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中小企业为什么很少做市场调研,不去找市场调研公司?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8-1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知乎用户,负责品牌/供应链,25年+经验,支持原创和整合内容。 阅读原文

    小公司没有预算,大公司正常都有品牌健康度调查(如 AA&U- 知晓、态度和使用),通过内部调研部门或与专业的调研公司作专业的调研,对现状获取全面的认知,以便及时修正产品和营销策略,规模大可以分摊费用,但不等于小公司不做市调(可以 DIY 自己作)。

    中小企业、初创项目 / 产品经理通常会作 Marketing audit,其中必须有依据 - 市调,了解现场。

    1. 老板亲自跑市场收到大量反馈,相当于作了的定性、定量调研,如: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自己就是产品经理,从企业创立起就跑市场,一年有 200 多天在市场一线跑,十几年如一日,他总结成功时说是在市场上跑出来的,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良好感觉无不来源于跑市场。而且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也是将市场的感觉跑出来后、采取措施、检查执行和检验效果,PDCA 持续改善,积累了经验值。对比市调公司几场访谈:谁的样本更大、更有延续性、更全面、认知更深、执行力更强?
    2. 初创企业在早期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商业模式,因此通常会自己作市调(DIY),寻找技术 push 和市场 pull 的最佳耦合,朋友家人最容易成为调研对象(会有局限和遗漏、但会不断修正和完善),否则怎么说服别人投资呢?
    [​IMG]
    MBC- 商业模式画布

    其中价值主张、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有可能来自顾客的视角。顾客驱动的创新基于顾客需求、提高便利或方便使用。项目数据可评估:模式是否成立?增长潜能多大?现有市场位置和竞争力。

    乔布斯不做市场调研,张小龙不看数据?

    Customers can`t tell you about the next breakthrough. 消费者需要被引领,特别是非连续的、颠覆式的技术和时尚,单靠 Focus Group(焦点小组),吃瓜观众很难描述出未来的产品. 苹果有 weekly top-level product review,迅速获取信息和决策。二位大神专注各自行业几十年,本身就是梦想家,连续专注、聚焦一个领域,对其它 1000 个好主意说‘不’,积累的经验值,对市场行业有深度洞察和把握,已经大大超出了专业市场调研和数据能给出的信息量。乔布斯们(他背后的一群人,包括主管设计的 IVY)本身就是极客,经常交流(包括行业内人士),依靠技术推动和消费者洞见拉动,为自己造卓越的梦想产品(有一颗变革的心,吸收大量的技术信息、渴望颠覆技术出现和立刻应用)。真正决定商业的是发生在前沿而非普遍发生的事或认知,对决策者来说,梦想、预见、远见更依靠定性的敏感度(及时修正错误)而非定量。

    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的反馈和观点都是对的?调研是了解现状,而不是获取前沿的市场洞见和技术。

    创业者是市场需求的先知,而非普通顾客。Don't look for faster horses,亨利·福特问客户: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 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基于目前已有产品而非未来产品的预见,况且有时候消费者并不清楚或未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自欺或不能清晰表达、或不会直抒己见(弦外之音),客气应付的多,调研组如何理解也会有偏差。见沟通漏斗:

    [​IMG]
    [​IMG]

    消费者的使用反馈必须重视,但是建议往往不但没有价值还会误导,消费者难以理解和表达他们的需求,因此非连续的产品,避免被调研牵着鼻子走,创造过时的产品。

    过高估计市场调研的作用(后见之明的调研很有必要、而且需要积累)

    Bet on technical insights, not market research。技术导向的行业由技术洞见和推动(push)能力决定企业成败,而非市场调研(巧妙的营销手段)。Proactive VS Reactive:技术和市场洞见属于 Proactive, 而市调更多是属于 Reactive、当前市场的需求和写照或市场、用户的体验反馈和偏见,产品或营销策略像变色龙一样适应市场。但很多市调会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What/Who/Where/When),而不是为什么(Why)和如何(How);有些能告诉你为什么,但也是后见之明,亡羊补牢、步人后尘,能锦上添花已经不错了,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和洞见不能和市调本末倒置。

    [​IMG]
    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拉动

    市场调研非要找市场调研公司做吗?

    若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可自己作(DIY),不必要委托第三方(其实是外包业务),毕竟自己公司对行业了解更深,公司的销售结果、客户意见会及时反馈,通常了解一个企业需要 2~5 年时间(见乐视),吃透一个行业可能要 5~10 年(见车企),作市调的目的无非是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看企业主观设计设想是否与现实匹配,而不是让别人拿你的手表告诉你时间。长期的、有跟踪的合作要比一次性有效,毕竟学习和经验值都需要成本和时间。

    市调外包给第三方就可以撒手不管,看结果即可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自己做不了、或成本代价效率更差,才考虑外包,这时候需要供应商管理技术。自己对公司的产品、甚至愿景、行业和客户、策略及生意从哪里来更清楚,应该每个环节都要深度参与,就算调研公司很有职业道德、很专业,也无法了解调研的需求、短期也无法深度了解行业、产品和客户,无法建立真正的策略 - 如何低成本、有效的获取客户。见过"关系户”调研公司的报告,即使给钱不少,提供的调研内容几百页,大部分是网上抄拼的,真正属于自己调研的内容很少,后来发现样本量都少的可怜。即使是交给调研公司,品牌商也要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最好基本功课,而不是寄希望代理代劳。

    市调(包括研报)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新品最好先试销(test marketing)

    原始数据是否可靠?统计结果和算法是否可信?抽样本身存有误差有多大?数据的包装套路和解读是主观的(数据是原始数据的罗列,而信息是对事实选择性的组织和想象力的解释,同一份市调数据,不同的人认知不同,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无论是尼尔森零售数据、国内贸易部数据、CTR 消费者研究报告),有的报告甚至可以迎合客户的喜好,毕竟作市调是为了生意和钱。

    附:自行市场调研实施(简介)

    一、方法

    1. 定性:小组访谈(8~12)生成定性信息和假设、深度访谈(1 对 1)确认和结构化
    2. 定量:问卷调研 + 电话(微信)回访

    二、目的:了解市场和品牌机会 STUPOC

    1. S- 市场细分、产品属性、现状规模
    2. T- 目标全体 / 顾客
    3. U- 顾客需求:用途、用法,发现为满足的需求
    4. P- 产品定位及技术发展趋势
    5. O- 机会和如何优化
    6. C- 市场玩家分析,自身能力对比

    三、目的:如何塑造产品

    1. 概念测试
    2. 产品性能测试:盲测
    3. 易用性测试:结合顾客购买和使用习惯(留存)
    4. 定价(接受度结合零售数据)
    5. 包装规格、形式和包装化设计

    四:如何上市推广和销售产品

    1. 顾客获取信息的途径或受影响的因素
    2. 购买渠道
    3. 接受的促销方式

    五:品牌量化分析(市场需求 - 知晓吸引 - 尝试 - 满意复购 - 推荐)

    1. 市场份额与竞争、消费者偏好分析
    2. 品牌知晓度、认知度、定位、舆情分析
    3. 主要和次要目标客户群体(哪些顾客尝试)
    4. 产品体验满意度、品牌态度、品牌联想
    5. 复购率、忠诚度、NPS(净推荐值)
    6. 性价比(价格)、促销和推广活动分析

    对比传统的市场调研,中小企业其实很适合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更有实效。或者 2 者结合,毕竟创新研发和新品上市的费用和风险都巨大。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