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 阅读原文 商代黄玉璇玑 商代黄玉璇玑,直径 16.4 厘米、内径 6.5 厘米、厚 1 厘米。为 2011 年 8 月 16 日由青岛市文物商店拨交,入藏青岛市博物馆,曾现身于 2012 年 7 月 6 日 央视《国宝档案》中。由和田黄玉制作,取材硕大,质地细腻富有光泽,为国内目前所见玉璇玑中最大尺寸,其工艺的复杂程度在所发现的玉璇玑中是独一无二的。 整体近似长方形,呈片状,其中一角残缺。璇玑中部为一圆形孔,圆外透雕四只凤鸟出脊,内透雕四只鸠鸟。璇面用阴线勾勒出凤鸟和鸠鸟的轮廓。四只凤眼睛用打洼的方法制成圆眼,凤鸟与鸠鸟嘴均呈勾形,阴刻线条转折方正,镂空处先用管钻或桯钻打孔,后用线锼拉,边缘为齿状飞棱,且呈刃状,具有典型的商代治玉风格。 该黄玉璇玑从玉料的选用、雕琢的工艺、保存的状况等方面来讲,都不失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所发现玉璇玑的时代,最早为距今 5500 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集中在距今 5000 - 4300 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前期,且集中分布在山东和辽东两个地区。 至夏商周三代,上述两个地区玉璇玑的数量骤减,而分布范围逐渐扩散到陕西、河南等地。东周以后,玉璇玑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璇玑”亦作“璿玑”,出自中国古籍《尚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由于记载简略,璇玑含义难以理解,从汉代起就产生两种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说,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一主仪器说,孔安国说:璇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郑玄说:“运动为玑,持正为衡,以玉为之,视其行度。”均认为是仪器。更有人主张璇玑玉衡就是浑仪。 清代收藏家吴大澂收藏了一件周缘有三节带齿的牙形突起玉璧,他便认为就是《舜典》中记载的“璇玑”,他说“是玉外郭有机牙三节,每节小机括六,若可钤物使之运转者,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今失其传,不知何所设施”,认为“璇玑”是天文仪器中的配件。 1947 年比利时人密舍尔(H.Michel)则认定它是“环极星的观测板”,包括李约瑟教授(J.Needham)在内诸多中外学者都接受了这一观点。 1977 年,考古学者对胶县三里河遗址进行发掘,发现这种玉器出土时多在死者胸部,推断可能是一种衣饰或装饰品;1983 年夏鼐先生发表《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认为这种玉器源自仰韶文化的三联璧和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璧,后称其为“牙璧”,认为其用途可能是带有礼仪或宗教意义的装饰品;也有学者认为其造型是“金乌负日”,表现了太阳崇拜的观念。 众说纷纭,至今仍争论不休。 宋钧窑鼓式洗 该洗为 1965 年 12 月 27 日入藏青岛市博物馆,是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洗直口,浅弧腹,呈鼓式,平底,下有三兽足。外口沿下和近底部分别饰有两周等距离的乳钉纹,上周二十个,下周十八个。器胎体厚而匀称,釉层肥厚滋润,通体内外施釉,洗外壁釉层肥厚呈玫瑰紫色,器内施天蓝色釉,上有蚯蚓走泥纹及桔皮纹。器底褐釉的斑驳古拙与绚丽莹润的釉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器底一侧清晰可见刻有“一”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禹县神垢镇。钧瓷是宋代青瓷系创烧的窑变新品种,开创于北宋初期,盛烧于北宋晚期。钧窑以其坚实的胎质,古朴的造型、绚丽多姿的窑变釉,于宋徽宗年间被确定为专烧御用贡瓷。 钧瓷以氧化铜为主要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出玫瑰紫、海棠红、天蓝、天青、月白等釉色,特别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紫色的斑块,如火如霞,极为美观。造型除日常生活用品外,陈列瓷也较为多见,如各式花盆、托、洗、尊等。传世宋钧窑器底刻有“一”至“十”的其中一位数字,据《南窑笔记》记载:“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配合一付之记号也”。经考证,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也就是说底部刻有“一”字的洗是同类器物里尺寸最大的,且数字是器物配对的记号。 这件镇馆之宝的发现和入藏还有一段堪称传奇的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岛市文物商店的文物征集员张廷臣被派到县镇农村抢救零散的文物。1962 年夏天的一个黄昏,他经过乳山的一个村庄,在一户村民的院里,看到一群鸡围着个钵子争先抢食,他发现这个钵像个洗子,走近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后,断定这是一件宋代钧窑洗子。农家主人见张先生喜欢,便想送给他。张先生连忙掏出 5 元钱,塞到农家主人手中。农家主人接过钱,也很高兴,要知道,1962 年,正是国民经济处在最困难的时期,当时 5 块钱在农民手中也是难得的。后来,这件钧窑鼓式洗经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拨交到青岛市博物馆。 钧瓷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而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钧窑鼓式洗,是钧瓷中的上品,且存世量稀少,堪称国之瑰宝。 北魏石佛造像 在青岛市博物馆西区一楼大厅里有两尊北魏时期的石佛造像静立中央,神态安宁,身姿飘逸,是青岛市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两尊佛造像身高约一丈八尺(约今 6 米),俗称“丈八佛”,每尊重约 30 吨。两尊佛像造型基本相同,头作高肉髻,是修行道行高深的象征。面型削瘦适中,深目高鼻,面带微笑。内着僧袛支,束带结于胸前下垂,外着褒衣博带式正披,衣纹断面呈“V”字形。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莲花瓣呈尖头状,下设方形须弥座。两尊佛像的手势,都是右手上扬,施无畏印,表示佛无所畏惧、庇护众生;左手下垂,掌心向外,施与愿印,表示佛满足众生的愿望,普度众生。这两尊佛造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对研究北魏时期国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石雕艺术史以及山东历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两尊石佛造像与另两尊北齐石菩萨造像原安放于山东临淄龙泉寺内,据《临淄县志》记载:“龙泉寺在龙池村西北淄水岸上,尚有石佛四,各高丈八尺”。“六朝石佛,在龙池村龙泉寺故址,佛高丈余,有荷兰人见之,谓形容与印度古石佛相同,真六朝物也,欲购之不可乃止。”1928 年日军入侵山东时,日本商人曾两次预谋将佛像盗回日本,据 1928 年 7 月 24 日上海的《申报》报道说:“......临淄县龙池地方,有石佛两个(应是四个),成化碑一座,碎碑一方,在数年前曾有中国败类,拟将佛碑等以三万元之代价售予日本人,为地方人士闻知,出而干涉,故未成交,此次日本占据济南及胶济路沿线以迄青岛,龙池适在日本人所谓之二十里以内,某日人垂涎龙池之古佛碑等已久,乃于本月十五日,率人将佛碑一并劫取,运至淄河店车站,预备运往日本……。”而后,当时正逢发生济南“五三”惨案之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日本侵略者迫于形势,未敢将这批文物盗走,只将两尊小石像的头盗走。1930 年由原青岛市铁路局局长、青岛四方机厂原厂长栾宝德派专车将其运至青岛,安放于当时的四方公园内。 1977 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决定,将 4 尊佛造像和石碑迁至青岛市博物馆院内供国内外广大游客观赏。于是,1979 年 7 月,石佛像被运至原青岛市博物馆院内保护,并作为“镇馆之宝”展出。2000 年东部新馆正式开放,历经风雨沧桑 1500 多年的丈八佛终于得以在室内保护并展出。目前,作为我国博物馆室内陈列古代石造像,“双丈八佛”可谓体量最大,且同殿两佛并立,皆为立体圆雕,为历史所仅存。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