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怎么区分洛可可、巴洛克、拜占庭时期珠宝?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5-2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6
    赞:
    46
    [​IMG] 明明,想要创造历史,必先了解历史 阅读原文

    谢邀。

    作为古董珠宝坑内人士,我的兴趣落在 1830-1930 年代这个区间,对上述三个时期没有太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大,所以粗线条的聊一下我的理解。

    关于风格问题我想需要注意两点:

    1 风格间不能跳变。

    两种相邻的风格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 风格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产物。

    丹纳在《艺术哲学》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IMG]
    丹纳

    所以风格间有传承相似并不奇怪,另外,也需要回顾每种风格产生的时代特征,这是风格产生的土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提到的风格特征并不排除反例的存在,但因篇幅有限实在无法一一照顾。

    先看巴洛克和洛可可,因为这两种风格时间接近且都富丽堂皇,金光灿灿闪的很多人分不清楚。

    简单的从时间上划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1638-1715),也就是差不多整个 17 世纪,流行的风格就叫“巴洛克”;

    路易十五在位时(1715-1774),也就是差不多整个 18 世纪,流行的风格叫“洛可可”(虽然从 1760s 开始新古典主义开始逐渐占上风,但洛可可风格一直没有消失,虽然这样划分不是特别严谨,但好记忆呀)。

    从视觉上,巴洛克与洛可可则是刚与柔,阳与阴的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虽然都叫路易,但他俩的区别就像他们的辈分一样悬殊。

    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

    虽然是紧挨着的两个国王,但他们俩可不是父子,更不是兄弟。

    路易十四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整整 72 年(1638 年 9 月 5 日 -1715 年 9 月 1 日),比咱家康熙爷还长了 11 年。

    [​IMG]

    在那个活到 40 岁已经算高寿的年代,路易十四成功的熬死了儿子,又熬死了孙子,所以曾孙接班,就是路易十五…

    路易十四有句名言:朕即国家!

    他也的确是这样践行国王权力的。路易十四时期,再没有首相一职。为了防止贵族叛乱,路易十四把他们圈养在凡尔赛宫里消磨意志,而一直致力于让国王不痛快的巴黎高等法院也前所未有的乖顺,结果是法国王权空前巩固。

    一生四次大战,虽不是全胜,但两次与整个欧洲为敌,路易十四无愧太阳王的称号。

    这时流行的风格就被称为巴洛克,恢弘壮丽,一派帝王气象。

    太阳王的辉煌在巴洛克艺术中一览无遗。

    [​IMG]

    洛可可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尤其明显,与巴洛克风格相比画风突变,处处是粉色、白色、青色,金色,纤柔娇弱,一眼看过去就像甜腻腻的小女儿闺房。

    [​IMG]

    咋这么女性化?阴盛阳衰啊!

    路易十五同学也曾雄心壮志的要向曾祖父学习,国家的大小事情亲力亲为,结果只学到了路易十四泡妞的本领。

    跟他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也有句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一个国王不操心自己的国家,自然会有人帮他操心。

    1745 年 2 月的一天,在凡尔赛宫的化妆舞会上,路易十五遇到了一位光艳明媚的女孩。只一眼,她便紧紧攫取了路易十五的心。女孩闺名让娜,她的另一个名字更广为人知——蓬巴杜夫人。

    [​IMG]

    她一生忙了很多事儿,基本相当于首相的职能。最让人头疼是让法国一个猛子扎进与英国的七年战争,直接导致了法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不得不让人怀疑她这么能折腾是怕路易十五移情别恋而用这些事情吸引国王注意力。

    现在说起她,最可圈可点还是对艺术的赞助。她的品位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绘画,也影响了装饰艺术。她喜欢一种与巴洛克风格相似,但又极为女性化的阴柔风格——洛可可风格。

    一句话形容这种风格就是:

    [​IMG]

    差不多搞清楚了两种风格产生的背景后,终于要说珠宝了,先看巴洛克风格珠宝。

    1 巴洛克风格珠宝设计

    关键词:对称、赛维涅蝴蝶结(Sévigné knot)

    巴洛克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珠宝就是小型雕塑。

    [​IMG]

    到了巴洛克时代,珠宝开始变得抽象、对称,跟巴洛克风格一致的是此时珠宝恢弘的气度和从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

    [​IMG]
    [​IMG]

    巴洛克风格珠宝最有代表性的设计叫赛维涅蝴蝶结(Sévigné bowknot),这是最早的蝴蝶结珠宝,诞生于 17 世纪中期。法国作家塞维涅夫人(Marquise de Sévigné,1626-96)让这种珠宝风靡一时。

    是的,名人效应几百年前就有了…

    [​IMG]
    左图为塞维涅夫人 右图为法国金匠 Gilles Légaré设计的塞维涅蝴蝶结,约 1663 年
    [​IMG]
    [​IMG]

    2 巴洛克风格珠宝工艺

    关键词:珐琅、黄金、table cut 钻石

    上图的项链展示了巴洛克珠宝的一种常见工艺——珐琅。黄金上烧制不同颜色的珐琅始于 17 世纪早期,是一位叫 Jean Toutin(1578-1644)的珠宝匠的技术创新。

    很多时候巴洛克风格的珠宝总是透出一股浓浓的农家乐审美,跟珐琅的大量使用不无关系。这时,无论珠宝的正面和背面,总能见到娇艳欲滴的珐琅。

    [​IMG]
    [​IMG]
    [​IMG]

    这种色彩丰富的技艺不用想也知道特别适合表现花卉,而整个 17 世纪,有一种花绝对让整个欧洲都血脉喷张,记忆深刻。这种花原产自荷兰,一到法国便惊为天物,这就是郁金香。

    [​IMG]

    17 世纪郁金香是上流社会的象征,最贵时到什么程度呢?一颗郁金香球茎就能换整栋别墅。

    这价格肯定是虚高了,我们现在有个名词专门形容这种情况,叫泡沫,是泡沫,就一定会破。不久以后这个泡泡就碎了,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开始向大蒜看齐,史称“郁金香泡沫”。

    不管怎样,郁金香都成了巴洛克珠宝里的明星。

    [​IMG]

    再看镶嵌。这时还是用黄金镶钻石,别小看镶钻用的金属啊,因为到了 18 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珠宝中黄金镶钻的情况就越来越少见了。

    [​IMG]

    这时候的珠宝大量采用 table cut 钻石,中文叫桌形切割,就是把八面体的钻石原石削掉一个尖,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钻石琢型。

    [​IMG]

    所以很多巴洛克珠宝看照片时会发现钻石看起来是黑的,其实不是钻石本身的颜色,而是因为刻面少光线无法反射到镜头里。所以那时的绘画也能见到不少“黑”钻,道理类似。

    [​IMG]

    说完巴洛克珠宝,我们对应的聊聊洛可可风格珠宝。

    1 洛可可风格珠宝设计

    关键词:不对称

    这个风格跟巴洛克风格珠宝的最重要区别可能就是设计上的不对称了。下面这枚戒指就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这么妖娆,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蝴蝶。

    [​IMG]

    在洛可可风格的装饰中,不对称是极为重要的特征,其实这种设计思想的背后有中国元素的功劳,但这里不再展开。

    [​IMG]

    这个原则深深的烙在珠宝设计师心中,所以这时珠宝流行线条流畅的不对称设计,处处透着女性美。

    [​IMG]

    2 洛可可风格珠宝的工艺

    关键词:金银混镶、玫瑰切钻石

    珐琅不再流行。此时珠宝背面多为錾刻或干脆毫不装饰的平面,而不再使用珐琅,珐琅只在最保守的小圈子内流通,尤其是西班牙(历史上西班牙是个极其保守的国家)

    金银混镶工艺从 1760 年代诞生以后就成了镶嵌钻石的标准工艺。顾名思义,采用这种工艺的珠宝正面是白银,背面为黄金。

    过去用黄金镶嵌钻石有个致命缺点,白钻变黄钻,而白银镶钻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太软只能包镶,直接导致了 1900 年以后铂金的大量使用,这是后话了。

    这种工艺一直沿用到 1880 年代,所以很多维多利亚时代的钻石珠宝大都采用白银镶嵌,现在看起来光泽暗哑,深沉内敛,但在当时一定是光彩照人。

    [​IMG]
    该胸针为 19 世纪,非洛可可,目的是展示金银混镶工艺

    洛可可风格珠宝大量采用 rose cut 钻石,翻译过来叫玫瑰切,特点是平底和三角形刻面。

    [​IMG]

    这种琢型一直风光到 1820 年代前后,之后被 old mine cut(老矿式琢型)取代,但一直都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在 100 多年后的 1920 年代,还迎来一次复兴。

    [​IMG]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珠宝行业遭受重创。后来一个来自科西嘉岛的小个子成了法国皇帝,他疯狂的向往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在这种前提下,女性化的洛可可风格消失的无影无踪,新古典主义崛起。

    他叫拿破仑﹒波拿巴。

    [​IMG]

    最后再说说拜占庭风格。

    曾经强盛的罗马帝国的版图让蛮族们撕裂,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公元 476 年西罗马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一直延续了 1000 多年。

    东罗马帝国又有个名字,叫拜占庭帝国,全民笃信基督教,所以这个帝国留给世界最有看头的遗产就是一座座宏伟的教堂。拜占庭教堂钟情穹顶,出去旅游时看到圆顶的大教堂很有可能就是拜占庭风格,比如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IMG]

    这时珠宝几乎全部是宗教主题,黄金配珐琅成了最鲜明的特征,内填珐琅(champleve)和掐丝珐琅(cloissone)是最常见的工艺。

    [​IMG]
    [​IMG]
    [​IMG]

    这些黄金首饰的灵感,很多都源自拜占庭教堂穹顶内部辉煌壮丽的马赛克拼贴画。

    [​IMG]
    [​IMG]

    后来,这种拼贴画也成了很多 19 世纪珠宝的灵感来源,这是后话,不再展开。

    [​IMG]
    19 世纪,Castellani
    [​IMG]
    19 世纪,Castellani

    这个风格跟上面两种风格差别太大,很容易区分,所以到这里打住吧。

    ————————————————————————————————————

    就像上面的某些例子,很多时候,在我熟悉的 19 世纪珠宝中仍然能见到这些几百年前珠宝的影子。

    借用一位友人的话结尾再准确不过:

    设计这件事是有门道的,有源头的,你的根扎的越深,你的树才有高大挺拔的机会。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