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菲,日本文化 I 满满干货 I 合作私信 阅读原文 * 结尾有福利 一提女高中生我可就不困了啊。四月的新番中,热度超高的有一部叫《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这作品原本呢是一本轻小说,现在被动画化,但是此动画一出就伴随争议。我自己因为一直是看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相关,所以也掺和一脚。 天上掉下个小妹妹? 日语「女子高生」,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个很值得聊的话题。正如这部番剧的剧情,其实有点老套,但是贵在有凭空拣少女的梦幻剧情,让人听了忍不住心头小鹿乱撞。 故事从男主人公向女上司告白失败开始,IT 男情场失意心里难受,就在他最脆弱的时候,回家路上捡到了一个女高中生,最重要的是,此女水灵可爱还“主动”。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现实?一个十几岁女生,非跟着一个 26 岁的大叔?还觉得是可以觉觉的?(现在 26 岁已经是大叔了吗?三十几岁怎么活......)这就是轻小说一贯的套路......... 不过,我也曾经是个披星戴月的 IT 社畜,怎么我每天下班的时候,只能看见小区门口卖烤冷面的阿姨呢? 我们言归正传,不过这故事好在男主设定三观还是挺正的,有点女儿国王遇上唐僧的赶脚,所以不会出现酱酱酿酿的事啦。 因为是四月新番,剧情后期怎么发展还是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吧。目前来看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指责这剧会产生“模仿”影响,你可能会疑惑模仿什么?这就是女高中生在日本社会中特殊的存在。 女高中生,是什么意思? 看日本动漫,你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动漫主角都很低龄。那其中又以女高中生为题材的特别多,而且日本有很多日剧也是校园向(多来源于漫改),这么多热门剧目肯定是有市场大需求才能产生,受欢迎背后,就是日本这个整个国家对于「可爱文化」的执着。 可爱是一个模糊的形容词,但是也可以被实体化。比如日本的周边产业发达,其实也是源于这波热爱。 女高中生,青春,元气,纯真,恰恰符合日本人对于“可爱”的形象聚合。爱屋及乌后,导致只要是女高中生沾边儿的东西,也透着股嫩劲儿。 比如现在很多女生喜欢穿的日式 JK,其实就是学校校服。但只要一穿上,整个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日本每年都会举办「最可爱高中生」这样的比赛,还不是仅仅在学校这个范围内去举行,不同的都道府县选拔,最后角逐出日本最可爱的女高中生,颁奖发钱,新闻通报。 综上可以稍稍看出,日本人对于女高中生的感情,是一个很普遍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所以翻过来看像《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这样的剧情,放在日本大环境下(出版业各国情况不同),它是可以正常出版的。 但你要放在咱这儿呢,想什么呢?肯定就喜提玫瑰金手镯了。 女高中生 + 社会人士恋爱? 「女高中生 + 社会人士恋爱」的配置,在日本社会中不能说是常见,但它的确是存在。甚至日本很多主流影视剧,也会描写这种巨大年龄差距下的感情纠葛,我看还是考试压力不大,作业不多。 年龄差背后会涉及到很多日本社会问题,比如日本人的早恋观,两性观,甚至是人伦问题,很多问题没法深究,因为到最后会走到相对模糊的地带。 日本很多人对于少女的喜爱,以至于出可以衍生出生意。日本的确会有一些地方,可以让你去接触到这些可爱又青春的女孩子。 比如秋叶原街上的女仆咖啡厅,很多做兼职的就都还是学生。他们会穿着卷卷花边的女仆装,站在街头揽客。咖啡厅里的吃的很一般,但是却能给人提供王子和公主的享受。 阳光下的背阴面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今天提到的这部番剧里,好在男主是一个很正人君子的形象,他愿意帮助女生恢复成正常生活的女孩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种事,可就不是这么浪漫了。日本有很多关于痴汉的社会新闻,他们尾随女生,盗摄,甚至会偷偷大量校服,满足自己的私欲,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甚至更恶劣的是有一些人,会利用客人对少女的向往,和女孩子手头紧的情况,强迫未成年少女卖春。十几岁的女孩儿,个性上容易叛逆,加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就误入歧途了。说到风俗业那也是历史悠久,这也是日本一个模糊的地带,和日本的黑道发展类似,日本警察都是维稳为主。 日本有一个概念叫「神待少女」,翻译为等待神明的少女。它其实就是《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里面,女生的角色设定原型,指离家出走寻求留宿的行为。这些女生会在网络上主动发布消息,甚至还有群,社区,APP 的形式,期待别人去捡自己。 这种关系显然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日本每年会出现大量关于诱拐未成年少女和少女失踪的案件。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番剧一经推出就饱受争议的原因,有人顾虑说你把它拍成动画,摆在表面上播放,难免会引起居心不良人的效仿,而这种影响是不可控的。 最后说说 《剃须,然后捡到高中生》是一部相对轻松的作品,看了以后让人会心里得到满足,因为它的前身是一部轻小说,轻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商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的,就跟有人爱看宫斗,有人爱看谍战一个道理。 但是二次元和三次元毕竟不同,谁上街敢拣个未成年女生回家?总有一天警察就会找上你家。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