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心理大学堂,打造最优质的心理科普平台 阅读原文 我们的大脑里有什么记忆? 心理学对于记忆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根据记忆加工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我们通常把记忆分成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类型。外显记忆指的是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又包括陈述性记忆和情境记忆。而内隐记忆则是自动的,不需经有意识回忆的一种记忆现象,它包括情绪记忆以及程序性记忆两种类型。 外显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一类清单式记忆,有了它,我们才能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人名、地名、概念、公理等事实性资料都是以陈述性记忆的形式存储在我们的脑海中。相较于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的另一种类型「情境记忆」更有人情味儿一点。情境记忆需要被特定的线索唤起,在通常情况下,它是模糊的,朦胧的,但被激活之后,就变得清晰而生动。正如季羡林老先生在《回忆》一文中所写的那样: 「我面对着当前的事物。不知怎地,迷离里忽然电光似的一掣,立刻有灰蒙蒙的一片展开在我的意想里,仿佛是空空的,没有什么,但随便我想到曾经见过的什么,立刻便有影子浮现出来。跟着来的还不止一个影子,两个,三个,多,更多了。」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要比陈述性记忆和情境记忆更自动化。情绪记忆就是内隐记忆中的一员,它包含着强烈的情绪感受。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记忆的具体内容,却仍保留着当时的情绪。Sharot 和 Yonelinas 曾研究过情绪记忆的独特性。他们在第一天向参与者展示了 60 张中性图片和 60 张消极图片。24 小时后,研究者再次向参与者展示了包含新图片和老图片在内的共 360 张图片,参与者需要判断这些图片是否在前一天被展示过。结果发现,相较于中性图片,参与者对消极图片的判断更为准确。也就是说,情绪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记忆,同时也会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细节。 程序性记忆是一种学会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也可自动执行,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记忆,例如一些技巧性动作(骑自行车)。 能被回忆起的是外显记忆,无法被回忆起就是内隐记忆。拿创伤记忆举例,内隐的部分不受意识的控制,它会被自动地激发,把个体重新拉回当时无助、恐惧、焦虑的状态,使得我们无法冷静地、有控制地回忆、处理起这部分记忆。它一旦降临,就会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我们,它阻止我们去理解、去修复自我。它的每一次的重现,都好像如第一次般真实而震撼。凯如斯在其著作《无法言说的经历:创伤,叙事和历史》中描述的那样[2]: 「创伤对于个人经验来说,是一件难以承受、难以理解,因而也无法进入意识的事件,直到再次出现。因此创伤并不位于个体过去的一件事件中,而是位于创伤开始时无法理解,之后返回来不断追逐创伤幸存者的过程。」 记忆在大脑中如何存在? 精彩的电影:情景记忆 你今天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晚上回到宿舍,室友问你电影怎么样,尽管你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大部分的细节,但还是很顺畅地将所有情节剧透给了室友。 那些生动的细节,是怎么在丢失之前,合成为剧情,存储在你的脑海中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大脑在你看电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在男女主角含情脉脉地对视时,大脑的初级视觉皮层闪耀着电流,将每个人脸区分开来;初级听觉皮层也不甘示弱,将连续的声波,分成单个词、单句话,进行语义上的加工。大脑皮层之间的配合如同生产流水线一般顺畅和高效。低级皮层传递给高级皮层,高级皮层再进行整合之后传递给海马。像素点整合成男主令人窒息的面庞,声波转变成感人肺腑的情话。当男女主角拥吻的一刹那,海马就开始勤勤恳恳地工作,把传递过来的信息分门别类,放进该放的柜子里,以便在你后来跟别人描述电影情节的时候,更容易提取。 等一下,海马是什么?是那个在深海中的有个小尾巴的育儿好爸爸吗?并不是。在这里,海马指的是处于大脑内部一个形态类似于海马的区域。它与情景记忆的存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对上下文的信息进行整合。没有了海马会怎么样呢?这就要提到我们垂名千史的病人朋友 H.M.了。在他的海马区因病被切除之后,他突然再也不能记住新发生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在他看到男女主角拥吻的时候,他完全不会记得男女主都说过什么样的情话,更不会记得男女主都是谁了。 你可能并不关心你那位惨兮兮的室友被剧透之后,再看电影时体验如何,但是脑科学家们关心。室友带着这份划了重点的剧情相关记忆,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电影边放映,她脑海里的剧透内容也在被激活,与海马新整合进来的记忆同时呈现。她的大脑甚至还会根据她当前看到的场景,像个提词机一样提醒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真是珍爱生命,远离剧透。 程序性记忆:掌握技能并不轻松 尽管海马非常强大,但程序性记忆并属于它的管辖范围。失去海马的病人 H.M.并不是完全失忆,有些事情能够被他悄悄地记住。比如他能够学会跳舞,但是他一点儿也不记得他什么时候在哪里学过。 程序性记忆并不存储在海马区中,而更多需要小脑的能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都来源于小脑,跳舞、打球、甚至打架都离不开它。尽管程序性记忆并不容易被忘掉,但也不意味着它很容易被记住,例如学会跳一支舞并不比背下来几页的课堂笔记轻松。 记忆痕迹 关于记忆的储存位置,你已经明了了许多,但是脑科学家们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记忆到底储存在一整团细胞、单个细胞还是蛋白质里? 现阶段的脑科学界还存在不同的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大脑中的每一个细胞存在特异性的反应。比如有看见漂亮姑娘就激动的神经细胞,也有看到爹妈就活跃的另一个细胞。这些对于不同概念起反应的细胞,叫做概念细胞。 然而,另一种流行的观点反驳道:拿显微镜看向神经元内部,只有不同的蛋白质、酶、小分子物质,并不能找到你老师的面孔。所以,细胞并不是像储物柜般存储记忆的,而像一层层铺开的网,记忆储存在不同细胞的联结之中。这种细胞的联结被叫做记忆痕迹。两种观点都有支持它们的相关研究,但后者有更多的支持者与追求者, 2015 年在 Neuron 上发表的相关文章称,这是记忆痕迹的时代。 忘掉的记忆去哪里了? 除了按照加工程度来对记忆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根据记忆的时间来进行分类。 在我们记忆事情时,我们首先会注意眼前的事情并进行「感觉登记」。比如说,很多人在上课时听着听着课会发呆,那时候他们没有集中精神听老师上课的内容,之后可能就完全记不起来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才能收到外界事情的信息,就像当你用手机发微信信息给别人时,也要别人在线才能收到。 在「感觉登记」之后,我们会暂时记住一部分内容,这被称为「短时记忆」。不过,这里只是对于记忆的短暂储存。你有想过「太早复习到考试的时候肯定都不记得了」吗?你有过老师在把很多知识传授给他后,十分尊敬地给老师回礼——考完试后把知识都还给老师吗?这都是因为这些知识只是作为短时记忆而存储,并不是长期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那些还没被遗忘的、或者某些重大事件的记忆,便会被储存成长时记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头脑特工队》?就像七彩的长时记忆被分门别类地安放在仓库里一样,我们的记忆也是这样一个个安放在自己的大脑深处,随时备用。 由于我们不常回想起童年时期的事情,所以它们都被埋在记忆的最深处。我们只能零零碎碎地想起某些片段,正如随着时光飞逝,女主角莱利想起的有关儿时想象玩伴冰棒的记忆只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模糊,到了某一个时刻,如果没有突然出现新的刺激(比如看到儿时画的冰棒画像),她有可能再也想不起来了。 大脑认为那些回忆对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作用,事情在被我们记住之后,我们还需对其进行(na)提(chu)取(lai),所以,那些较少被想起的信息便会变得越来越难提取了。 所以,我们有可能会记不起那些没被我们注意到的、记得不够稳固的、记得稳固但对现在的生活没什么用和平时不会特地想起来的事情。 参考文献: [1]Sharot, T., & Yonelinas, A. P. (2008). Differential time-dependent effects of emotion on recollective experience and memory for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ognition, 106(1), 538-547. [2]王欣. (2012). 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6), 145-150. [3]Baldassano,C., Chen, J., Zadbood, A., Pillow, J. W., Hasson, U., & Norman, K. A.(2016). [4]Discovering event structure in continuous narrative perception andmemory. Neuron, 709-721. [5]Tonegawa,S., Liu, X., Ramirez, S., & Redondo, R. (2015). Memory engram cells havecome of age. Neuron, 87(5), 918. [6]彼得·莱文.(2017).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7]李雪冰, & 罗跃嘉. (2007). 情绪和记忆的相互作用. 心理科学进展,15(1), 3-7. [8]彭聃龄. (2004).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Myers, D. G., & Spencer, S. J. (2001). Social psychology: Canadian edition. Toronto: McGraw-Hill Ryerson.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