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那些乐评人乐理知识那么好,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能挑出毛病来,为什么他们却写不出好作品来?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8-08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78
    赞:
    46
    [​IMG] Molho,lbg小粉丝/音乐制作/音频软硬件/交互装置艺术 阅读原文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一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艺术作品,二是无论对于乐评人还是职业音乐人,写出好作品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一、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艺术作品

    Tumblr 和 reddit 上就有这样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最热衷事,就是从各个大作曲家的作品里发现瑕疵,比如平行五度(parallel fifth)。如果你有兴趣去看看,你会发现哪怕是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大作曲家,他们也偶尔会犯“低级错误”(是真的平五,并不是声部加厚)。

    而且众所周知,古典音乐已经是属于评价维度非常狭窄的风格了,因为音乐自身的结构和逻辑对于音乐的意义和影响,要远远大于作曲家的生平,时代和文化背景。举个例子,拿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来说,如果你要给这部作品写乐评,那你起码是得稍微懂一点点的对位法的。虽然也有很多的文献是从文化和宗教的角度去分析这部作品的,但是无论切入的角度再如何偏离音乐分析,基本的对于音列、动机和发展的讨论都是无法绕过去的。

    而随着音乐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音乐的维度也在不断扩展,相应的音乐评价的维度也随之丰富。举个例子,当你评价一首古典音乐(而不是其录音)时,一般只能从谱面写作,文化背景,时代、个人经历等寥寥几个维度进行评价。而当你评价一首当下的流行音乐时,仅从音乐性角度,你就能从旋律、作词、演唱、编配、声音录制、合成器音色调制、混音等数个维度进行评价,更不用说是歌曲的风格流派、文化、思潮、历史沿革等更加多维的文化性角度了。

    然而,即便是在评价维度非常狭窄的古典音乐领域,这个领域的天花板们比如贝多芬等等,尚且不可能做出完美的作品。而今天面对这么多的评价维度,要做出各个维度上都完美的作品,就更加困难了。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题主所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即“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能挑出毛病来”。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我们这个星球上最腕儿的影视作曲家 Hans Zimmer,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给人 diss 了。

    为什么汉斯季默的写作这么差,还能变成电影配乐大师?

    同样的,除了电影配乐一哥 Hans Zimmer,当评价龚琳娜老师的《忐忑》时,我也可以避开这首歌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性,单单从“歌词的信息量接近 0”的角度去批评其歌词写的不行;当评价披头士时,我也可以完全避开文化和时代背景,就单单拿他们的乐器演奏水平去和当代的大师比较,然后得出他们演奏和编曲不行的结论;当评价 Art Tatum 时,我也可以避开他高超的演奏水平不谈,然后从录音的角度去论述他录音质量稀烂;而且哪怕是天才少年 Jacob Collier,YouTube 上也照样有人做视频黑他。

    总之,只要你想批评,任何的艺术作品,你都能找到无数的瑕疵。

    同样的,只要你想褒奖,任何的艺术作品,你也能找到无数的可以吹捧的角度。这里就不展开了。

    二、写出好作品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从我第一次写作钢琴小品到现在,已经有 18 年了,而我做职业音乐人,也已经快 5 年了,期间我也认识了很多音乐领域的大咖,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而不仅仅是让甲方满意)的作品,真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而且就算这个作品让你暂时满意了,可能过上一两年回来看,又会觉得哪儿哪儿都是问题。所以我是真的非常理解“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首”这种心态。

    其次,音乐人和乐评人所需要的技能树,虽然有交集,但还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音乐人的主要技能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创作”来进行构建的;而乐评人的技能则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分析作品和传播观点”而构建的。这两种技能树没有孰优孰劣,而且都是音乐这个领域里必须且重要的技能。当然这两者肯定有交集,比如乐评人为了“更好地分析作品和传播”,可能会去了解一些与创作相关的知识,而音乐人为了“更好地创作”,有时候也会去了解有关于某一种音乐的文化和历史等等。这两种技能树是相辅相成的,所以确实是有优秀的乐评人(音乐人)同时也是优秀的音乐人(乐评人)的情况存在的,比如勃拉姆斯,德彪西等等。而近一些的,也有 YouTube 的网红乐评人(音乐人),比如 Adam Neely、Rick Beato 以及 David Bruce。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只能够在两种技能树之间选择一种进行深入学习,而且正如前文所说,音乐评价的维度是丰富的,乐评人不一定需要学习乐理,不需要进行音乐分析,他只要在众多的可以评价的维度里面,有一两个非常擅长的维度就可以了,比如歌词文学性,比如对风格的划分,比如对文化和历史的研究等等。所以,为了“更好地创作”而进行学习的音乐人,写出好作品的概率自然也会比乐评人高一些。

    并且长期的学习也会导致两者的思维模式产生分歧。举个例子,我为了能够更好地写作摇滚风格,曾在 Coursera 上学过罗彻斯特大学的 History of Rock。然而当我真正听到一首摇滚的时候,我第一反应还是去分析它的和声、Riff、编配、吉他的失真度、鼓和贝斯的混音等等,其次才会想要去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其背后的文化等等。然而专业的乐评人的思考和分析模式,应该是反过来的。而且因为我仅仅了解的是摇滚音乐史,而对于这一时期的世界史,以及经济文化政治甚至是哲学思潮等都没有太深的了解,所以如果你要我去从这些维度写乐评,那我应该也是写不了的。

    总之,技能树的不同,导致了乐评人和音乐人的创作和评价能力的不同,乐评人不一定能写好作品,音乐人也未必能写好乐评。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些两种技能书都点满了的乐评人(音乐人),能够同时也是优秀的音乐人(乐评人)。

    三、私货(一)——音乐人和乐评人的区别

    到这里呢,答主的问题就讲完了。然而除了知乎,微博上,油管上,Facebook 上,凡是有社交媒体的地方,乐评人和音乐人之争似乎就从没停止过。所以稍微输出一点自己的私货。

    我身边有几类朋友,如果按二维坐标系分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五类,最左边的一类是全职音乐人;第二类是本职是音乐人,业余做乐评人的;第三类是既是音乐人又是乐评人的;第四类是本职乐评人,业余音乐人;最右边的第五类是全职乐评人。

    [​IMG]

    单从数量上来看,第三类(既是乐评人又是音乐人)的是最少的,或许是因为精力有限,大家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侧重的。另外可能是因为圈子的原因,我所认识的第一类的数量是最多的。而第五类次之,第二类和第四类数量就更少了。

    另外我从平时的交流中发现,这个坐标轴两端的人,对待音乐和乐评的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具体来说,越靠近坐标轴左端,关于音乐的交流就越具体和客观,而相应的切入点也就越狭窄;而越靠近坐标轴右端,关于音乐的交流就更加发散和主观,切入点也会比较开放。

    举个例子,比如《切尔诺贝利》的原声集,我就和 A(音乐人),B(乐评人)和 C(本职音乐人,业余乐评人)都交流过。A 更喜欢从声音设计和具象音乐的角度来分析音乐,我和他交流的点主要在于白噪声要如何进行调制,空间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制作的时候,要如何获得类似的音色。而和 C 讨论时,则不会这么具体到音色和写作,而是提供了一些心理声学方面的视角,比如音高的上行和下行,以及它的 Drones 是如何微妙地影响人的情绪的。而 B 则给了一个和前两者完全不同的视角,他主要是从《切尔诺贝利》的作曲家 Hildur Guðnadóttir 的生平,以及近两年 BAFTA 和奥斯卡在 Best Original Score 评选上的“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讲的,包括之前两次提名的最佳配乐的 Mica Levi,以及坂本龙一的《荒野猎人》,实际上也都是受类似风格的影响等等。

    总之,和坐标轴左端的人交流时,你就像是进入了音乐的微观世界,在这个地方,文化、情绪、历史、主流审美的话语权等等,都不再重要。音乐只是声音本身,我们讨论的是声音的密度,声音的色彩,声音的组织方式。任何风格任何流派,都被庖丁解牛般拆成了最小的认知单元进行讨论。而和接近坐标轴中端的人交流时,你能够感受到音乐和世界的连接。音乐可以是没有情绪的,也可以是有情绪的,而在这个地方,乐评才开始接近普通人的感知。如果只是纯粹理性去看待音乐,有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准确体会到它带给人的情绪的。而处于中间的这些乐评人,实际上是能帮助音乐人更感性地审视自己的作品的。而和坐标轴右端的人交流时,你能够知道这个音乐在宏观的整个人类的文化里,应该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位置不仅仅是作品的地位,也是风格和时代的位置。处在这个位置的乐评人,应该给你展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你对整个音乐文化,文化背后的历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

    所以,乐评人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对于普通听众来说,要想看清楚音乐的全貌,音乐人和乐评人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私货(二)——什么是好乐评

    说了这么多,什么样的乐评才是好的乐评呢?我觉得@邓柯老师

    Sina Visitor System

    和@栾老师的乐评就非常好。

    新音乐手册

    好的乐评我觉得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素质:

    (一)有客观描述。

    好的乐评不一定需要涉及乐理,因为乐评不是音乐分析。乐评可以是任意维度的,但是无论选择什么维度进行评价,情绪也好,历史也好,文化也好,风格流派也好,一定要有客观的描述。因为每个人看待音乐的视角和观点都是不一样的,而只有客观的东西,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和认可的“共性”,才能作为你接下来输出主观的基石。乐评不一定需要做到全部客观,因为太客观看起来会少很多乐趣,但是不能完全主观,完全主观的不叫“乐评”,只能叫“随感”。

    (二)可以输出主观,包括审美输出,但一定要有论据作为支撑。

    既然是“评”,那当然可以包含有主观评价,褒奖也好批评也好,都可以。但是如果你要说一个作品好,那么好在哪里,不好,又不好在哪里。你都需要给出一定的依据,而不能只给出观点不给论据,否则就又变成没有意义的“随感”了。当然,你也可以输出你自己的审美观点,因为审美观点也是观点的一种。在“评”的时候,你既可以采用主流的评价体系,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评价体系,这都没有关系,毕竟音乐领域自创的各种研究和分析的方法海了去了,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体系得是自洽和稳定的。比如假唱就是不好,你不能A假唱了进行抨击,而B假唱了却用各种理由洗白。

    (三)好的乐评,应该能够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思考。

    如果能满足(一)和(二),那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好乐评了。第三点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拔高。可能比较反直觉的是,好的乐评,真正“评”所占的成分不应该多,好的乐评除了像议论文之外,应该更像一篇说明文,科普文甚至是音乐分析。除了直接给观点和论据,对读者进行填鸭式输出的之外,好的乐评应该多给例子,引导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去引导他们构建一个自己的审美和评价体系,从而自己能够得出结论。这才是乐评的最高境界,也是德彪西和勋伯格作为乐评人的伟大之处。

    (四)只输出主观、情绪、以及宗教式的“优越感”的乐评,一定是“坏”的乐评。而且是很坏的那种。

    遗憾的是,大多数读者都只喜欢看带有情绪煽动和能够让自己秀优越的乐评。而这类乐评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以及情绪。毕竟正儿八经看一篇音乐分析,哪有看一篇吐槽爽呢?最常见的几种类似的乐评方式,想必大家都见过。比如“某某做的是实验音乐,实验音乐就是牛X”,“听独立音乐,地下音乐的人品味都牛X”等等。更有甚者,曾经的乐评人变成音乐人之后,输出的乐评就变成了“我怎么怎么牛X,听我的曲子的人都是人上人”,或者是“虽然我写的可能还不行,但是我理念绝对是世界顶级”之类的。

    这类“低质乐评”,没有任何的干货或者是有启发性的观点。唯一的作用,就是引起读者的情绪,或是让读者产生虚妄的“品味优越感”,并且让读者和听众丧失对音乐好坏的鉴别能力,进入一种宗教狂热式的盲目的吹捧或者贬低某些音乐作品的状态。

    然而通过标榜听歌的品味来彰显的“优越感”,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一种优越感。看这种低质的乐评,你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了,话题流量被带起来了,钱也都给无良乐评人赚走了。一地鸡毛过去,你除了浪费了时间和情绪,你获得了什么呢?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