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油价在备受争议中再创新高,零售领域各业态的连锁反应也在随之发酵。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消费终端尚未受到油价 上涨的直接波及,但业界人士预计,油价此番上涨已经为京城零售市场埋下了涨价的“种子”。一旦零售终端的商品价格提升,将会给扩内需、促销费带来一定影 响。为了缓解现状,商务部正在酝酿相关政策出台。 商场超市 供应商为成本增加埋单 对于目前水涨船高的物流费用,商超企业似乎并没有太大感觉。美廉美超市负责人黄葆春表示,运输成本提高会对超市造成影响,但是相对较小,目前尚 未体现到销售终端。在影响较为直接的班车方面,超市一般有自有班车和外租班车,外租班车随合同的价格而定,如果租赁方涨价也只能等合同到期才行。 物美方面则表示,油价的上涨并未对自身运营和经营造成影响,商品价格也没有上涨。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看似风平浪静的商超卖场背后却暗涌涨价潮。供应商埋单是目前零售终端勉强维持价格的主要原因。 某大型食品供应商表示,企业的运营成本一直在提高,这也一定会显示到终端,但市场仍需几个月反应期。 该供应商透露,供应商如果想对产品调价,需要提前向超市提交报告,从报告提交到正式涨价需要两个月到半年时间,这一“时间差”内造成的损失只能由供应商承担。 北京供应商联盟代表、北京商业联合会理事姚文华认为,此番油价的上涨对供应商影响较大。而且,供应商在物流方面一直比较“烧钱”,除油价上涨因素外,用工、仓储等方面的费用也在上涨。“如果把这些费用都加起来,整体成本则提高一倍。” 姚文华认为,油价上涨提高商品成本,反映到终端销售额就成为了价格上涨的推手。 电商网站 考验企业运营能力 越来越重视配送环节的电商企业负责人坦言,油价上涨对配送环节的确是挑战。 在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吴声看来,油价上涨对电商而言必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企业又不能随意将新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所以无论是自建物流还是聘请第三方物流,对于电商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今后电商在运营层面的精细化程度上越来越高,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当当网高级公关总监郭鹤表示,虽然油价升高会对物流配送产生影响,但当当网和近百家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按照订单包裹计算价格,油价上浮对快递公司的压力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电商。 但在C2C领域,油价上涨的影响可能会更早体现。韩都衣舍生产部经理魏雷表示,化纤等服装生产的原料均是从石油中提炼,油价上涨势必带动下游化纤原料等产品价格的攀升,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也会因此逐步递增,但目前影响不明显。 批发市场 其他成本大涨盖过油价上调 尽管运输业反应敏感,但京城服装价格并未因运输成本的提高而大幅波动。 记者昨日走访世纪天乐、金开利德、天皓城等服装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服装价格虽然普遍上涨,但并不是由于近日汽油价格上涨所致。 一位商户介绍,今年的服装价格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上涨,主要是制衣工人人手紧缺、工资上涨、制衣面料成本增加、店铺租金上浮等原因所致。由于服装从制作到运输需要一定周期,本轮汽油涨价导致的运输费用上涨还未影响到服装价格的上浮。 “如果运输成本涨幅过大,我们也会再次涨价。”另一位商户表示。 快递公司 暂靠挤压利润维持 对于靠车轮吃饭的物流快递业,油价的大幅上涨让原本微薄的利润所剩无几。面对“快递涨价”传言四起,申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暂时不会提价。 圆通速递副总裁王金龙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现在93号汽油价格计算,平均每升比原来提高了0.44元,这意味着圆通速递每天的汽运成本要增加6 万-7万元,一个月新增的燃油成本约200万元左右。”他同时表示,每个月新增200万元的燃油开销,对于企业压力很大,但短时间内不会反映在快递费上。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新增的成本远不止这些。某快递公司汽运部门主管表示,汽油涨价后每月每车燃油成本增加1000多元。此外,快递员的“油补” 也即将提升。记者从快递员处了解到,油价上调后,快递员每月油费从此前的250元升至300元以上,而多出的50元也需要公司埋单。 快递咨询网首席分析师徐勇认为,如果今年快递业整体业务量持续增长,用工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油价始终保持在高价位,年中或者下半年,快递业可能会整体涨价,但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1元左右。 商报记者 崇晓萌 王璀一 孙舒扬 实习记者 陈静 (刘宇)/文 田艺/制图 新闻事件 零售终端平静 应对物流成本上升 对于刚刚上涨至高位的油价,零售终端似乎还来不及做出反应。记者于周末走访了各大商超、批发市场,并采访了多家物流和网购企业负责人发现,除物流企业对油价上涨最为敏感外,其他零售行业并未显现出太大变化。 尽管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零售终端负责人均表示,商品价格并未因油价上调而上涨。但渠道商却叫苦不迭。 业内人士认为,油价上涨对整个商贸流通市场都有很大影响,但零售业处于产业链末梢,不会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尚需一定时间。目前,涨价的种子已在 市场土壤中生根,这势必打击消费者的购物热情,给今年国内零售业扩内需、促销费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零售企业应该探索解决之道,变危机为机遇。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