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大师设计的建筑有哪些共同特征?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5-1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寒风凛锐,建筑师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题主希望得到的是共同点,共同点无非以下几点:

    1、对于建筑学术方面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展开一段设计的新时代

    这个情况比较典型的是老一辈的大师们。

    尽管喜闻乐见的可以发现顶级大师的作品也会有极其尴尬的车祸现场(我最爱说题外话),比如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住宅,是他“Less is more ”理论的完美体现,玻璃与钢的最暧昧组合,无柱的可以灵活运用的大空间,干净整洁的外形,简洁大气的处理手法,怎么看怎么爽的比例关系,整个别墅美得一塌糊涂。

    [​IMG]

    但是呢。。。。

    业主范斯沃斯女士恨透了这个房子,整个空间这么通透,我特么是个女生啊怎么住啊!我不要面子的啊!她要弄几个实墙,密斯表示不行,不能接受,最后勉强妥协给装了几个帘子。。。。

    除此之外呢,尽管密斯有考虑当地定期会涨洪水,所以特意抬高了房子,但其实这个“抬高”只是意思意思,表示我考虑到了,其实没有一点作用的啊!

    [​IMG]
    [​IMG]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最后范斯沃斯女士忍无可忍的搬走了,把这座伤心的房子留给了建筑史。

    这种车祸现场其实还有很多。另外还有很多大师作品在现在的眼光看来其实并不那么“美”,比如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派,比如结构外露的高技派,他们并不是那种大家一看就觉得很美很美的建筑。

    但是它们是一种尝试,是大师们对建筑的思考和想法的结晶,他们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论对后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才是最伟大的。现在有人能设计出来范斯沃斯这种类似的房子并不会被称为“大师”,因为他不过是借鉴,他并非“开拓”。0 到 1 的过程才是最牛逼的。

    所以老一辈的大师们的设计往往有这样的共同点,它们代表了一个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是开创式的进步,是里程碑式的意义。

    2、有史无前例的创新,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完美实现

    这方面看上去似乎与第一点一样,其实区别在于本点提到的“史无前例的创新”可能不足以成为一种理论。比如我以前提到的雷姆·库哈斯的央视大楼,史无前例的结构挑战;让·努维尔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史无前例的浮夸屋顶;约翰·伍重的悉尼歌剧院、扎哈·哈迪德的造型、卡拉特拉瓦的结构、包括伊东丰雄把极小曲面的研究应用到建筑上,这些都是非常强大而成功的创新,大师们都不甘于做无特色的没有想法没有意义的建筑,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权威力,来保证自己思想和理论上的创新与尝试得以落地,加上大师们自己强大的把控能力,使得落地的尝试获得成功,在建筑史的宝库中留下自己的贡献,这,绝不是一般建筑师可以做到的。

    3、极富特点的民族性或者地域性表达,亦或承载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

    这里必须提到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大叔,普利兹克评委组对他的评论也提到他的建筑包含了他对建造环境的独特思考,当一个建筑师强大的设计责任感融合了他极强的地域文脉解读,他设计的建筑,尤其是社会住宅,真正的是契合智利国情的“有价值的建筑”。

    同样在做这种事情的,还有中国的普策建筑师王澍,我知道他备受争议,但是他就是拿了普策,就是有这个本事,别人再怎么嗤之以鼻也只是在吐酸水而已。他的宁波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很成功的作品,为什么成功,获得大众的认可才能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我到处说马岩松的朝阳公园广场并不算一个很成功的建筑,因为民众普遍觉得在它附近很难受,在雾霾天中它就像一个压在你身边的庞大巨兽,压抑感很重

    [​IMG]
    [​IMG]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一栋建筑总让市民觉得压抑,恐惧,甚至害怕经过,那么你效果图做得再好有什么用,再多专家喜欢有什么用,他们又不是压抑感的受害者。

    马岩松在后来的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项目中对朝阳公园广场的“山水城市”实践进行了大量优化,比如“山尖”变成白色,比如比例更为细长,群组感更强烈,水的应用更灵活……所以其实朝阳公园广场只能算个过程品,试验品……

    扯太远了,我们说回王澍的宁波博物馆 ,太爱说题外话对不起 。

    [​IMG]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王澍设计它的初衷是利用当地的民居材料,用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使原本废弃的材料重获新生。实际效果呢?大量参观者表示,有一种走在自己老家的亲切感,他们喜欢在这里走来走去,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会觉得很舒服。这才能算一个成功的建筑。

    像这样带有丰富的地域性特征或者含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也算是大师作品的特点之一。这种建筑大师也有不少,比如题主提到隈研吾也是非常注重地域性的大师。

    4、极富个人特色的设计风格

    这一点其实很普遍,基本上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是毋庸置疑的共性。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评价一个建筑“这一看就是谁谁谁的作品”这就是大师们的标签,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很讨厌被人标签……极富特色的设计师太多了,柯布啊,密斯啊,赖特啊,康啊,扎哈啊,安藤啊,妹岛啊,西扎啊,卡拉特拉瓦啊,迈耶啊,盖里啊,皮亚诺啊,福斯特啊,梅恩啊……实在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几点并非同一个人同时具备。也只是我的个人想法而已,求轻喷,欢迎一起探讨。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