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6-2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6
    赞:
    46
    [​IMG] 壹心理,专业而有趣的心理服务平台,为大众心理健康提供解决方案。 阅读原文

    没被夸大,只是被用错了。

    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像一个人,一直觉得自己不舒服,很难受,却不知道是哪里痛,哪里有伤口,哪里曾经被人狠狠地打了几下,捅了几刀。

    我们本能的会去探究为什么会痛、会难过,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有些人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没用、甚至更颓废,是因为他们的探索是为了推责、开批判大会、找到人生问题的罪魁祸首。

    他们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因为我原生家庭的 XX 问题,导致了我现在生活的不如意。

    进而,他们可以不为当下的生活与人生负责,不去努力和改变。

    毕竟对有些人来说,承担人生的责任与压力、努力改变,比忍受创伤和痛苦更可怕。

    [​IMG]

    但如果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为了逃避,而是直面过去的痛苦和创伤,进而理顺一团乱麻的、从未处理的各种情绪和故事,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那么,探索原生家庭的影响,具体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放下“不爱父母”自责和内疚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下,孝顺和爱父母像是一个准则和道理,我们必须要做到。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真的很难。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小 J,她和父母的关系都一般,小时候父母常常争吵,重男轻女,也常常打骂身为女儿的她。

    现在她自己做点生意,经济状况是家里几个姐妹里最好的。

    父亲望子成龙却养出了一个没什么出息的儿子,还要求这个女儿能够对弟弟负起责任,带他做生意上路,以后可以自谋出路衣食无忧。

    来访者小 J 说,自己一和父亲说话就觉得父亲的情绪让她难以忍受。

    父亲就像个婴儿,他提的要求无论是什么总是要求别人必须去满足他:

    “我就算做一百件事,如果有一件事,没有做好,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对我生很大的气,否定我、斥责我。”

    她和父亲不在一个城市,她不想给父亲打电话。因为一打电话,她就会觉得很难受。

    可是不打电话,父亲会责怪她不孝顺,家里亲戚也会对她有看法,觉得她比较冷漠。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心里也有自我审判,而她,也有这种审判。

    她因此,承担了深深的内疚,甚至被内疚压得喘不过气。

    [​IMG]

    她讨厌父亲,不想和父亲沟通,她的内心因为原生家庭的经历,没办法做到爱与孝顺父亲,可道德的审判又让她觉得自己应该做到。

    在冲突中,她自责、纠结、痛苦。

    经历原生家庭的探索后,她才知道,自己面对这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父亲,还是那么难受,是因为:

    这个人依旧用过去那样的模式,在对待她;

    只要面对他,听到他的声音和语气,那些曾经的潜意识的创伤感觉,都会被勾起;

    他这么多年都还是如此,没有能力意识到自己对女儿做了什么,也没有办法做出改变和调整.......​

    分析了之后,她看到了,一遍一遍进入她想要逃离的创伤的场景,对她而言,其实也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但正也因此,她才能够,不再那么内疚和自责。

    她就能够允许自己,不那么经常地给电话父亲,拒绝父亲提出的一些过分的要求。

    而不觉得,这样的自己,是一个坏人。

    2.和父母划清界限,学会独立,进而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和父母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带着爱与祝福与父母告别,自由勇敢地面对世界。

    探索原生家庭,可以帮我们从情感和理性上与父母划清界限,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方面,探索原生家庭,能让你在情感上,放下与父母间爱恨情仇的纠葛。

    小 J 和我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按父亲希望的那样给他多打电话。

    其实我已经知道他当年做的那些事情,也是因为他的局限吧,也是一种必然吧,也不可能改变了。

    我为什么不能就把他当做随便一个什么亲戚,拿起电话,和他友好地聊上几句?​

    说到最后,她自责又纳闷

    我说:“那是因为你,有恨啊。”

    爱与恨很多时候是一体两面,我们的内心想要父母的爱与接纳,想要依赖,所以当他们不能给予,甚至是伤害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恨。

    [​IMG]

    爱与恨就像错综缠绕的丝线一样,把我们和父母绑在一起,虽然痛苦,但却无法挣脱。

    了解和对父母的恨,能够真实的还原和父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交织在一起的爱恨关系。

    通过还原、面对、表达对父母的情绪,最终放下对父母的爱恨情仇,从情绪捆绑中恢复情绪自由。

    让自己的情绪,不再受和父母关系的影响。

    另一方面,探索原生家庭能让你摆脱父母的期待,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也许,其他任何人责备你,你都不会那么难过,情绪那么起伏,但是身为孩子,被父母这样评价,则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内疚,乃至强烈的自我怀疑。

    因为父母,内化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是道德的所在。

    就像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是多么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这就是深深地萦绕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本能。

    所以我们要去谈论原生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这样我们可以在必要时在内心为自己辩护。

    我们可以维护自己的界限即使父母会难过,被他们指责时,不被内疚和自责击败。

    我们还能站在,坚持自我的原地,守住独立自我的界限。

    [​IMG]

    “父母为自己牺牲了一切,大半生都在辛苦奔波,

    爸爸的沧桑和叹息,妈妈的皱纹和泪水,

    还有那个为了自己才存在了几十年的勉强的婚姻”

    这些都让你天然觉得 “我有罪”。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你的父母都是因为你而变得不幸福;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如果你不存在,他们就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父母如此巨大的付出下,自己却并没有让他们因为你的成就和生活感到快乐,你不够优秀,配不上这份沉重的牺牲;​

    所以到了最后,你觉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他们的,按他们的意愿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少一些烦恼和失望。

    但事实是,我们不应该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包括父母。

    你不是无所不能。

    父母作为成年人,结合,生育你,养育你,守在婚姻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既和你相关,也可以说,和你无关。

    你无需再背负承担父母的人生与责任,无需把自己当赎罪的祭品,献给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父母。

    通过探索原生家庭,划清和父母人生责任的界限,进而可以把自己,还给你自己了,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啦。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