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甘肃一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由于极端天气,造成 21 人遇难,伤亡为何会如此严重?有办法避免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5-2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闪米特,全球十大探险家 阅读原文

    本来不想说话,太多人艾特,就说几句冷酷的话吧。

    人们就不能承认,越野跑比赛存在「固有风险」,赛事能否平安,完全取决于老天吗?

    把一种户外活动,硬着做成运动比赛形式,就应该接受这种风险。就好像把游泳比赛,弄到大海上去比,谁能百分百保证,游着游着不来一阵狂风巨浪?不游来一条鲨鱼?

    这一整天,在各大户外群和越野跑群听到各种讨论,有的责怪参赛选手没带任何保命装备,有的谴责主办方在补给和救援方面准备不足。进而要求调查遇难选手和主办方的经验背景。

    责怪选手一方的,主要集中在四点:

    1、未携带保命装备,比如冲锋衣(是这次争议的焦点),比如轻薄羽绒服等保暖衣物。

    2、为了获得奖金和 1600 元的参赛补助,部分队员遇到极端天气也没有及时退赛。

    3、部分队员把越野跑当城市马拉松应对,不具备全天候、全地形的越野挑战能力。

    4、没有高海拔应对经验。

    责怪主办方的就比较杂了,简单罗列一下:

    1、没考虑到夏初时节的天气变化。

    2、没有在赛事手册中,把冲锋衣列为强制装备。

    3、没有把可以覆盖全身的保暖长袖上衣和长裤列为强制装备。

    4、准备的急救毯风一吹就破了。

    5、在最难那段赛道 CP2-CP3 部分,没有安排任何补给点,也没有安排任何救援用帐篷。

    6、组委会没有及时终止比赛。

    7、救援人力不足。

    8、救援不及时。

    9、主办方公司老总不在比赛现场。

    10、只是为了宣传景区,不具备举办越野赛事的能力。

    听完这些讨论,我去凤凰山跑了一圈,摔了一跤。我的户外经验还可以,凤凰山也是很成熟的越野跑路线。那我怎么还是摔了一跤呢?

    这就要先来聊聊越野跑,所谓的越野跑,就是字面意思——跑步穿越野外。它本来是属于「户外活动」领域,不属于「运动类比赛」。户外活动不讲究成绩(非竞速),只以完成一条线路为目标。

    可是,一旦把越野跑做成比赛形式,「速度」就会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一切影响「速度」的因素,都要被排除。

    户外活动需要的各种必须装备(如冲锋衣、保暖衣物、饮用水、食物、帐篷,头灯,药品等等)一一被删减,最终简化成了一个水袋、一个头灯,一台手机(一般都是关机状态)、一个救生毯。

    [​IMG]

    表面上,带什么装备是主办方要求,但其实,这都是多年来参赛队员们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因为大家都想取得好成绩,多背一件,会影响速度。如果不是冲着成绩,为什么要参加比赛呢?自己去跑,或者约三五跑友去跑,不是更自由吗?

    既然「竞速」是内核,那么参赛队员尽量轻量化,就是正确的选择,无可厚非。

    既然场所是野外,那么天气变化无常,老天爷不听你的,就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事。

    既然形式是比赛,那么根据商业价值,来设置安全保障级别,就是常识。

    如果认可以上三点,还要举办 / 参加越野跑比赛,就只能寄希望于天公作美。相应的,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老天爷也有不那么 nice 的时候。

    我第一次组织横渡琼州海峡,遭遇极端天气,12 个人中,6 人翻船落水,搜救了一下午,所幸大家都活着。但其中大半数人,都决定以后再也不玩了,他们觉得大海就是个定时炸弹。

    一年后,我和其中一位队员再次横渡,风平浪静,简直就像逛游乐园一样。你简直没法想象,我们两次横渡的居然是同一个海峡,难度级别堪称云泥之别呀。天气好时,玩着玩着就过了;天气差,与死亡一线之隔。

    白银的这次比赛,已经举办四届,路线没改,组织方没变,据说之前几次都很成功,天气也不错。早上看见这次的参赛队员流落南方评论赛事说:「肉眼可见的一些细节,比如赛道布标,组织工作更加细腻了。」

    也就是说,主办方和参赛队员所想到的,所能应对的,都是和前几次一样的好天气下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天气不配合了,那就......

    [​IMG]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正常运动比赛与越野跑比赛的一些差异。

    正常运动比赛场的环境,是可控的;

    越野比赛场所的环境,是不可控的;

    正常运动比赛的装备,是按照最能帮助比赛取胜为条件配备的;

    越野比赛的装备,除了取胜,还要考虑保命(极端线路);

    正常运动比赛的救援,黄金抢救时间较长;

    越野比赛的救援,黄金抢救时间往往只有一小时;

    正常运动比赛的商业产出,高;

    越野比赛的商业产出,低。

    正常运动比赛的安保人数,多;

    越野比赛的安保人数,少。

    在出事后,我们会想到「人命无价」,所以这次会出动 1200 名人员去搜救。

    在出事前,所有的安全保障,是要根据「商业产出」来配比的。参加越野跑的人数少,商业价值低,无论我们喊多大声「人命无价」,赛事整体策划,安全保障级别,都是有价的。

    我曾经协助舟山做过一次铁人三项的安全预案,PPT 做了几十页,最后结合成本一估算,一页 PPT 就够了。很多安全措施,不是技术层面做不到,那都是借口,实际就是成本做不到。

    朋友做过一个项目,500 万的预算,扣掉前期宣传、疏通、开线等等,落到执行层面,就剩 30 万了,大家说,30 万能分几万去做安全保障?

    要说保障最难,安保成本最高的,帆船比赛算是其中之一吧。但人家就是能做得很周全,因为商业价值高呀。

    如果要与正常运动比赛的安全等级匹配,那么越野跑比赛就得多花十倍甚至百倍的成本,但商业产出却不及其他运动比赛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大概没有主办方会做这种不划算的事吧。

    那是不是主办方都在跟老天打赌,赌个好天气呢?我觉得不是,我猜是主办方根本没意识到越野跑比赛的「固有风险」,包括很多队员可能都没意识到。

    所以才造成了这次「户外群」和「越野跑群」之间的争论。因为玩户外的大都明白「固有风险」的存在,所以才会又恨又痛地说:

    为什么不带冲锋衣?。

    为什么感到冷的时候,不马上退赛?

    为什么要用尽全力去跑,而不是留点体力,万一要下撤的时候用?

    为什么自己下撤的时候,不劝其他还在往山上跑的队员下撤。

    为什么都开始哆嗦了,还在加大运动量企图让体温上升?

    ......

    这些说法其实是没道理的,因为这是比赛,不是户外活动。性质不同,决定了行为和经验不同。

    谁见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悠着跑,特意留体力预防意外的?不都是鼓励和赞美他们拼尽全力去跑?不都是尊称跑最快的那个为「大神」?谁会给跑得慢,但活着回来的队员颁个大奖?

    况且海拔 3000 米以下的越野跑,都属于低海拔范畴,正常天气下,所需要的经验没那么多。普通的体育比赛,2000 以上算高海拔,但越野跑是以户外活动为标准界定的,3000 米以下都算低海拔。对参赛者的要求没那么高。

    一定要留体力预防意外,那是户外或探险活动的要求,不是比赛要求。我们评价一件事,不能以结果为导向,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判断。

    再说到失温,我第一次体验失温的时候,是在 6 月份,气温 26 度,穿的长袖长裤。首先有变化的就是我的指甲,开始发白,然后身体开始控制不住的颤抖。

    我当时很冷静,知道这是身体在自救。它在将我体表的血液回收到核心区,护住我的心肺。我感到四肢冰凉,但手脚冻坏了顶多残废,核心区失温就完了。

    身体做完这些,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让我自己想办法。我的做法就是保持哆嗦,夹紧双臂加大颤抖,不做任何大动作,通过颤抖,让身体自主回温。然后再想办法脱离失温环境。

    我之所以能冷静处理,是因为还有体力,无论是登山还是划船,我从来不用尽全力,总会留点力应对意外。但越野跑不同,大家都是拼尽全力要拿名次啊!不到不行的那一刻不会停,所以一旦失温,是没有多余体力来冷静应对的。

    即使这样,我也不得不说,这些实战经验,如果碰到老天爷真正要整我的时候,可能也没什么用。

    好多年前去香港,参加一年一度的「毅志行」,走 100 公里的麦理浩径,这好像是华人地区最早的越野跑比赛了吧,组织很专业,做了几十年。

    赛道总共分十段,有十个补给点,在最高的帽峰山,也就是第八段,队员基本都是夜间到达,气温非常低,过往赛事中,很多人都会在这个点失温,主办方知道,但就是不在这里设补给点。

    为什么?因为车到达不了,要靠人力来设补给点,成本太高。而且车不能到的地方,宣传价值就很低(媒体不来,围观群众不来。)

    虽说如此,准备拿成绩的队员们,即使知道这个点的难度,还是不会带冲锋衣,更别说其他保暖衣物了。这些队员中,不少都是国际越野跑的名将,但只要不强制,他们就不带。背轻一点,就能跑快一点。

    失温队员必须自行下山去到补给点,才能吃热食裹毯子。看着他们在第八段哆哆嗦嗦,我拿出了包里的羽绒服。最开始,大家看我背个鼓鼓囊囊的包,不乏嘲笑的。但看见我穿上羽绒服的那一刻,估计是羡慕的吧。当然,成绩什么的,自然是跟我无缘,我本来也是想着体验一下,所以一切都以「户外活动」为标准,而非比赛。

    如果是比赛,我认为不带冲锋衣是正常的。这次要不是出了事,估计也没人纠结冲锋衣这个事吧。你纠结了冲锋衣,那长裤带不带?裤子带了,那止血绷带带不带?

    虽然大概率以后这些都会成为强制装备,但也不能因此责怪之前没带的参赛队员。

    如果真的要说有什么建议,有两条:

    1、主办方不要举办危险系数高,成本预算低的比赛。

    2、队员不要参加商业价值低的比赛,越是前期没流量没热度的比赛,越危险。(后期才有热度,通常都是拿命换的。)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