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芝士,冷门科普 | 公众号【冷芝士】 阅读原文 当然是涡流管。 涡流管又称冷却枪、冷风枪,又称兰克·赫尔胥(Ranque-Hilsch)管——进气口接入压缩气体,两个出气口就能自动分离冷、热空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业上大量应用于各种降温场景,某宝只卖 100 多。但就这么一根小管子,困惑了科学家近 90 年,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解释。 涡流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压缩气体在喷嘴内膨胀,以高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涡流管。气流在涡流管内高速旋转时,分离成两部分气流,中心温度低,外层温度高。图中所示结构是冷热口相反的设计,冷空气从左边出,热空气从右边出。也有冷热同向的设计,但分离效率相比而言会低很多。 涡流管看似非常简单,但原理却云山雾罩。一般认为,热的传导过程不可逆,但涡流管愣是将冷热空气简单粗暴地分离了开来——至今没有人精确地知道管子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也没有一个精确预测涡流管性能的数学模型,而对涡流管效应的基本原理解释更是如坠雾里云中。Van Deemter 曾试图将广义柏努利方程用于涡流管计算,结果表明冷效应并不能由涡流管外缘的热效应引起。涡流管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重大难题。 1930 年,法国科学家兰克(Georges J. Ranque)最早发现,旋风分离器具有冷却效应,即分离器中气流的中心温度和周边各层的温度不同——中心温度低,而外缘温度高。1931 年,兰克发表了首篇涡流管论文并申请专利。1933 年,兰克在法国物理学会上作了《涡流管装置及其涡旋温度分离效应》的报告。但大会对这一报告嗤之以鼻,没有人相信涡流管制冷的现象,认为明显违背了热力学定理,这一研究被搁置起来。 十几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胥(Rudolf Hilsch)在狄拉克(对,就是狄拉克方程的那个狄拉克)的研究基础上,用更加详细的资料证实了「涡旋温度分离效应」,涡流管终于获得学界重视,开始为人所知。因此,这一效应也称兰克效应或赫尔胥效应。 以下对于「涡旋温度分离效应」的理论解释各有亮点,但也各有缺陷,甚至互相矛盾,仅供大家参考批判: 1.动能传递理论: 认为管内气体从中心到外缘有动能的流动交换。气流形成拟自由涡,发生动能的径向交换,导致沿着半径方向出现温度梯度。根据这个假设,Fulton 推导出如下关系: 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内层气体所形成的涡旋恰恰是由于外层气体通过摩擦力引起的。这样,能量的传递将与上述理论相反,即动能将由外层向内层传递。其次,外层流体流速较高,流量通常也大于内层气流流量,因此,这一解释有不少疑点。 2.热传递理论 认为内层回流气体的初始热力学温度高于外层气流,由此导致能量由内层传入外层。然而,许多研究数据表明,外壁面的静温比内层的静温高,热量从冷气流以热传递方式传递到热气流似乎不大可能。 3.绝热冷却理论 认为由于离心力作用,会产生一个径向压力梯度,导致发生能量分离。即在气体的漩流方向,压力逐渐降低,可看作是一个绝热冷却(adiabatic cooling)过程。这一理论看起来很美好,但理想值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 4.紊流能量交换理论 认为离心场中的紊流引起能量脉动(注:不是那个饮料!),使能量从低压流体传导到外层高压气流中。这一解释也不能自圆其说。 5.声流理论 认为涡流管内的有序扰动引起声流,声流把 Rankine 涡变成强制涡,导致能量分离……这一理论也应者寥寥。 「涡旋温度分离效应」虽然还没有一个让大家都十分信服的理论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工程师对其进行设计和改进,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涡流管出现了很多经验性的设计规律。 比如:管壁粗糙度几乎没有影响;涡流线形状以阿基米德螺线最佳;喷嘴出口以渐开线形最佳;喷嘴的相对面积以 9% 为最佳;长径比为 3 最佳;扩张角为 3°41′最佳……实验物理不断换参数和材料,就可以获得一手数据;而理论物理学家则必须要算到秃头…… 此外,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重要现象。如果采用不同的气体,如氨、甲烷和二氧化碳,当湍流 Pr<0.5(Pr 是普朗特数)时,涡流管会出现反转效应——冷气流在外缘流出,而热气流从轴线附近流出[1]——同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继续秃头。 ---------- 困惑的分割线 ---------- 故事远没有结束,涡流管的后续研究引出了更加匪夷所思的现象。 众所周知,涡流管中的气体是可被压缩的,大家也认为温度分离现象与流体的可压缩性相关。但 1988 年,Balmer 博士[2]突发奇想,用不可压缩的液体——水进行了实验。他发现流体的压缩性并不是导致温度分离的原因,水在高压下通过涡流管也能产生温度分离!这一现象更加离奇。 实验显示,在 20 到 50Mpa 的入口压力下,水的温度分离可以达到 10℃到 20℃。而且,与气体不同,水通过涡流管并不会降温,而是相反——升温。也就是说,即便是冷流端的出口,水温也要高于涡流管进口的温度! 这一现象令研究者大跌眼镜。因为这意味着系统的整体温度增加了,也就是说能量似乎变多了。气体的降温本来就很难解释,这下又来了个更难以解释的问题——能量守恒定律似乎不允许整体升温。实验测量做了一遍又一遍,结果依旧。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针对涡流管的这一异常加热现象,现有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粘性耗散理论 认为空气温度分离现象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涡流管中,外围流体的速率大于涡核的速率。随着流速的降低,动能转化为热能,造成涡流管内的热分离。这一机制用到不可压流体时,由于水的粘性大约是空气的 50 倍,将会导致更多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所以,与空气不同,水经过涡流管后冷端和热端的温度都高于进口温度。但这个理论不能解释很多涡流加热器接近 100% 的加热效率。 2.气穴空化效应理论 这种解释认为,当水通过涡流管的时候会发生气穴空化。通常,空化气泡含有能量,当气泡破碎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的流体有加热的作用。然而,气穴空化气泡本身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比如,空化气泡溃灭时会导致发光放电现象)。数据显示,在空化气泡溃灭瞬间,其周围极小范围内会产生 1900-5200K 的高温,超过 5.065×10^7Pa 的高压,温度瞬间变化率可以高达 109K/s,产生 400km/h 的微射流[3]。这些小气泡的能量甚至会摧毁坚固的螺旋桨! 快速旋转的螺旋桨产生了气穴空泡 被气穴空化效应摧毁的螺旋桨 3.真空零点能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涡流提取了真空中的零点能,高速的涡流会影响空间中的某些神秘粒子……由于这一解释过于石破天惊,本文不做过多介绍。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前文提到的狄拉克——他提出的 Dirac 方程对应自由粒子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两种状态。在这一理论中,真空不再是一片虚无,而是充满了无限稠密的负能量粒子的海洋,也就是「狄拉克海」。从狄拉克海中提取「真空能」,也成了很多科幻小说的主题。 不能再写了。一个 100 多块钱的淘宝货,眼看就成了人类获取无限能源,飞向星辰大海的突破口…… 我只想说,物理学远没有终结,宇宙还有太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