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亲历过690战术核显卡轰击的战士,还会在乎5万公里可燃冰的磨炼? 阅读原文 首先,是成本问题。 今天国内的电影院线,除了部分特殊规格的拷贝(比如 70MM 的 IMAX 电影拷贝)以外,早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联网化。这个网络由国家电影局统一管理,给每条院线的每个影院设一个联网的服务器和专用密匙。新上映的电影全部是数字拷贝,通过这个网络,院线把数字信号的拷贝下载到本地服务器。理论上,拷贝放映成本近乎为零; 传统胶片拷贝则不然,因为用的是实体的胶片,24 帧每秒,成本相当高,最常见的 35MM,最低也要 7000 块一盘,前提还是量大的批发价。这是本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刚开始火的 02~03 年的价格,在这以前更贵,一本拷贝 10000 块钱不是新鲜事; 其次,数字拷贝不会出现不可逆的物理毁损。 硬盘里保存的数字信号,不会坏的。胶片拷贝可不行,因为放映机告诉转动产生的摩擦和高温,胶片很容易出现划伤,边缘齿孔破损;胶片受潮受热还会发霉,平时必须低温保存,很多老电影的胶片拷贝在放映时,画面上常有噪点、斑点,划痕,就是多次放映受损和长期放置发霉造成的。 再次,胶片不仅贵,时长还有限,一部 90~100 分钟的电影要好几盘,放映时必须有人值守跟片,并注意散热;数字拷贝是傻瓜式放映,鼠标一点就不用管了; 我们在一些纪录片里,历史片里,会看到一些老新闻纪录片胶片的黑白视频素材,会发现这些视频很像加速的「快动作」,这是因为他不是 24 帧每秒,而是降速为 16 帧每秒,原因不是省钱,而是控制放映机的速度,防止过热引起火灾。 我国电影的审查制度,专门有个审查委员会,人家审片,要求不能只看刻在光盘里的 DVD,必须是胶片拷贝。想想,电影出品公司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审呢,先得掏钱把样片洗印成拷贝,拿去给审片委员会的老爷去看。因为就一部,量小,成本就上去了,起码 1 万块一盘; 审片委员会要是通过了还好;要是不通过呢,这拷贝就算废了,出品公司还得按照修改意见去重新剪辑~~ 还有一点俺补充下,不过已经不是放映阶段了,是后期制作阶段。过去有个词,叫「胶磁互转」——那个时代,数字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普及,但是拍摄还是以胶片为主;多少万尺已经拍完的胶片要先胶转磁,才能做后期技术处理;完成后,再到洗印厂里磁转胶,制作成最终的拷贝。 折腾这么一个来回,不仅麻烦,而且经常出现「家贼」——那还是个盗版盘猖獗的时代,一般的电影公司并没有后期处理设备,自己也没有洗印厂,都是到中影(北京电影厂)等少数几个地方去做后期。盗版商就通过贿赂,重金买通洗印厂的工人,在磁转胶时,把数字信号偷偷复制出来。 因此,在 1999~2003 年间,经常出现这种事:电影刚在电影院里上映,就在同天,「高清原版」的盗版 DVD 盘也上市了。 最后,是胶片的生产商。在那个时代,柯达是最有话语权的,他是电影胶片最大的供应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