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哪些生物学上的事实,没有一定生物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3-1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04
    赞:
    46
    [​IMG] CHANGEclub,让改变发生 阅读原文

    谢腰。我来写几个。

    1. 卫生状况好=容易得免疫病

    小黑出生在一个脏乱差的非洲村落里,从小食不果腹,还经常得病发烧。小白出生在喝有机奶粉、没有空气污染的发达国家,很少生病。但是小白得了一型糖尿病,天天得打胰岛素,小黑反倒生得骨骼惊奇。

    原因是什么?请让我们走近科学。

    以上并不是什么没有统计意义的个案。像一型糖尿病、多发硬化症和炎性肠炎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地理分布图恰好和许多地方感染病的地理分布图相反。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张图,第一张是儿童 1 型糖尿病患者地理分布图(免疫病),第二张图是结核(感染病)的发病分布图[1]。

    [​IMG]
    儿童 1 型糖尿病患者地理分布图
    [​IMG]
    结核发病分布图

    发现了吗?这两张图大体是个「镜像关系」。「免疫病」和「传染病」镜像分步?

    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基因不同导致了发病率的不同?

    但是移民研究的结果发现不是这样。有的家庭原来在一型糖尿病发病率低的地方,移民到发达国家后,即便是第一代移民,他们的发病率都直线上升,比如在英格兰的巴基斯坦人就是这样。[2]

    科学家们想,要不搞个动物模型?

    结果发现小鼠糖尿病的发病率,和饲养环境的卫生情况相关性很强。如果隔离污染喂养,得病的小鼠就多,相反的,用结核菌、病毒、寄生虫去感染这些小鼠,得糖尿病的小鼠数量却很少。[3]

    就像歌词里唱的: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IMG]

    诚然,以上地理图对比更多展示的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动物实验也不能直接外推到人。

    那这种现象现阶段有没有什么可能的生物学基础呢?

    研究表明,因为目前的疾病都和自身免疫系统相关,感染带来的保护作用可能和对调节 T 细胞和 Toll-like 受体有关。[4]

    可以这么理解,一型糖尿病类似于自己的免疫系统不协调,结果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攻击了胰岛。而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免疫系统忙着在细菌病毒的副本里打怪升级,无暇自己瞎搞,自然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说...以后自己生小孩儿了是不是下放刚果让他去锻炼下身体呢?(大误)

    [​IMG]

    2. 病毒治愈癌症

    what?病毒改行致病为治病了?

    2014 年,梅奥诊所发布了一篇使用大剂量减毒麻疹疫苗治愈骨髓瘤的病例报告。[5]

    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科克兰的一篇报告(有一篇科克兰就可以评国奖及博士毕业了)认为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中,麻疹造成了最多的死亡数(没有之一)。1980 年时估计每年 260 万人死于麻疹,怪不得有个 10 世纪的波兰医生还讲「麻疹比天花更恐怖」。[6]

    但是现在麻疹病毒竟然能治疗癌症?输液 24 小时,癌症就痊愈,没有副作用,鹅妹子嘤!

    [​IMG]

    这个事儿真的就发生了。

    这是溶瘤病毒的一次成功应用。骨髓瘤简单的说就是癌变的浆细胞弥漫在骨髓中,影响正常造血,造成骨撕裂。而麻疹病毒会通过网状细胞系统侵入骨髓,骨髓瘤细胞上有特定高表达的 CD46,是麻疹病毒识别的受体。[5]所以整个过程就是麻疹病毒侵入到骨髓,原本打算侵袭正常细胞的,现在改为感染骨髓瘤细胞,治疗了癌症。

    2018 年,这名叫 Stacy Erholtz 的患者,参加了国际溶瘤病毒会议,组织了一个小的专门基金会专门研究病毒治疗癌症。[7]

    [​IMG]
    Stacy Erholtz

    一般媒体他们如果了解到这个程度肯定就要想搞一个大新闻了,但是事情本身复杂的多,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现在人体内已有针对麻疹病毒的抗体,所以注射进体内的病毒还没来得及走到骨髓,就被自身抗体中和掉了。当时 Stacy 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已经换过两次骨髓,体内抗麻疹病毒抗体几乎没有,而即使这样,当时给 Stacy 的减毒疫苗剂量也足够让 1000 万人使用,其它使用类似方法的病人可都没有 Stacy 那么幸运。

    所以现在科学家们很多在研究别的溶瘤病毒,像呼吸病毒,腺病毒,粘液瘤病毒等。[8]最开始使用这个方法治疗 Stacy 的 Russell 教授在尝试换用水泡型口膜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来发展溶瘤病毒疗法,因为目前没有大面积接种这个病毒的疫苗,动物实验很成功,但是到临床实验目前还没有可喜的结果。他自己成立有公司 vyriad,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有一些临床实验还在招人。[9]

    3. 佩托悖论[10]

    我自己曾经看过一篇科普癌症的文章,讲到虽然每一个体细胞癌变的几率是很低,但是人体有多少多少细胞一乘下来每个人有癌细胞的概率就很大了。当时就想,那岂不是体积越大,细胞越多,活的越久,癌症发病率越高?

    然而并不是这样。

    像大象、老鼠这些比人类大或者小的动物,癌症发生率和人类差不多。癌症发生率和体型,细胞数量,物种寿命并没有相关性,像下图所示那样。

    [​IMG]
    佩托悖论

    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细胞都会分裂,分裂的次数多了,发生错误的次数可能性也增加,那理论上你活的久,分裂的次数多,发生错误的次数肯定就多,数学不会骗人的。

    数学确实没骗人,而是你的惯性思维骗了你。佩托悖论是有其生物学逻辑的。

    科学家认为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进化,如果癌变率很高的话这个物种就活不下来了。

    于是科学家研究了非洲撒哈拉大象的基因,发现该物种有 20 个抑癌基因 TP53 的复制序列,相当于有 40 个相关的等位基因,而人类只有一个 TP53 序列。这个 TP53 可以帮助减少细胞癌变的几率,所以简单的说,细胞虽然多了,但是细胞内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进化导致了有更多的抑癌基因。

    当然,科学家也提出了别的假说,比如「超大肿瘤」说,大型生物可能产生更大的肿瘤,需要更长时间来生长,而且周围的细胞也可以利用供养「超大肿瘤」的血管。

    你问我这些研究有什么用呢?我想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我们对肿瘤的认识。

    [​IMG]

    最后,这个问题告诉我们: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确实有那么一丁丁丁点儿的科学基础…

    参考资料

    1. Bach J-F, Chatenoud L. The Hygiene Hypothesi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of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2012;2(2):a007799. doi:10.1101/cshperspect.a007799.
    2. Bodansky, H. J., et al. "Evidence for an environmental effect in the aetiology of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in a transmigratory population." Bmj 304.6833 (1992): 1020-1022.
    3. Bach, Jean-François. "The effect of infections on susceptibility to autoimmune and allergic disease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7.12 (2002): 911-920.
    4. Okada, Hea, et al. "The ‘hygiene hypothesis’ for autoimmune and allergic diseases: an update." 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60.1 (2010): 1-9.
    5. Bell, John C. "Taming measles virus to create an effective cancer therapeutic."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Vol. 89. No. 7. Elsevier, 2014.
    6. Kabra, Sushil K., and Rakesh Lodha.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with measl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3 (2008).
    7. Fukuhara, Hiroshi, Yasushi Ino, and Tomoki Todo. "Oncolytic virus therapy: a new era of cancer treatment at dawn." Cancer science 107.10 (2016): 1373-1379.
    8. Tollis, Marc, Amy M. Boddy, and Carlo C. Maley. "Peto’s Paradox: how has evolution solved the problem of cancer prevention?." BMC biology 15.1 (2017): 60.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