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vidual404,什么叫“人上人”?上人者,恒被人上之。 阅读原文 随便来几组例子看看: 保全性命,还是为尊严而拼死? 这个问题,老祖宗给了两组不同的观点: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初刻拍案惊奇》 同理,老祖宗们的做事风格也完全相反: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史记·孟尝君列传》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2. 自相矛盾的观点,并不是个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唐双龙传》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单刀会》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淮南子·泰族训》 “人靠衣裳马靠鞍”--《马诗》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衡论·远虑》 “沉默是金,祸从口出”--《杂说》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警世恒言》 …… 其实老祖宗自己都说过: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来个三段论: 条件一:“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有道理的”,要照着做。 条件二:老祖宗说过“祖宗不足法”,由条件一可知,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 结论:假设条件一是正确的,那么条件二也必然正确;按照条件二,祖宗留下来的道理不一定要效法,则条件一错误。。。 这™就很尴尬了。 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原文:如果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有道理的”,这种人大概率对老祖宗一无所知。 此句打击面太广,已经删掉。 本文的假定反驳对象是那种“明明是自己有小算盘,却事事扯上祖宗,稍有不顺意就指责你数典忘祖”的人。 如果有人拿着“朋友圈说:老祖宗说过夏天进补红色食物更健康”之类的文章劝你多吃西红柿,或其它类似的情况,不在本文反驳之列。毕竟,这种人不算动机不良。) “既不泥古以薄今,复不厚今以废古”--《本草求真》 古人的话有没有道理,要不要照做,都是得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 淳于髡 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应该紧紧拽着自己嫂子的纤纤玉手;但是万一嫂子掉水里了,并且她还不会游泳,这种情况,抓紧嫂子的手吧,有多紧抓多紧。 同理, 正常家庭的老爸老妈,爷爷奶奶说这话,大概率是被网上的伪中医保健品给骗了; 老板说这话,大概率是要你“春蚕到死丝方尽”; 女朋友说这话…… 不论如何,如果想更好地反驳这个观点,还是有赖于说这话的人的身份和他说话动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