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plod,相信德性即知识可以少生很多气。 阅读原文 《小丑》本身没有什么「深度」,只是演员的演技太好,把那样一种「疯癫」的形象极其强烈的刻在我们脑中。 回过头来看小丑的剧情,无非就是描绘一个神经病如何成为罪犯的故事。 反套路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它的主角并非我们经常看到的主角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它侧重描绘了主角是如何成为一个坏人。 在最常见的赞美之中,第二条是被捧得最高的——龌龊的社会逼人成为“小丑”。 但是小丑在从恶之前,难道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吗?这部电影描绘的并不是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如何一步一步被生活逼入绝境,而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如何成为罪犯。 换言之,这样一个一开始就有缺陷的角色设计其实极大的弱化了影片的现实批判力量。 但是这不等于「小丑」没有魅力。 因为对我们来说,小丑有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 目下知乎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不可胜计,但是生活在现代性中的人其实或多或少对这个问题都有一个认识,那就是:我们已经不太可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 哪怕我们偶尔可以如顿悟一般感受到某种意义,但那只是一瞬间对意义的瞥见,一旦这个瞬间消失我们就会立即遁回琐碎的现实生活。 小丑最让人羡慕的东西就是我们不敢去尝试的,「不认命的疯癫」。 他清醒的认识到生活无意义,但是他也同时极为清醒地知道如此这般恶心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而自己绝不可能在宗教或是抽大麻带来的化学极乐中认命般接受这种无意义。 那么,有意义的生活,就由我亲自创造。 这个意义完全不是从生活中发现的,而是个体依照自己的特殊原则给出,那么这种个别性的原则和普遍的原则之间必然发生极其强烈的碰撞。 整部作品最爽的地方为什么在最末尾几十分钟? 抛去情节安排这种技术性的原因,从哲学上讲,最重要的就是两种本质(个别的和普遍的,或称个人的和大众的)之间的巨大张力和直接爆发的流血冲突。 这个时候,「小丑」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人」,他不再作为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反抗共同体,他成为了一个异质于共同体的「符号」,并且作为另一个小共同体,号召起沉沦在原本共同体中的人,加入新的秩序。 所以在我们这种还在共同体中的人看来,小丑一定是「疯癫」的,无序的,但是对小丑来说,他有自己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他自己给出的,我们才是「疯癫」的。 在这种极端的,破坏式的个人主义作品中,我们对生活的真正不满得到了宣泄。 超级英雄虽然个人主义,但是这种个人主义仍然局限在一个大的共同体之中,超人只能在共同体之内成为个体,他不可能放弃保护人类整体。 蝙蝠侠立下绝不杀人的誓言也意味着他受制于外在的共同体,不只是地理局限,更是伦理习俗的客观文化、意识形态界限。 但是小丑不一样,在其中共同体彻底被打破了。 小丑永远不需要问出和超人一样的问题:为什么人类堕落至此我还要保护他们? 这正是在说「生活本身无意义」,并且小丑清醒认识到了「生活无意义」,而不是像超级英雄那样「硬要在无意义的生活中挖掘意义」。 那样挖掘到的一定是虚无,就像复联头上一直萦绕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被理解?因为他们试图给出的生活的意义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他们主观的创造,却希望能在生活中真正的发现。 所以他们只有在拯救世界的一刹那才能说服自己生活有意义,但是当面临政府要求他们解散的时候,那种无意义感又会出现。 共同体的强大精神束缚就在这里展现出来——他们只能喝酒聊天消愁,不会号召建立新政权。 这就是小丑这个角色作为反派的魅力所在,也是现代文艺作品中几乎一切魅力大于正派的反派的根本特质——他们足够清醒,同时足够内心强大,胆敢承认生活的无意义,同时自己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这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琐碎中的人最羡慕的东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