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我的自卑只与知识有关 阅读原文 与其说这是反转了经典理论的实验,不如说这可能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全球直播打脸的实验。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关于该如何对人类意识进行科学的研究就分为两大学派之间的对立。 一派是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的还原论。行为主义认为唯一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就是个体的外显行为,研究人类意识就像研究化学中的元素一样,要把意识经验拆分成最小的基本单位,然后再研究这些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进一步,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切学习都是刺激—反应强化的结果。 另一派则是格式塔学派主张的内省法。格式塔学派认为要把人的意识看作是一个整体,人在进行认识活动时会在头脑里构成一个神秘的“格式塔“(Gestalt),进而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形成整体的理解。这个过程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要素集合,因而学习也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刺激—反应强化,而依赖于一种“顿悟”。 作为行为主义的集大成者,早年的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他设计了一个斯金纳箱,箱内有一柄操作杆,这一操作杆与提供食物的装置相连接。随后他把饥饿的小白鼠置于箱中,偶然踏上操作杆的小白鼠发现食物从天而降。在小白鼠的多次尝试以后,它学会了不断地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一由学习者自发的行为,即小白鼠偶然踩到操作杆,被他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而食物从天而降则被他称为“积极强化”。 随后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1957 年,他正式发表了《言语行为》一书,书中他认为人类的语言学习也不过是一种简单的从刺激到反应这样一个反复模仿、操练的习惯形成过程。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斯金纳大有在心理学界一统江山的味道。他的行为主义理论——人类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来学会一切,被许多社会实践机构所采取。在欧美的少管所,斯金纳的理论成为了改造少年的金科玉律,人们坚信只要靠相应的制度设计就可以让孩子们走上正途。 正在这如火如荼的实践背后,反对的声音也开始慢慢出现,人们对于斯金纳的指责简单且明了——学习绝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些质疑声的议论中,BBC 地平线节目组设计了一场语言学实验并邀请了斯金纳参与。 片中,年长的女孩在主持人的积极引导下顺利地复述出了她听到的话,这似乎与斯金纳的理论不谋而合。然而,另一组实验中低年级的小女孩任由主持人如何引导、鼓励,她仍然不能重复出语法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面对这个实验结果,行为主义的信条——一切学习都是机械模仿的结论被直接打脸,在自己理论面向全球直播并被当场证伪的那一刻,斯金纳笑容呆滞,面色凝重。 不过,斯金纳先生最后的回复是值得令人回味的。他说:“不可否认,我的理论的确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对此,也许每个人面对陌生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一位领域内顶级的知名学者,在面对他人对其终生研究的心血成果的直接质疑时,他并没有选择暴怒或是狡辩,而是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这种求真的态度,希望能与每一位热爱真理的读者共勉。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