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博士,懂你皮肤问题的清华胖师兄 阅读原文 掰掰手指,防晒的智商税可真不少。其中有 SPF 越高越好,防晒喷雾比防晒霜好,防晒要卸妆,物理防晒比化学防晒好,每两个小时要补涂防晒霜。这篇文章看完,你就不会成为一颗绿油油的韭菜了。 一味追求高 SPF 值 在新加坡读博士期间,假期我们很喜欢去东南亚海岛玩。去热带岛屿旅游,防晒自然是少不了的。 东南亚海岛游,防晒少不了 那时候还在读书,没入行美妆,对这些知识也不懂。想着热带海岛紫外线特别强烈,得带高 SPF 的防晒霜。 跑去屈臣氏看半天,最后挑选了某品牌旗下的 SPF130 防晒霜。那时候,天真的我以为 SPF130 防晒霜的防护能力是 SPF30 的四倍多。 等我入行化妆品行业,才知道 SPF 值和防晒能力并不是线性相关。 防晒效率=(SPF-1)/SPF 防晒效率和 SPF 的关系 SPF50 就已经有 98%的防晒效率,而 SPF130 的防晒效率是 99.23%。提升并不明显。 但是一方面,超高 SPF 意味着更多的防晒剂,更差的肤感,也许还有更贵的价格,以及营销噱头。而根据中国法规,SPF 能标注的上限是 50。 如此谨慎的药监局都觉得 SPF50 足够了,还要啥超高 SPF 值? 防晒喷雾比防晒霜好 记得刚入行研究化妆品成分的时候(那时我还在妮维雅),没啥经验。一个供应商跑来告诉我,他们有个超牛的包裹防晒霜,放到喷雾配方里,只要很少的量,就能实现超高 SPF,肤感还非常好。 很傻很天真的我把这个配方送到德国去做测试。宣称的 SPF30,最后测出来只有不到 10。 被鄙视了一顿之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为什么防晒喷雾会变成智商税? 在观察了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后,我知道了答案。原来大家喷防晒喷雾的时候,对喷多少并没有概念。有时候甚至是胡乱喷一通。于是皮肤上只有很少一层薄薄的防晒。甚至因为喷雾的液滴太少,而无法成膜。 涂防晒霜的时候,大家已经受过很好的教育,涂的量足。加上涂抹也会促进成膜效果,于是能带来足够的防护能力。 喷雾还有个问题就是有吸入风险。那么小的雾化颗粒容易进入呼吸道,里面的成分被快速吸收,带来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防晒要卸妆 这又是一个在网上到处泛滥的伪科学。我怀疑这是卸妆油 / 卸妆水品牌贩卖焦虑,让大家多买卸妆产品的圈套。 很多美妆博主一知半解的说“你看,防晒霜里面有成膜剂,都成一层膜了,不卸妆怎么洗的下来?” 成膜剂让防晒霜更均匀贴合皮肤表面 殊不知,成膜剂可以是水性的,也可以是油性的,还可能只是塑料微球而已。 其实除了极少数超级防水的防晒霜,大部分防晒霜的防水效果很一般,或者干脆没有。下图对市售防晒霜防水效果的测试也说明这个结论。很多防晒霜成膜之后,只用少量的水,就可以破坏成膜结构。 这是因为防晒霜里面的防晒剂大部分都是油脂。防晒霜里面有大量的乳化剂。遇水之后,会再次乳化配方,于是就很容易洗下来。 除非是非常强力的成膜剂,能让防晒霜真正实现防水功能。否则普通的防晒霜直接用洗面奶就可以洗掉。 物理防晒比化学防晒好 很多朋友谈化学色变。甚至有了“我们恨化学”的口号。 我们恨化学的广告 于是化学防晒剂也纷纷中招。大家纷纷觉得它们不安全,而使用看起来安全的物理防晒剂。 目前的主流物理防晒剂就两种,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然而它们都有缺点。 二氧化钛的工艺成熟,成本低,通过表面处理和粒径控制,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泛白。但是它的紫外线吸收光谱窄。尤其是缺乏 UVA 防护能力。 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吸收波长 氧化锌虽然吸收光谱宽,对 UVA 和 UVB 都有很好的防护效果。但是它泛白严重,而且氧化锌有一定的环境毒性。所以氧化锌的使用有很多限制。 纯物理防晒,要么白的像涂料,要么 UVA 防护效果不好。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防晒产品还是会选择化学防晒剂。 至于化学防晒剂的安全性问题,欧盟相关法规有非常严格的审查和规定。只要在限量范围内,就不会有问题。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化学防晒剂,即使对于孕妇和儿童,很多化学防晒剂也是安全的。 防晒霜一定要每两个小时要补涂一次 这又是一个贩卖焦虑的洗脑。美妆博主的逻辑是“防晒剂不稳定,所以每两个小时要补一次” 如果防晒剂真的这么不稳定,那么开发防晒剂的厂商可以回家喝西北风了。防晒剂的不稳定性更多是和普通成分相比。实际上,为了让配方更稳定,防晒霜里面会加入光稳定剂让防晒剂更不容易降解。 真正容易破坏防晒霜效果的还是水和物理摩擦。 当有外力破坏的时候(比如抓痒,摩擦)防晒霜里的成膜剂有可能过度拉伸破坏。防晒霜不均匀,降低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被破坏的防晒霜成膜剂 水的破坏也是如此。当水破坏防晒剂,或者让防晒霜再次乳化的时候,防晒效果也就降低了。 所以如果呆在室内,或者皮肤上没有水和物理摩擦破坏防晒霜的成膜,不需要两个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