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科研工作者,高校青年教师。研究视觉、面孔认知。 阅读原文 从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话,一个原因就是知识体系。 我们生活中的谣言实在是不要太多了。大致起来有两类,第一类就是有明确目的,专人撰写的谣言(比如保健品 / 药品领域,甚至一些黑公关);第二类,就是作者本身能力不足,扭曲了科学现象造成的谣言(比如误解科学发现,或者是单纯通过生活过程总结)。但是,虽然是谣言,深信不疑的太多了。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谣言符合了受众的知识体系。 受众的知识体系,正如一些答主所说,是基于公众的教育水平的。哪怕有些人有着很高学历,但是如果学习质量或者说特定领域科学素养不够高的话,依然有知识体系的漏洞。因此,在有漏洞的区域就会遇到谣言的侵袭。比如钱学森在航空航天方向是泰斗,但并不妨碍他会被「人体科学」的谣言所欺骗。更不要说,很多人的数学和语文能力不佳,没有推断和寻求准确咨询的能力,亦没有足够的表达和言语能力,漏洞明显。 相反,谣言由于专人编写,其实是专门针对知识漏洞。也就是能够随着受众本身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信息闭环。比如,对于不理解相关性和因果性的读者,谣言可以轻松的玩弄两个概念差距,把毫无因果的内容,用相关事件联系起来。这时候,谣言在受众耳中是逻辑自洽的。 有人会说,那可以科普啊。 其实科普本身就很难。科普需要极大的制作成本。教科书都没看进去的人,不可能通过科普本身理解知识。也就是无法搭建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因此,他们只会把科普视为有趣的内容。这样的需求供给环路,造成了受欢迎的科普内容仅限于:1. 辟谣类(明显有用),2. 娱乐类,也就是各种表情包,特别浅显且猎奇的内容(比如所谓「男女差异「)。这样长久以往,一些有真的知识的人,或许因为竞争力,或许因为表达能力被挤出「市场」,那么余下的内容,本身知识性有限。还怎么战胜谣言?更不要说那些「太长不看」得了。 回到之前话题,对于科普内容,就两个可能性。第一,受众看进去了。第二,受众没看进去。 先看第一个情况,受众排除千辛万苦看进去了科普内容。但是,哪怕看进去一个知识点,他们也没办法躲开第二个。好比说,他们不见得真的了解一个疾病的复杂性,只是了解了「那个广告是假药」;躲得开初一躲不开十五啊。因此说来,没有彻底辟谣,只是打了出头鸟。 第二个情况,那就是受众可能甚至反感科普。没办法,知识体系缺陷,让他们无法理解科普内容,也无法相信。甚至觉得是打压和不怀好意。 因此,科普的意义虽然有,但是比不过本身的科学素养和教育的作用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