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在航天领域,我国有怎样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3-1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04
    赞:
    46
    [​IMG] 疯癫的A兵者,B站空间:https://space.bilibili.com/84785878 阅读原文

    (多图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最大的优势在于惊人的「投入 - 产出比」,这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航天人真的是拿着并不充裕的预算与投入,一面弥补早期的技术差距,一面还要兼顾前沿新兴的技术与需求,却总是能够凭借相对有限的资源做出自己的成绩。

    一谈到「航天事业」或者「举国体制」,总是会有人怀有一种「入不敷出」、「投入庞大」、「投入 - 产出效率低下」甚至拿「劳民伤财」来说事,实际上中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投入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大,航天领域真正的「氪金大户」实际是美国:

    [​IMG]

    在「航天预算 / 投入」领域,美国人真算「一家独大」,超过后面 5 个国家(欧洲 + 俄罗斯 + 中国 + 日本 + 印度)总和

    NASA 太空预算超过 200 亿美元,都不算稀奇,常年动辄百亿美元的投入预算,虽然美国历代总统对于航天领域的兴趣不同,但是这个领域拿到的预算从来都不算「少」,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预算占比。

    美国还是最早重视「天军」概念的国家之一,有独立的战略部门,所以国会预算扯皮,NASA 总还是能够拿到百亿美元的预算,这基本是其他国家的航天部门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IMG]

    而中国航天这边「预算」层面可不算是「富裕」的,无论是投入金额还是比例,中国的航天预算金额大约只有美国 NASA 的十分之一,在预算占比不足 NASA 的五分之一,在 GDP 占比不如 NASA 的四分之一,可真没有「美国阔少爷」的命……GDP 如果有 100 元,那么中国航天的投入只有 4 分钱………

    别和美国相比了,中国 2017 年的航天预算还不到欧洲的一半,甚至曾一度低于俄罗斯的年投入,没错,就是常年被一些中国人嘲讽「GDP 只等于广东一个省」的俄罗斯,都还拿得出不低于中国航天的投入(毕竟俄罗斯还是航天传统强国)……

    但是,「预算」纸面上的数字可不能完全衡量中国航天的成绩和实力,中国航天总是在受限的预算中发挥极高的「投入 - 产出比」:

    [​IMG]

    考古的事情不去做,就看看去年「全球疫情爆发 + 幺蛾子频出」的 2020 年,中国航天都有哪些成绩和进展,就明白了:

    • 嫦娥五号采样,探月工程重大突破,月球采样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几乎是航天领域中较为复杂的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
    • 北斗系统完成,卫星导航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防安全都离不开
    • 天问一号发射,我国在火星探测重大突破,如果一切后续进展不出太大问题,已经是世界该领域世界前二的存在 + 首次完成「绕 - 落 - 巡」

    ………………………………

    这些大家有目共睹,真没有什么夸大的地方,或许在某些人眼中没有那么革命性,没有那么多花哨的概念,但是真的各个都有重要意义,说是成绩不过分。

    [​IMG]

    除了上述之外,2020 年的航天领域还有很多更为基础性航天成果,都是为中国航天未来「铺路」的成绩:

    • 高分专项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完成,统筹卫星、飞机、飞艇的系统,可以观测可见光、红外线和雷达,意义重大
    • 长征五号 B 火箭,则是运载平台上重大突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 20 吨以上,可以说是未来空间站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实在无法一一列举)

    不要忘了,这一切进展都在建立在每年 20 亿美元预算的基础上,以及 2020 年疫情情况下,在航天这种「烧钱」领域中,现在的成绩相比于这个数字真的可怕了,如此「投入 - 产出比」就是建立在「计划性」、「纪律性」以及「执行力」的基础上:

    [​IMG]

    航天领域,以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产业化尚未完全完成,商业化方兴未艾,风险高短期收益几乎看不到,全靠市场资本注入,永远无法跟上航天发展的进度,且这种「大科学项目」动辄十年起步,没有稳定的政策支持,别提「投入 - 产出比」,根本就完不成。没有政策引导,民间资本也难以甚至无法参与其中。

    上述项目中,北斗系统可是 26 年前开始规划的,嫦娥工程也有十多年历史了,很多都是几代人合力完成的项目,有些则是多个单位协力,比如高分专项工程就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出面牵头,涉及到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在内共同组织管理,才有今天的结果。

    有了明确的战术和战略,其次就是人的问题,这就不得不提到现在中国的航天人了,他们可能是航天领域中高「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功臣」:

    [​IMG]

    不谈虚的,就说待遇,航天行业的「技术门槛」其实不低,能够在这一行业中担任中坚力量的人才,学历和业务水平上绝对在同龄人中绝对是佼佼者,以其实力以及学术基础,如果放弃航天事业从事现在热门的互联网领域或者金融领域,不难获得 3 倍以上的薪酬待遇,而他们却顶着巨大的「机会成本」,选择留在这里,这些人是「新型举国体制」下最大的资源和财富

    [​IMG]

    在航天领域或多或少都要有国家介入,或者说「举国体制」的影子,美国曾经有过,90 年代也经历过大批公司倒闭的阵痛,日本有过,印度也想搞,但是中国这个「投入产出比」,以这样的预算从 0 发展到现在,还没人实现过,近年日本、印度的航天投入和中国并不很悬殊,但是效率上印度可难以和中国相媲美,因为他们不总有中国航天人这样的持续的奉献付出。

    与其感慨这一切成果多么令人兴奋,倒是不如致敬那些为了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汗水、青春的人们:

    [​IMG]

    事实证明,至少从 1949 年到现在,每一代都有放弃高薪放弃舒适生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投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人,从「两弹一星」到现在,都是这些人撑起了目前中国航天的局面,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到现在的国际地位,以这个投入,别的国家还真都做不到这些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