) 惊悚/生命科技,加拿大、英国 推荐指数:4 / 5 《占有者》强烈的视觉语言 故事一句话概括就是:某神秘公司利用一种可以控制他人行动的神经连线技术借刀杀人。其实就是一种意识遥控,故事听起来是满满的网大感,这类设定在科幻史上屡见不鲜,被外星人附体、被鬼魂或者克苏鲁附体等等,最后差不多都会走到暴恐惊悚的地步(新近上映的国产电影《缉魂》也是这样的路数),而本片的特殊在于它的导演是柯南伯格家的儿子,我们知道这个姓氏已经带着科幻恐怖片大师的标签一起载入了史册,「恐二代」也果然继承了乃父衣钵,电影在视觉上显得非常高级,大特写画面极富冲击力,还有舒服的色彩、浅景深镜头雕刻的人物、以及极具异世界「科幻感」的建筑与室内外空间,最重要的是,故事中的科技也不光是个背景设定或作案道具,影片细致地描绘了植入和操控身体的技术带来的生理、心理后果,并用它作为推动剧情的要素和丰富故事肌理。 碰巧的是,影片中的所有操控者都是女人(是巧合吗?),而最后的问题依然是螳螂捕蝉是否黄雀在后:操控者和被操控者,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 No.6 午夜天空(Midnight Sky) 剧情,灾难/太空,美国 推荐指数:4 /5 这部由 Netflix 投资 1 亿美元、预备 IMAX 上映的冲奥大片遭遇了几乎一边倒的批评甚至嘲笑,而更糟的是所有差评似乎都有道理,毕竟过慢的节奏和隐藏过深的人物动机就是它的叙事原罪。本片改编自 2016 年的小说《永夜漂流》,原作讲述人在宇宙中的永恒孤独,显然欧洲人更擅此道,去年就有好几部这样的科幻电影(《阿丽亚娜 Aniara》《太空生活 High Life》),以极寒描摹孤绝、以宏大衬托无边的寂寥;而那种「即使地球毁灭了也要回家」的冲动,或许只有我朝的春晚小品能煽情到荡气回肠的层次。总之这部电影在叙事类型上有点无从把握,只有极少数观众在影片最后二十分钟时发现自己的耐心得到了报偿(祝贺他们!)。 《午夜天空》:太空船的外形设计非常认真 电影在圣诞节前一天上线 Netflix,曾连续五天高居播放量第一位,或许是因为里面那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曲《甜蜜卡罗琳》正好触碰到了人们渴望亲密接触的心情吧,毕竟这一年大家都被隔离得太久。跟去年布拉德·皮特的《星际探索》一样,年近花甲的乔治·克鲁尼这次也相当拼命,又导又演,还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原上顶着时速 80 公里的风雪实景拍摄!本片也不乏闪亮,新奇的太空船和漂浮的血珠珠等都令人印象深刻,更有一流的摄影与视效、还有忧伤沉思的音乐等等,看完后能留下某种萦绕不去的「大」的感觉,相信 IMAX 影院能对本片有更恰当的呈现吧—— 那些在手机上以急躁的倍速播放该片的年轻人,注定无法咂摸到电影的滋味,以及宇宙之大的滋味。 No.5 神奇女侠 1984(Wonder Woman 1984) 动作/超级英雄,美国、中国 推荐指数:4 / 5 聊科幻电影永远绕不开超级英雄,年底上映的这部简称为 WW84 的《神奇女侠》第二部电影拍得美轮美奂,光是影片开场的天堂岛竞技片段都值回票价,简直就是奥运开幕式般的华丽而激动人心,想来天堂岛也正是受到了奥林匹斯众神庇护的世外桃源,那古希腊神殿的神圣光辉、那海洋文明的阳光和风…… 大反派的人设简直就是离任总统的化身 马丁·斯科塞斯对超英电影的批判显然错了:在女性意识觉醒且 me too 运动高涨的今天、由著名女性导演执导、讲述神秘女儿国的女侠故事,这样的电影注定不会止于主题公园,何况导演派蒂·杰金斯的这部续作简直就是一部都市女性主义的宣传大片,而终极反派大 boss 的人设似乎又过于贴近当今美利坚的离任总统,不过这些都不要紧。作为现代都市神话,漫威跟星战一样,他们的诉求基本面从来不是饱经沧桑的成年人,你看盖尔·加朵在影片开场的大战盗贼桥段,打坏人的间隙还不忘朝小女孩挤下眼睛,想象一下她能激励多少小女孩们茁壮成长?神奇女侠的这个 IP 因她的出色演绎而光芒万丈,她的身上简直寄托了我们对于女性美好的无限期待。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新片口碑逊于前作,甚至有粉丝扬言要从此退出盖尔·加朵的后援团;另外也有人嘀咕说,那小女孩并不是出生于天堂岛,就不要许愿变成神奇女侠了,搞不好变成豹女多可怕…… No.4 小羊肖恩 2: 末日农场(A Shaun the Sheep Movie: Farmageddon) 家庭,动画/外星人,英国、法国 推荐指数:5 / 5 这是一部欢乐温暖的合家欢,可作硬核奶爸的带娃优选,也适合恋人约会或科幻迷聚会群嗨。出自坚守定格动画传统的著名英国公司阿德曼工作室,《无敌掌门狗》《小鸡快跑》是其代表作,小羊肖恩更是他家的经典超级大 IP。本片是在显而易见的《E.T》故事骨架上叠加了无数的科幻或动作大片的电影梗,随便数一下就有《第三类接触》《X 档案》《终结者》《2001 太空漫游》《地心引力》《天兆》《机器人瓦力》《降临》《黑衣人》《摩登时代》,甚至这些经典电影的音效和音乐都成为本片的素材,简直不要太欢乐!作为英国科幻它当然少不了英国国剧《神秘博士》的梗,那个蠢萌的宇宙最强外星人放在小羊农场竟然一点也不违和! 《飞奔去月球》:抵达之后就开始胡来了 这厚厚的一层科幻外衣之下,讲的当然还是沟通、友谊、童年梦想等等,它是如此的普世,全世界都不需要字幕就能看懂,其幽默堪比默片时代的卓别林和基顿。相比起来,那部有着中国电影人重度参与的好莱坞动画《飞奔去月球》就显得有些尴尬。 No.3 信条(Tenet) 动作/时间旅行,美国 推荐指数:5 / 5 《信条》:撞毁一架真正的飞机 本片是有史以来原创(而非改编)电影最昂贵的一次冒险,在全球电影行业都被疫情压得奄奄一息之际,诺兰新片承载了全球影人和影迷的期望,它的上映标志着重启生活与梦想,不过影片的口碑两极分化相当厉害,诺兰可能触到了观众的底线或天花板:通过「逆转时空」、「逆熵」、「钳形时间运动」等全新概念,诺兰回避了时间旅行题材无法回避的「祖父悖论」,也不再探讨历史修正、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等此类题材的惯常议题,一心创造堪比莫比乌斯闭环般奇妙而不可能的时空缠绕——至少他希望如此吧。 但信息过载的后果或许是抛弃了观众:很多人发现他们知道诺兰「在」讲什么,但不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有人说这是诺兰最为自我沉溺的一部电影,之所以电影的主角没有名字,是因为他的名字只能叫「诺兰」,而整部电影的真正冲突就是诺兰和观众之间的智力较量,这是一种真正的「致命魔术」,是双赢或双输的游戏。当然这部电影你还是要看的,谁叫他是诺兰。 No.2 卫星(Sputnik) 惊悚/怪兽,俄罗斯 推荐指数:5 / 5 这或许是一部继承《异形》精髓并发扬光大的典范之作,带着俄罗斯北方民族的冷硬和对苏联时代特有的反思,恰如其分地构成一则往昔或者当下的寓言:既是关于人类宿主与外星异形的关系,也是关于渺小个人与强大体制的关系:皮质醇是异形的食物,对应着恐惧感则是统治的法宝。共生与寄生,是一种选择还是宿命?这个设定所提出的问题比《异形》更为深刻,看看苏俄大女主科学家的英雄主义回答。或许你会想起汉娜·阿伦特和《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这样的著作,关于「庸常的恶」。电影的影像和表演都克制内敛,三个主演分庭抗礼,强大的音乐为影片带来了某种史诗性,而筒子楼里的窗台绿植对上世纪的中国人而言,简直不要太熟悉。 这部电影的豆瓣分数并不高,据说是因为年轻观众对苏联已经没啥记忆了,但《流浪地球》的苏式美学依然让他们感到亲切,这里面是什么辩证关系我不知道,总之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年度佳作。片名 Sputnik 本来是「配偶」「旅伴」的意思,只因 1957 年苏联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以之命名而广为人知,片名译为「卫星」显然莫名其妙,在 2020 年平遥电影节上该片获得首映单元最受欢迎影片提名,但片名译为「寄生异形」 依然有失影片精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伊戈·阿布拉门科是 Art Pictures Studio 旗下新锐,该公司在 2020 年还推出了《莫斯科陷落 2》,这也是一部被极大低估的科幻大作,由公司创始人费奥多尔·帮达尔丘克执导,而这位帮达尔丘克是俄罗斯著名导演、制片人、演员,出自电影世家,其父谢尔盖·帮达尔丘克是 1968 年史诗巨制《战争与和平》的导演,他本人也是作品众多,执导的《第九突击队》和《斯大林格勒》都是俄罗斯年度票房冠军,后者则是俄罗斯第一部 IMAX 3D 电影,他在 Sputnik 中出演军方代表,完美阐释了极权体制的本质。 No.1 浩瀚的夜晚(The Vast of Night) 悬疑/UFO,美国 推荐指数:5 / 5 低成本独立电影佳作,本人年度最爱。 剧情、影像和演员表演都精准捕捉到了 1950 年代美国时代氛围的一个样本,那是在飞碟和外星人传说热潮中起着既引领又沉淀的、既孤冷又澎湃的美感,某种纯粹的、只有 geek 和 nerd(极客与书呆死宅)才能互相辨识的超越凡尘琐事的痴迷。女主男主一个是电话接线员,一个是电台 DJ,正好对应了有线电和无线电通讯技术成熟民用的战后美好时代,带着对远方神秘的无尽向往的情愫(以及男女主擦出的一点恰如其分刚刚好的爱情火星),你会想起早年的《超时空接触》、新近的《后翼弃兵》,想起大刘在《球状闪电》开篇写下的人生箴言:能够一辈子痴迷一件事是何等幸福。 虽是导演处女作,却有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分钟长镜头,极其惊艳、你非看不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曾经十多个电影节拒绝它,甚至圣丹斯电影节也对它关门,却有另外十多个电影节给它大奖提名,在著名的「圣丹斯落选电影节」上该片获得评审团大奖提名,并荣获观众选择奖。可能是密集的对话会像《初始者》(Primer,「雷管」)一样有点劝退感,但有评论称其必将成为《月球》一样的独立科幻经典之作。 科幻元素作为强大的背景设定或情节推动工具,常常嵌入到了人生寓言、社会评论等等题材类型中,这类电影被一些人称为「软科幻」。以下是这类科幻电影片单。 No.11 比尔和泰德寻歌记(Bill Ted Face the Music) 喜剧/时间旅行,美国 推荐指数:2/5 两个 loser 音乐家必须在天黑前创作出一首终极摇滚来疗愈世界的分裂,否则世界就要毁灭。听起来主题正好切中时代之痛,不过这部科幻闹剧实在乏善可陈,作为一个三部曲的完结篇跨度时隔三十年实在太长,这一对活宝上一次出来丢人现眼还是 1989 年和 1991 年,如果你翻出两部前作,看到基努·里维斯的小鲜肉时代,会为时间这把杀猪刀的神功而痛哭流涕,岂知前作也曾大热,几乎有《回到未来》的意思,当年还顺势出了两季动画,基本上就是穿越时空遇到各种历史名人,把他们强拉一起来拯救世界的模式 ——熟悉《神秘博士》的科幻迷会觉得它简直就是博士剧集的拙劣翻版,反正那座长得像电话亭的时光机后来就是从这里飞进了《黑客帝国》道具组的。(不要告诉博士!) No.10 爱与怪物(Love and Monsters) 冒险,爱情,公路 / 末世,怪兽,美国 推荐指数:3/5 《爱与怪物》剧照:有爱心的末日机器人 这是一部爆米花公路片,不过片中没有公路,因为一场外太空袭来的大灾变毁掉了人类文明, 动物都突变成了巨兽到处肆虐,人类则苟活在地下世界。七年后,一个胆小柔弱的愣头青爬出地面去寻找末日前走散的姑娘,他一路打怪成长,不但找到了姑娘,还顺手救了人类。 爱与怪物之蜗牛怪 典型的青少年成长电影,很强的游戏感,作为一部低烈度的户外冒险片,它有美丽的大自然,有特效不错的各种巨怪,有一只聪明的狗、善解人意的 AI、还有好些 YA 电影的明星,而青少年的自嘲调侃降低了各种设定的违和感,倒也适合尚未品尝爱情滋味的年轻人们消磨一个周末,毕竟骚年们内心的怪兽才是最需要对付的。 No.9 生态箱(Vivarium) 悬疑,奇幻 / 外星人,爱尔兰、丹麦、比利时 推荐指数:3/5 《生态箱》俄罗斯海报 关于房子、孩子(和一部车子),这大概是现代国家的人民深受其扰、都感兴趣的话题。本片从导演的一部短片发展而来,是一则诡异的人生寓言,视觉风格可谓「清奇」,干净整齐的街区是一种无菌绿的色彩,理性得具有强迫症的魔力,让人发疯,你或想起各种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名作,或者以为是《资产阶级谨慎的魅力》,不过影片过于直白的隐喻反倒显得超现实还不够「超」,而单调重复的情节与诡异奇幻风格,与《狗牙》或《龙虾》这类跟科幻擦边的社会寓言相比就显得脑洞挖得还不够深、不够广。电影中有个奇怪的外星人,看看你能找到不?导演说为拍此片他读了很多关于外星人的书呢。 No.8 神啊来救救我吧(Save Yourselves! ) 都市爱情,喜剧 / 外星人,美国 推荐指数:3/5 《神啊来救救我吧》:神秘的泡泡 一对纽约小夫妻决定暂别亲友一周、断掉所有社交网络、关掉电话和 email 去郊外度假,没想到这时外星入侵,整个世界被毁,而他俩却浑然不知,于是最后遇到了神奇的事…… 这部低成本的轻喜剧独立科幻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时被称为「一粒可爱的宝石」,不过公映后的口碑比较两级。或许本片太挑观众,而我的忠告是:你必须克制住高倍速播放的冲动,慢慢看着故事的展开,或许会收获类似于参禅的体验,你会看着自己的思绪流淌如蓝天上的白云飘过。而这正是本片的主题。你不能急。 No.7 美国泡菜(An American Pickle) 喜剧,奇幻/时间旅行 推荐指数:3/5 《美国泡菜》:百年后一架无人机撞开了布鲁克林的泡菜缸 当 100 年前的俄国犹太移民在纽约的泡菜工厂里不小心掉进了泡菜缸里,被完美保存了一个世纪,打捞出之际已是今日曼哈顿,他找到唯一的后代一起生活,却为工作、家庭、宗教信仰等等价值观的不同而发生巨大冲突…… 好吧,用泡菜坛子实现时间旅行,这个设定足够科幻,而且当男主腌够了从泡菜坛子里出来后,看到我们现代生活点点滴滴他都叹为观止,那种体会倒也算是一种科幻独有的惊奇震撼,恰如《小灵通漫游未来》,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这是一场思想实验,用夸张的手势将 100 年前的观念和当代生活并置在手术台上,既解剖过去,也解剖当代。 No.6 爆炸(Spontaneous) 青春,恐怖 / 灵异,美国 推荐指数:3/5 同样脑洞清奇的另一部美国电影《爆炸》把「气炸了」直接翻译为血淋淋的视觉形象,课堂内、走廊里,动不动就有人炸掉,就是字面上的炸掉。是恐怖袭击、烈性病毒、还是外星人攻击?青春的苦涩裹着黑色幽默的一层厚厚的血浆,看得出来美国孩子们要能混到高中毕业是多么不容易,那些要花钱让宝宝去美国上高中的父母们,该小心了! No.5 棕榈泉(Palm Springs) 爱情 / 时间循环,美国 推荐指数:4/5 对于「软科幻」这类电影,边界很容易模糊到奇幻的领域,国外大多不太区分。另外,某些科幻的设定已经由一个故事原型发展为一种亚类型,比如在一天之内的反复循环,从《土拨鼠之日》到《关于时间旅行的所有问题》《忌日快乐》等等可以数出一大堆。2020 年在圣丹斯电影节大热的《棕榈泉》发展出更复杂的多人循环故事,讲述爱情婚姻难题颇有新意,伟大的爱情面前,即使用小毛驴或小山羊(?)搭载定时炸弹去穿越时空隧道的高潮戏简直山寨得一塌糊涂,也都没人在乎了。 No.4 领袖水准(Boss Level) 动作/平行宇宙 推荐指数:4/5 这个片名翻译也是无力吐槽。这部独立商业片具有显而易见的所谓海军陆战队精英的「badass」趣味和「deadpan」黑色冷幽默,明显卖弄耍酷的动作设计显示出深谙电影流行文化、游戏文化的精髓,并且具有对其随意调侃挪用的实力,聪明绝顶的对白设计更是自学英语街头口语和学习剧本写作诗意对话的范本,前提是不要看糟糕的中文字幕。 影片把游戏里面的死法变成真实的日常经验,单日循环的宿命感、无穷无尽的杀戮都变成了一首对 8 比特游戏的赞美诗,150 次、250 次的死亡是娱乐的一部分,哈哈还有杨紫琼和很「作」的杀手观音,竟然还讲清了父爱是怎么回事。 No.3 电话(The Call) 惊悚,恐怖/平行宇宙 推荐指数:5/5 本片得到豆瓣评分最高韩国电影和恐怖电影提名,广受恐怖、惊悚、以及「软科幻」爱好者热捧。 一个不明来历的电话,连通了过去和未来两个世界……这类设定的故事很多,去年的西班牙电影《海市蜃楼》就是这样,甚至岩井俊二早年的《情书》也是这样的路数,估计将来会成为一个平行宇宙子类型,通过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电报、短波通讯、邮件、甚至将来还有量子通讯等等方式去连接平行世界,讲述偶然与必然、因果与宿命、成长与救赎、远方与乡愁、孤独个体与社会对抗等等主题,这大概是通讯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固有诗意吧。 这部电影的新意在于一种双向影响的「互动性」,即不光是未来时空中的人能预知过去人的未来,过去的人也可以影响未来人的过去……韩国电影这些年的水准已经无可置疑。看清楚了:这是一部恐怖片,画面还挺漂亮。 No.2 饥饿站台(El hoyo) 惊悚/反乌托邦,西班牙 推荐指数:5/5 海报上看着似有神秘的光线和悬浮的飞行器,而实际上那是一张桌子,可以像电梯一样上下移动,桌上摆满了人间盛宴,从一座塔式监狱最上层慢慢降下,每一层的人都可以饕餮一番,最顶层有厨师们在精心雕琢高尚美食,而桌子越是降到下层就越是杯盘狼藉。这是一则显而易见的社会寓言、是一出冲撞冒犯观众的政治舞台剧,它说你的社会阶层是随机事件,而残酷的人间真相才是确切的,它冷不丁就血淋淋地喷你一脸、刺激着你的神经让你无法轻松,你很可能会考虑重读萨特、加缪、或者讨论社会改良以及想起马克思主义。如去年的《海市蜃楼》一般,西班牙这两年持续产出脑洞佳作。 《饥饿站台》艺术海报 设计师 Gerardo Lisanti No.1 巴克劳(Bacurau) 惊悚/反乌托邦,巴西,法国 推荐指数:5/5 《巴克劳》:假飞碟和很多的血 本片的豆瓣简介说:「在不远的未来,巴克劳村的女族长卡梅蒂塔逝世,享年 94 岁,全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天后村民们发现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了。」好些国外网站把这部电影放进科幻名单,imdb 标记是「冒险/恐怖/悬疑」,而豆瓣标记是「惊悚/剧情」 。 正如《百年孤独》也带着大量的科技惊奇但它不是「科幻」一样,这个近未来故事以太空视角开场、带有飞碟或遥控监测无人机、还有手持式同步翻译器等等科技产品、以及 FPS 游戏感的杀戮场面,但它应该叫伪装成科幻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因为它的野心显然不在科技及其带来的影响。它是一次极其强大的魔法展演,血浆指数爆表,正如拉美这片土地洒满了献祭的人血一样。导演是近年名声大噪的巴西名导小克莱伯·门多萨,他的这部葡萄牙语新作获得了第 72 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并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外语片奖。以科幻之名并看在戛纳的份上。 最后是两部年度特别推荐短片: 今夕何夕·第三章(World of Tomorrow Episode 3: The Absent Destinations of David Prime) 实验动画/克隆人,时间旅行,美国 推荐指数:5/5 《今夕何夕》系列凭极简画风征服宇宙 这是天才的动画艺术家唐·赫兹菲尔德 2015 年开始的「明日世界」动画短片系列第三部,也是最长的一部,继续讲述小女孩艾米丽和她的各代克隆体的故事,国内把这个系列的片名都意译为《今夕何夕》,不过我觉得片名应该完整翻译,这一部叫它《明日世界 3:初代大卫空缺的多种结局》,至少能表达作品那种形而上的话唠气质:「死亡不是结局,而是结局的空缺」。 第一部就叫《明日世界》(World of Tomorrow),讲述第三代艾米丽穿越回来,告慰初代艾米丽说,未来的克隆技术将把一切都搞得妥妥贴,并带着她去到了宇宙尽头观光,看尽人类毁灭,并教导她以后要珍惜平凡每一天的微小事物;第二部叫作《明日世界 2:他人思想的负担》(World of Tomorrow: The Burden of Other People's Thoughts),讲述长大了一点的艾米丽遇到第六代穿越回来索要一些未来记忆,因为第六代是第三代的不完整备份,数据已经开始损坏,于是二人又一起穿越,来到艾米丽未来记忆的深处各种探险,还碰到另外几代克隆体组了观光团,回来寻找旧时记忆。 今年的第三部则是两个注定相爱的人在相遇之前发生的故事:六代艾米丽再次穿越回来,这次她找到了在前两部中打酱油出现过的小男孩大卫,告诉年幼无知的初代大卫说,他长大后会跟初代艾米丽相爱,而她自己因为找不到初代艾米丽的一段珍贵记忆而感到生命不完整,希望大卫长大以后记得去帮她找回来,然而大卫长大后将跟自己的各代克隆体发生祖父悖论的循环谋杀,他历尽千辛万苦才逃脱时间的魔咒…… 这个系列三部短片连在一起堪称是前后呼应的一部长片,其时间线的缠绕复杂度或许远超《信条》,而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讲它的故事而不怕剧透,是因为全片的画风和丰富细节才是重点,每一部都值得不停地按暂停键,你不大可能相信艺术家仅用火柴棍小人就能在萌化你心的同时,还带来深刻思考和巨大感动,那些康定斯基式的简约画面高度抽象,能把克隆人、时间旅行、记忆上载、数字永生、太空旅行、外星地理学跟爱情、成长、记忆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甚至阶级和政治经济学这些深奥的人生学问共冶一炉,还有稚嫩的童音和可爱得无以复加的无厘头对话,你必会笑中带泪,于百感交集的慨叹中陷入「存在主义的心理危机」。 该片自是各种大奖拿到手软,被 IndieWire 称为达到了「21 世纪史诗级别」, 你甚至能看到火柴棍小人戏仿《环形使者》和《出租车司机》的名场面。 后代(Progeny) 恐怖/外星人,美国 推荐指数:5/5 本片 2020 年在第二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表演两项大奖,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老师作为评委会主席对此片给予了高度评价。颁奖词:「以科幻影像来表现人类在现代社会被异化,职场、婚姻等日常生活与怪物片的趣味与想象奇妙融合,让科幻电影更具现实意义,叙事与镜头语言成熟臻于完美。」故事设定是某种外星种族与人类共存,在我们中间生活工作,几无区别,唯一不同:他们以人类身体为宿主,靠植入人体来繁殖后代,而人类宿主会将新生的外星人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这还不算—— 真正恶心的事是:他们使用男人,而且是在男人颈后的位置插入,就是你们常常想要脑插管的位置 …… 一个普通男人被他的外星人老板强行植入了寄生胚胎囊,当他实在没法再瞒过妻子后,只能要求妻子帮他清除,于是一场血淋淋的危险手术开始了…… 那种被强行植入异己之物的感觉实在令人毛发倒竖,那赤裸裸的切肤之痛,即使三伏天也会让人倒抽冷气。 这是一部真正的科幻恐怖电影,而且具有极其原创而尖锐的思想穿透力,正好为大家驱邪。 祝牛年新春旺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