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白白白,可以去公众号:空白女侠 认识我 不接商业广告&付费咨询勿扰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很有趣,看到大家都在“教育”这位刚入职的校招生:“没人教你,就自学。不要奢望领导教你,你还处于学生思维。”这些话都没有错,但这位校招生的问题刚好反映了一个社会职场问题,一个深层的,未被我们思考过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遗失一种职场文化:传承。 现在的就业市场越来越激烈,不管是刚刚踏出校园的职场小白,还是已经工作多年职场老鸟,很多人内心都产生各种不安、浮躁、甚至焦虑。已经找不到一块心灵的净土。表面原因是商业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招聘的时候“只拣现成的”、招立马创造价值的人员。而”打工人“也有一种感受,企业只想压榨自己,却没有想过好好培养自己。这种不对等的预期效果,让企业和工作者产生了严重隔阂。 以上我让认为表面原因,我认为更深层的思考其实是 .......(卖个关子,我花了一周时间专门思考这个问题才动笔,欢迎大家耐心阅读) 去年年底述职,我团队内一名 19 年入职的校招生在述职材料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在这半年的工作里,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具人’……”。结合述职材料的上下文,他可能只是想用一种诙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努力工作的态度。然而即便如此,“工具人”三个字还是深深刺动了我的神经,一种莫名的“悲伤”开始旋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是从外企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还记得自己刚刚加入公司时,就深深感受到公司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大量针对校招生的培训,学习这家公司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其余时间,公司为我分配了一名有着 10+ 年工作经验的“纯红”经理。所谓“纯红”(pure red )是这家外企对于校招生( campus hire)的昵称,也就是说这名经理自毕业后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了 10 多年。我一直跟随自己的 Mentor 工作、出差,就连平时吃饭也会一起。 Mentor 的专业和执着,严谨和缜密,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企业文化的践行,这些都对我这个“职场小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为我一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回想起来,Mentor 第一次和我见面时说过一句话,至今都让我记忆深刻:“我希望你在未来和我工作的时间里能够好好的学习和体会公司的文化,并把它融入到你的日常工作中,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我更希望你将来成长为经理以后,也用同样的要求来对待你带领的每一个 Mentee,帮助他们融入公司的文化。就像我带你,像我曾经的 Mentor 带我一样的帮助他们”。我当时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心里想着说 mentor 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也要好好对待职场新人,帮助他们成长。原来这样的场景,放到现在叫做“传承”。 不管是企业培训还是 Mentor 的言传身教,事实上都是在用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着我。在那家外企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周边的同事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彼此之间的配合非常顺畅,效率也高了许多。时光荏苒,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家外企,与我的 Mentor 也很久不联系,但重视文化的管理思维却已成为我的职场本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听到下属说出“工具人”三个字时,让我感到如此“难过”,让我开始思考问题的原因。 当今社会的高节奏,让建设企业文化成为一种奢饰品 在一个公司内建设企业文化对于团队的协作效率提升是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相对长的时间沉淀,更需要企业以员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资产为前提。在当今社会的高节奏下,许多公司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可能今天一个项目做不成,明天公司就关门大吉了。所以当前公司往往强调的都是效率优先,要快速迭代,至于投入资源到文化建设中去几乎成为奢望。 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倾向于招聘年轻有经验的社招人员,而不愿意投入资源在校招领域。就我所知,即便是目前的互联网公司,能够做到新入职员工脱产进行企业文化培训的少之又少。许多新员工往往一入职就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即使有所谓的“培训”也是线上进行而且还不能耽误工作任务,试问这样的效果又能多好?在这样的节奏下,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消耗品,就好比不断投入锅炉的燃料一样,一旦烧完没有价值便会被无情的抛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又何必投入大量资源去进行文化建设? 企业不视员工为“人”,员工必然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既然企业把员工当成“燃料”,那么想要员工有归属感,愿意接受和传承企业文化就必然成为奢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关注“及时回报”。所谓“及时回报”就是不再关注自己在企业内的成长空间和长期发展,而是更关注于当前的薪水多少,更关注于是否加班和福利待遇,更关注于工作的“性价比”。“尔视我为‘工具人’,我视汝为‘跳板’”,于是有能力的员工更愿意趁着自己年轻,通过频繁的跳槽来提升收入待遇。 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感觉员工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殊不知其根因恰恰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急功近利导致的。有能力的人频繁离开,留下的都是无法离开的,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危机,于是企业更无资源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更为严峻的是,文化是不会缺失的,不去建设正确健康的企业文化,那么畸形的企业文化就会产生,成为类似“PUA”、“内卷”这种反人性行为滋生的温床。 拥有良好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的改变就在眼前 任何畸形的事物都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历史的车轮会纠正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某些公司由于扭曲的企业文化,不但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甚至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讨伐,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坏的影响,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从长期来看,企业文化会主导企业的发展结果。事实上,今年年初许多互联网企业大幅提升校招生起薪,并专门划出 HC 给校招同学,这些都反应出企业对于员工长期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提升。我相信,当前这种扭曲的雇佣关系势必不会持续很久,未来越是大型的企业越会重视文化建设,执行人才长期培养策略的企业会变得越来越多。 那么在这样一个转折的时刻,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1、选择拥有好文化的企业,而非一味寻求高薪 现在很多候选人在找工作时,往往把企业是否一线公司,工作内容自己是否喜欢,工资是否涨幅足够高等作为自己选择 offer 的条件。而很少有候选人关注所面试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至少在我面过的上百位候选人中,没有一个人问过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能带给你优秀的同事,愉悦的工作环境,长期可发展的机遇以及正向的职场价值观。相反,如果企业文化很差,很可能你面对的是撕逼甩锅的同事,极差的工作体验和因频繁跳槽花到没法看的简历。放到一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盯着眼前薪资的选择永远都是短视的,寻找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平台才是正确的选择。 2、锻炼自己的心智,形成正确的职场价值观 现在网上“工具人”、“PUA”相关的讨论甚嚣尘上,从讨论下的留言来看,已经有不少职场人士受到了影响。在这些同学眼中,每一个公司都是榨骨吸髓的资本家,所以自己的工作就是在“与虎谋皮”,需要处处防着公司压榨自己,应该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 客观来说,目前市场上确实有这种公司,但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是如此。而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只着眼于“拿多少钱干多少事”,对于明明对自己能力提升有帮助的事情也因为“不在职责范围内”而避而远之,那么无异于固步自封,自断发展之路。 要想拥有可持续的职业生涯,大家需要建立正确的职场价值观:首先,不管企业如何对待自己,我们都要体现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所负责的事情尽职尽责,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始有终;其次,勇于承担那些于团队有帮助,于自己有挑战有成长的工作;最后,不以当前工资多少作为工作选择的唯一判断,而更应关注工作对于自身能力成长的帮助有多少。 如杜拉拉里的一句话:所谓好公司:一是收入,二是环境,三是未来,还有就是无形的福利,比如: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素质高又专业的人,会让你在工作中更有愉悦感和成就感。 拥有一个正确的职场价值观就相当于与时间做朋友,对于长达 30 年的职业生涯而言,这点非常重要。 3、关注文化建设,培养自己打造和传播团队文化的能力 对于处于 IC(Individual Contributor,个人贡献者)和 MO(Manage Other,管理他人)阶段的人来说,这点还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于任何一个进入 MM(Manage Manager,管理管理者)的职业人士而言,文化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来说,当团队大到一定程度后(20 人以上),以往一对一的管理方式(MO)已经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这个时候团队需要拆成若干小组,设立小组 Leader 来进行管理(MM)。在这种情况下,打造组织文化就成为统一各个团队管理方法和过程的重要方法。 打造组织文化的方法很多,很多时候需要根据所处行业,团队结构,组织现状等情况进行特殊处理,限于篇幅这里不做赘述,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们可以单开一文进行介绍。 回到开头,针对这名同学述职材料中体现出来的现象,我在组织内进一步放开了对同学的授权,让他们能够更加贴近业务,让他们有自己做决策的自主权,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每个人与业务结果之间的联系,让大家有一种自己做决策,自己拿结果的主人翁感受。经过近半年的建设,团队里同学们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有几名同学的成长非常显著,业务侧的反馈也更加积极正面。我的“难过”也渐渐退却。 文化这个东西无色无形,但却能够于不经意之间影响着每个人的决策和行动,是篆刻在一个组织灵魂深处的基因。对于每一个有志于长期发展的组织来说,都需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文化。虽然当前市场的整体环境有些浮躁,但我相信一个注重文化建设的时代即将到来。希望阅读本文的职场小伙伴都能够体会和理解文化在组织内的重要性,建立起正确的职场价值观,拥有乐观、积极、专业的精神。把这些文化属性传承给你带的下一个新人。 让我们把优秀的职场品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共同打造一个良好自循环的职场环境^_^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