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哪些中国文化对科技发展有促进作用?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6-3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6
    赞:
    46
    [​IMG] ag獭,好奇而无用的獭獭 阅读原文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科学技术?中国文化有哪些独到特色?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实践方法。英语中的科学 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中的 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而在中文里,科学又可以理解成“分科的学术研究”。归根结底,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认识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科学的范畴自然也有所不同。

    [​IMG]
    汉代刘歆编著的《七略》,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目录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书籍,在七略中,大约属于术数、方技、诸子等略,和今日之学科分类大不相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大约形成于文艺复兴后的西欧,此前,古希腊人发展出了公理体系,但没有形成现代科学,中国古人重视实践和记录,也没有形成现代科学。在现代科学形成的过程中,古希腊人和中国古人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古人自有其认识世界的方法,也自有其对学术体系、自然世界的分类方式。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每一种分类和认识方式,只要适合,就是合理的。

    与之相似,所谓文化,自然也是不断变化的。清末的相片上,许多人看起来都麻木呆滞、死气沉沉,几十年后的新中国,人们的精神面貌却与之大不相同。不过几十年工夫,孕育中国国民的文化却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汉的中国文化、南宋的中国文化以及 21 世纪的中国文化,显然是不同的。但总有一些藏在深处的文化基因,能够历经时间的筛选,世代流传。这大概也是中华文明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的原因所在。

    那么有哪些中国文化,能够历经千年,并对科技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呢?

    重视教育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以考试作为官僚选拔机制的国家。科举制度的诞生,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文化水准过关的可靠官员,促进了阶层流动,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高层职位的垄断。日积月累,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教育和学历的文化氛围。大多数中国人相信,只要用功读书,考入名牌学府,在高考这条独木桥上脱颖而出,便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OECD 2018 年 PISA 测试成绩出炉,中国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拿下全球第一,如何看待该测试结果?

    无论是针对基础教育的 PISA 测试、针对高中尖子生的学科奥赛还是世界各大名校的学业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学子都在其中表现出色,用实际成绩说明了,东亚人不但爱学习,而且学得好。在欧美名校的理工科专业中,东亚裔学生的占比远远超出了其在世界人口的比重。假以时日,这些优秀的理工科学生,将很可能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领军人。

    [​IMG]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学科分类,和今日的学科分类显然也有很大差别(中亚文明史,第四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脑力资源在科技发展中,将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未来的产业升级,科技自立,需要大量具备足够教育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发地区,东亚社会能在技术发展上追上欧美的脚步,取得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重视教育的文化,在其中功不可没。

    实用主义

    中国古人强调经世致用,学以致用,许多人认为,中国人注重实用主义的态度,阻碍了现代科学的产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的一大原因。但在我看来,未必如此。

    科技科技,既有科学,也有技术。中国古代在纯粹理论科学方面,也许不如同时代的希腊化国家或者黄金时代的伊斯兰社会,但在技术方面,古代中国并不落后,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领先世界。实用主义的态度,也许阻碍了中国古人对超越现实的终极真理的追求,但大多数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只要有合适的理论和应用场景,中国人总有各种办法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些应用又将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理论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哲人的思索,并没有让希腊成为屹立千年的强国,反而是注重实际的罗马,将地中海变为自己的内湖。近代欧洲的科技发展,也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需求和应用基础之上的。纯粹的实用主义,也许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但纯粹的理论玄想,也终有其思索的局限。理论与实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营造合理、健康的发展道路,就需要在理论和实用之间保持平衡,不可偏废。

    勤于记录

    中国古人注重历史,勤于记录,留下了大量科学观测的历史资料。以天文学为例,中国是古代世界天文记录最完备,最详尽的国家——

    《尚书·胤征》中记载了夏王仲康时代的日食,据推算,这次日食可能发生在公元前 2137 年 10 月 22 日,果真如此的话,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公元前 720 年 2 月 22 日的一次日食,这是世界关于日食的最早的书面记录,也是中国使用干支记年的明证。在这之前,商代卜辞中也记载了日月食,但没有具体日期。
    《左传·庄公七年》中留下了世界上关于流星雨的最早记载“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竹书记年》中可能记载了更早的夏代时期的流星雨,但不能确定。
    《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 613 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之后在《史记》等典籍中,多次记录了这颗彗星,截至宣统二年,中国古史记载了 31 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的绕行周期约 76 年,说明大部分回归都被记录到了)
    公元前 4 世纪的魏国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齐国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后人将这两位天文学家的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仅次于巴比伦星表的世界现存第二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记载了五星运动,记录了 800 多个恒星的名字和星宫,并标注了 121 颗恒星的位置,要比地中海世界最早的喜帕恰斯星表早一百多年。甘德首先记载了太阳黑子,可能还用肉眼发现了木卫三,如果得到确认,那就要比伽利略发现木星卫星早上两千多年。​

    详细内容,可以看这篇回答——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达到了什么高度?

    星体的移动、气候的改变、山川的变动,都是日积月累、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研究都需要经年累月的观测记录,而中国古人的记录,就为这些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宝藏。

    另一方面,古人的记录与思索也是现代科研人员的思想宝库,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就和晋代葛洪记载的偏方有关。

    语言与符号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或称分析语),所谓孤立语,是指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而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中的新词大多都是用旧字组合构成的,许多词都能顾名思义,不必查字典,就能大略了解一个新词的意义,这大大降低了人们构造和掌握新概念的能力。举例来说,英语中的公牛(bull)、母牛(cow)、水牛(Buffalo)都是不一样的单词,而在汉语中,只要看到这几个词,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区分。

    为了记录汉语,中国古人发展出了独特的汉字,这是现存唯一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虽然汉字符号众多,入门难度高,但只要熟练掌握汉字,就能用它创造出各种新概念。相比读音,一个字或词的含义在历史中很少发生变化,正是由于汉字的存在,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阅读数千年前的古籍,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也正是由于汉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千年而保存其基本形态,不因语言拼写的差异而分化为不同的族群。

    [​IMG]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中,还将出现许多新概念和新单词,届时,掌握汉语将大大降低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时间,同时也利于传播这些含义不同的新概念。

    集中力量办大事

    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曾在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提出“治水社会”这一概念。认为像中国这样“东方专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大型治水工程的兴办。这就需要协调、纪律和领导,由此产生“治水社会”的官僚主义政治形态。魏特夫的理论,早年在我国引发了不少批判,不过类似治水这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在中国却是由来已久的。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学术体系的复杂化,过去那样单打独斗的思想探索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的科研要求。原子弹和火星探测器都需要大量人员、机构和资源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如今,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学大工程,都需要仰仗大量科研人员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庞大团队,而在领导、建立、协调团队方面,我国是有基础的。

    整体论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学问,注重分析研究和客观性。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注重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西方传统的科研路径,固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但发展到如今,过于狭隘的学科分类反而可能成为阻碍科技发展的绊脚石。而在此时,传统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或可为其找到一条新的出路。特别是在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则更需要考虑科学理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联系。

    当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反思和发展。比如上世纪兴起的系统科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就颇有重视系统与整体,统筹综合的思想。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