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蛇要把腿进化掉,用肚子行走?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7-3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84
    赞:
    46
    [​IMG] 博物杂志 阅读原文

    蛇:没腿的蜥蜴

    在全球大约 1.1 万种现存爬行动物中,蛇的种类约占 1/3,和蜥蜴联手则可砍下超过 95%的物种——这个“联手”可不是乱联的,蛇和蜥蜴关系很密切。它们俩同属于“鳞龙类”,在 2 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有共同祖先。

    而按照如今分类,蛇和蜥蜴不是并列的两个类群,而应该说蛇就是一类没有腿的蜥蜴!

    [​IMG]
    鳞龙类大致分类树,蛇类属于蜥蜴中的一支

    但不能说,没有四肢的蜥蜴就是蛇——蜥蜴里面也有没腿的,比如某些种类的蛇蜥。区分蛇和其他蜥蜴的关键,不是看腿,而是蜥蜴有眼睑、能眨眼,蛇却不行(具体原因后面说)。

    既然蛇是一类蜥蜴,就说明它们原本有四肢,只是由于某种原因退化掉了。那么,会是什么原因呢?

    水里游,还是地里钻?

    由于长期缺乏原始蛇类化石,对于蛇类为何失去四肢,古生物学家曾提出两种假说:

    水生说:认为蛇类的祖先有过一个水生阶段,在水里游泳四肢用不上,就退化了。有些身体细长的水栖蝾螈没有腿,另外蛇类的近亲——白垩纪海洋霸主沧龙也是水生,可作为佐证。

    地生说:认为蛇类的祖先曾像蚯蚓一样在地下打洞生活,从而失去四肢。今天的蚓蜥、盲蛇等就有类似习性,在地下掘土捕虫为生。

    [​IMG]
    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主要在森林落叶层和地下生活,外表和大小都像蚯蚓,眼睛隐于鳞片之下。

    所幸 20 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原始蛇类化石出土,逐步揭晓了蛇类起源的秘密。已知最早的蛇类,是距今 1.67 亿年前(中侏罗世)的黎明蛇(Eophis)。它的头骨、牙齿结构已大致具备了蛇的特征,但由于化石不完整,还不能确认它有没有腿。

    [​IMG]
    侏罗纪原始蛇类——小盗蛇(Parviraptor,上)、葡萄牙蛇(Portugalophis,中)以及现代蟒(下)的颌骨对比。
    [​IMG]
    原始四腿蛇吃小兽的模拟图

    2015 年,科学家发表了第一种能确认的四条腿古蛇——就叫“四足蛇”(Tetrapodophis)。它生活在 1.13 亿年前(早白垩世)的巴西,全长约 16 厘米,有四条小短腿。四足蛇身上没有适合游泳的扁尾巴等特征,头骨、身体骨骼却挺适合挖洞。它的腿小到无法用来爬行,或许只能帮助抓住猎物、或者交配时抓住配偶。不过,比它更早的蛇类,却有只剩两条后腿的!这说明原始蛇类的各个类群,演化并非是单一方向。

    [​IMG]
    四足蛇化石,四条腿小到难以发现

    目前已知最早没有腿的蛇,是阿根廷的恐蛇(Dinilysia),生活在距今约 9000 万~8400 万年前。其耳道结构很像今天的盲蛇、闪鳞蛇等穴居蛇类,基本能确定它在地下生活。恐蛇体长可达 1.5~1.8 米,可能会捕食地下的昆虫、小型哺乳类,甚至埋在土里的恐龙蛋。

    [​IMG]
    恐蛇的复原图

    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大部分现代蛇类的祖先,可能就是恐蛇这样的穴居蛇,比恐蛇年代稍早、生活在 9000 万年前的纳氏蛇(Najash),却仍有两条小小的后腿,身体也显示出穴居特性。

    [​IMG]
    纳氏蛇复原图

    作为爬行动物中最年轻的一支,不走寻常路的原始蛇类,在地下闯出了一片天。恐龙时代结束后,蛇家族迎来大发展,大部分种类回到地面生活。

    不过,在体型最大的蛇类——蟒科和蚺科身上,还有没退化干净的后肢遗迹。科学家们还发现,蛇类仍保留着生长四肢的基因,只是正常情况下长不出来。

    [​IMG]
    黄金蟒身上的残留后爪,交配时能抓住对方

    地下生活的印记

    在今天的蛇身上,依然能看到当年钻洞生活留下的印记。因为钻洞,它们的身躯变成了一条细长管子,头骨之后只剩脊椎骨和肋骨(仅蟒科、蚺科有后肢骨骼残余),少则 100 多节,多则 400 多节。

    包进长管子里的五脏六腑,也被挤得奇形怪状:肝脏拉成长条形,左右肾脏不对称,膀胱消失,肠道缩短,大部分种类(蟒、蚺再次除外)只剩一个右肺,左肺退化没了。最大赢家是蛇的胃,它空间充足,富有弹性,如同一个坚韧的胶皮袋,能装下蛇吞掉的整只猎物。

    [​IMG]
    挤在“管子”里变形的蛇内脏

    前面说,蛇和蜥蜴的关键区别,是蛇没有眼睑,从不“闭眼”。但实际上,是蛇从不睁眼——蛇类的双眼,永远被一层相当于眼皮的透明鳞片覆盖着。这也是地下生活的痕迹:钻洞生活的蛇类祖先,上下眼睑融合在一起,覆盖双眼以免受伤,视力也严重退化。蛇类重回地面后,这层“眼皮”变得透明,视力重新改善。不过蛇的眼神至今还是不好,而且每次快蜕皮时都会暂时失明。

    [​IMG]
    蛇眼

    没四肢,靠履带走路

    失去四肢的蛇类,却长出了一条“履带”——它们的身体下方(腹面),有一长排宽大、坚实的矩形鳞片,称为腹鳞。每片都对应一节脊椎和一对肋骨,由发达的肌肉群带动。腹鳞就像坦克履带上的履带齿,能提供强大的抓地力。

    蛇爬行时,体侧肌肉群有节奏地扩张、收缩,带动肋骨前后左右移动,腹鳞也随之摩擦地面,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身体。根据不同地形,蛇主要有四种运动方式。

    蜿蜒运动:蛇最典型的行进方式,身体像波浪一样左右弯曲,斜侧推进,呈“S 形”扭动着往前。

    适用范围:地面爬行、游泳

    [​IMG]
    蜿蜒运动(绘图:孟凡萌)

    直线运动:像毛毛虫一样“蠕动”,身体从前往后挤压地面,靠反作用力往前推。

    适用场合:通过狭窄缝隙时,以及蟒蛇等大型蛇类运动

    [​IMG]
    直线运动(绘图:孟凡萌)

    伸缩运动:抬起头颈和前半身,尽力前伸,够到支撑物时再把后半身拉上去。

    适用场合:爬树、攀岩

    [​IMG]
    伸缩运动(绘图:孟凡萌)

    侧向运动:迅速摆动身体,在地面摩擦滑行。

    使用场合:摩擦力较小的沙地、水泥地

    [​IMG]
    侧向运动(绘图:孟凡萌)

    主要参考文献:

    [1]The burrowing origin of modern snakes,Hongyu Yi,Mark A. Norell Science Advances 27 Nov 2015:Vol. 1, no. 10, e1500743 DOI: 10.1126/sciadv.1500743

    [2]The origin of snakes: revealing the ecology, behavior,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early snakes using genomics, phenomics, and the fossil record, Allison Y Hsiang, Daniel J Field, Timothy H Webster, Adam DB Behlke Hsiang et al.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5)15:87 DOI 10.1186/s12862-015-0358-5

    注:文中图注部分拉丁文应为斜体,受格式限制无法显示,特说明。

    作者 | 何全

    编辑 | 碎碎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