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你有哪些推荐的历史科普书?你在书中学到了哪些?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8-2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78
    赞:
    46
    [​IMG] 翼犀稀,教师/直播/书评人,阿德勒忠实信仰者。叫我小稀就好! 阅读原文
    其实我很少做关于历史学的推荐,主要我看的书偏理论性,这次我将在这里为大家安利当时将我带入历史学的重要作品。

    一、中国通史类科普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

    [​IMG]

    虽说此书完成于 1939 年,但其价值只高不低,大多数历史老师在推荐时都会放上吕思勉先生的这部书籍。难读的地方在于很多地方的白话与我们现在有所不同,可能在读的过程中有些吃力,但总体来说还是好读的。

    那么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原因如下:本书此次列入《吕思勉文集》出版,以上海开明书店的初版为底本,吸收了杨宽、吕翼仁先生的校订成果,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夹注,同时尽量保留了著作的原貌。

    接受不了繁体的话,可以购买群言出版社的版本。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IMG]

    本书初版于 1923 年 9 月,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数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这本书的规模比较大,厚度也较《中国通史》更厚,不过这不影响其可读性,因为是面向青年学生,所以难度不高,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中国史》,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年。

    [​IMG]

    作为日本研究中国史的泰斗,宫崎市定为中国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近两年再版了其著作《科举史》以及《九品中正制研究》都是扛鼎之作,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那么这部《宫崎市定中国史》则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科普性书籍,其严谨性与可读性高于其他日本学者所撰的中国史(个人觉得比堀敏一写得好)。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IMG]

    《国史大纲》毋庸置疑是中国通史类的最佳读物之一,但是我不推荐大家无脑选择这部,原因就在于全篇繁体竖版会给大家造成很大的负担。若是有了一定的中国史基础再去读这本书,那么就会有更大的收益。

    这部书我读了一个月,记下 68 张笔记,是真正将我带入中国史研究的著作,其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钱穆本人并不是高学历出身,其研究视角与很多学者不同,可以好好研读,多方面思考来研究历史问题。

    钱穆先生在引言当中有一段话,我在这里进行引用: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许倬云《万古江河》,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IMG]

    这部书的特色便是将中国放置在世界舞台上观察,许倬云先生自己说,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同样,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应该要突破原本的思维逻辑,用全球视角、发展视角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变迁。

    历史不是孤立的,许倬云先生在这部书中将各种因素都整合起来,这是一种大历史观,与《中国大历史》不同,许倬云先生的“大历史”观更为宽厚,能够容纳万千。

    傅乐成《中国通史》,中信出版社 2014 年。

    [​IMG]

    那么与其他通史类书籍不同,台湾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这部书胜在扎实,大量历史考据与研究使得这部书体量不多却非常细致。前面提到的许倬云先生认为这部书可以与《国史大纲》相提并论,我认为各有千秋吧,钱穆先生的人文关怀更强些,而傅乐成先生的史学考据更强些。

    如何选择通史类书籍阅读是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来。我是历史学本科,中国通史类书籍可以说是入门书籍,当时用了一学期主要阅读的便是《国史大纲》以及《白话本国史》。


    二、中国断代史类科普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年。

    [​IMG]

    提到春秋史,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童书业先生的研究著作。那么,作为断代史研究中的佳作,该书清晰梳理了春秋时期的周以及各主要封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脉络,将中国历史上动荡变化最激烈时期之一的春秋时期的各个方面动态的展现给读者。

    重点是这本书语言通俗直白,适合于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人阅读。建议先去读通史类著作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挑选断代史书籍进行深入学习。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

    [​IMG]

    提到春秋史我们会想到童书业先生,那么提到战国史我们一般会想到杨宽先生。本书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是战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不过因为成书较早,与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史》一样,很多史学理论较老,以阶级分析法为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相关历史进行学习。毕竟阶级分析法只是一种研究方法,并未说其错误。

    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 2005 年。

    [​IMG]

    本书为作者于 1931 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并没有写完,这部书并未有东汉的相关内容,不过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

    钱穆先生的书胜在语言比较直白易懂,虽然有些理论较难理解,但其思维方式与史学逻辑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钱穆先生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注:这里还推荐两部秦汉史,一为吕思勉先生的《秦汉史》(较为难读,吕氏的书其实我个人觉得阅读难度都是有一些的,因为文字比较干),另一为林剑鸣先生的《秦汉史》(依旧是以阶级分析法为主,与成书早有关)。​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

    [​IMG]

    因为我个人是非常喜欢魏晋南北朝史,并且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也是这个。而这本书是我大二时候读的,的确非常厚重,有近 1000 页,但王仲荦先生丰富的史学知识以及大量的史学考证都成为我之后研究相关历史的基础。

    大家去读这些老一辈的历史著作时,也尽量不要介意他们的阶级分析法以及马列原著的引用,我个人觉得当时这是一种先进的史学逻辑,而不能用后来人的视界去随意断定他们的功绩。如果无法做到,说明历史没学明白。

    注:魏晋南北朝有“四大名旦”之说:唐长孺、周一良、王仲荦、何兹全。还有所谓的“四小名旦” 为:田余庆、韩国磬、高敏、万绳楠。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IMG]

    吕思勉先生的爱好者请不要打我,因为我还是不会优先推荐他的《隋唐五代史》,还是先读王仲荦先生的吧。那么一般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专家都会往前或往后研究一段,比如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吉林大学就是偏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主要应该是张鹤泉先生),像复旦大学就是有些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比如韩昇先生、仇鹿鸣老师)。

    邓小南《祖宗之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年。

    [​IMG]

    邓小南先生是已故宋史研究大家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在其父亲的基础上,对宋史研究进行发展,最重要的便是对“祖宗之法”一说进行扩展研究。如果对宋史感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去读一读邓广铭先生的著作。

    “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该有的治事态度;既包括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本书就是讨论“祖宗之法”与宋代基本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宋代的政治格局在与“祖宗之法”的互动中得以最终确立。通过这种讨论,不仅揭开了宋代政治史的奥秘,同时也抓住了宋代制度史的精髓,揭示了北宋专制官僚文化精神的特点。

    周良霄《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年。

    [​IMG]

    周良霄《元史》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不仅追溯了蒙古族的发展史,全面展示了元朝的历史及元代以前蒙古族的发展史,而且通过元代各项制度的因革、元中期政治史、边疆各民族以及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对元朝进行了全方位详细论述,不失为广大专业工作者及文史爱好者的必备之书。

    (美)魏雯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新星出版社 2017 年。

    [​IMG]

    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讲述了中国王朝史中极具戏剧性的历史阶段——1644 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后续 20 年清王朝的巩固。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陷入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进行了总体解剖与透视。

    在本书中,魏斐德希望通过清初对中华帝国秩序的重建来呈现的“洪业”,昭示在 1840 年鸦片战争西方势力到来之前,中国社会业已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日)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IMG]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历史佳作。

    丛书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国内学者许宏、罗运环、王子今、黎虎、阎步克、邓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一套书!!

    中信出版集团《新编中国史》。

    [​IMG]

    “新编中国史”由代表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学者联合撰写,旨在帮助当代中国人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认知。各卷著者以扎实的文献工夫、开放的世界眼光、亲切的文笔,展现各个朝代的气象,共同描绘出四千年中华文明的全景图。

    的确是由名家编写,大体内容还不错,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来制作的,还算入门的书籍吧。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年。

    [​IMG]

    这本书被称为“史办有名的小书”,“学术含量很高”,“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传世之作”,“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迄今仍是近代史上的一本经典”,“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比后来大多数同类著作都要高明”、“开了风气之先”,“眼界开阔,独辟蹊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大手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对近代史学有开创性贡献”,“小书大历史”,“凝聚了他十年研究的心得”,“一部有分量的史学著作”……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面貌,这便是大家吧。


    三、史学问题类科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

    [​IMG]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单明了得讲述了很多历史研究的问题,从大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总体分析,这便是历史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后的智慧。

    罗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上海三联书店 2019 年。

    [​IMG]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遗忘塑造记忆。20 世纪中期以来的一个基本常识,历史是一种记忆,史学被当作一种记忆来讨论。但事实上,是遗忘在塑造我们的记忆,理解记忆的关键在于理解遗忘。遗忘有很多意义。比如一天记通一万字,我怎么也记不下来这种遗忘是个人生物属性上的局限。过去有“集体失忆”的概念来与集体记忆相对应,也是强调由于记忆能力的不足而无法维持与过去的联系,这种失忆是一个消极过程。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积极的遗忘,是出于某种目标,主动地、有意识地切断与过去之间联系的遗忘。焚书、文字狱、删帖、屏蔽敏感词或禁言,就是要造成一种主动的遗忘、一种强制性的遗忘。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样的遗忘是有历史学意义的。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

    [​IMG]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这本书褒贬不一,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开创一新的体裁,还有很多人认为他的研究没有到点子上,不在历史学研究的框架中,不过作为面向大众的书籍,还是在这里推荐下。


    四、世界通史类科普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大历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年。

    [​IMG]

    《大历史》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包括地球的过去,乃至宇宙的过去。阅读本书,读者将会追溯一段始于 138 亿年前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大爆炸和宇宙出现为开端。大历史包含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

    不过从事大历史研究是真的需要时间:人类学、宇宙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都需要融会贯通,才能做出“大历史”的研究,这需要时间的打磨与个人的努力,我觉得短期内还是无法普及的。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IMG]

    本来想着,要不这本书就不安利了,毕竟我个人有点读不下去,比较枯燥且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过于刻板。但是,想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会有人喜欢这类书籍,所以还是在这里进行安利。

    《全球通史》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 21 世纪初多极世界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

    是大学历史老师推荐的世界史入门读物了。

    ⭐(美)霍华德·斯波德《世界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年。

    [​IMG]

    本书围绕七大转折点和主题来组织。其他的也许也可被选进来,但这些转折点代表了人类历史生活最重要的变化。围绕这些转折点的主题评论,鼓励学生抓住与我们现实生活依然相关的八大主题的源头和持续影响:

    促使我们人类成为特殊动物的生物学和文化学上的特质;我们创造和生活的社区;我们聚合但有时反对的政治权力;很多人从中找到人生和社会生活意义的宗教制度;把人与物更紧密连接到一起的世界贸易与移民运动,这种连接有时是合作,有时是竞争,有时是冲突;特别是从 17 世纪到 20 世纪的政治、工业和社会革命;不断改变我们世界的持续技术进步;在我们时代特别流行的、对个人与群体认同的要求。​

    是过去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日)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IMG]

    这套聚焦于兴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历史学者撰写,在“世界”和“历史”两个方面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里有教科书中不会记载的世界和时代,也能看到非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让这套书成为一部“动态的世界史”。

    在首辑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讲述世界从蒙古时代 开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奥斯曼帝国史则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兰世界如何实现长期安定,石泽良昭笔下的东南亚仿佛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乱也成为整个欧亚大陆的转折点,等等。这些不同的历史视野,融入一个共同的文明系谱,成为人类能够安心共享的知识体系。


    五、部分国别史、专门史科普

    法国史:(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2012 年。

    [​IMG]

    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 1789 年的陈情书,从这些史料当中得出结论,非常严谨。

    对法国史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是不容错过的,也可以说是必读书单吧。

    德国史:(英)理查德·J. 埃文斯,第三帝国三部曲,九州出版社 2020 年。

    [​IMG]

    近些年西方第三帝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如果对于德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就是厚了些别的都还好,严谨性、可信度都非常高,值得入手。

    埃文斯把第三帝国的诞生历史回溯到 1871 年俾斯麦的执政时期。这本书是对纳粹的思考,对于战争的反思,极具人文主义关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

    英国史:钱乘旦《英国通史》,上海科学社科院出版社 2012 年。

    [​IMG]

    作为英国史研究大家,钱乘旦在这本书中深入浅出地将英国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是面向大多数读者,所以阅读压力不大,且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而如果对于英国历史非常感兴趣,想要更进一步进行学习的话,钱乘旦主编的《英帝国史》自然也是不容错过。

    [​IMG]

    非洲史:(英)凯文·希林顿《非洲通史》,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 年。

    [​IMG]

    这是一部国内外各大院校经典非洲历史教材,由世界著名的非洲史研究专家凯文·希林顿完成,内容充实、丰满,以编年体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从石器时代至后殖民地时代非洲社会的兴衰沉浮,审视了非洲各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非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症结所在。

    最有特点的应该是,打破了原本的欧洲中心视界,选择非洲本位方式来进行研究,更为客观、合理,成为全世界研究非洲史的必读书目之一。

    美国史:(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中信出版集团 2015 年。

    [​IMG]

    本书从 1932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 1972 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 40 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也是我们老师推荐的美国史研究的佳作,其论据引用大量的报刊以及档案资料,内容详实且有一定的可读性,成为美国史爱好者的常驻书目。

    注:其实艾伦·布林克利写的《美国史》也非常值得一读,看完《光荣与梦想》的朋友可以再去读读这一本书,会有更好的体验。​

    俄国史:(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商务印书馆 2013 年。

    [​IMG]

    本书是俄国学术著作的代表作,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唯一的一部从远古写至十九世纪中叶的多卷本俄国史书。主要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简述俄国的发展过程。

    其实商务印书馆这一套世界历史文库都还不错,总共有 108 册,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别史进行阅读,个人觉得商务印书馆出品的书质量还是过关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IMG]

    蒙古帝国史:(法)勒内·格鲁塞《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 1989 年。

    [​IMG]

    这本书旨在将主要的几种蒙古史源(中国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较和对证。上溯蒙古民族的起源,说明蒙古国家的形成和蒙古帝国的成立,至忽必烈征服中国,拔都和旭烈兀等征服罗斯和波斯之后,他认为这时候的蒙古帝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的叙事也就到此为止。在最后一章(第五章),著者讨论蒙古人征服的结果,著者就事论事,未作进一步的分析。

    欧洲战争史推荐:

    1.(德)罗伯特·格瓦特《战败者》,译林出版社 2017 年。

    [​IMG]

    本书是群友推荐 @地平线 HOA 。《战败者》是一部极具创见性和扣人心弦的历史著作,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作者在二者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作者通过多个语种的丰富史料,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及欧洲多个国家的暴力冲突的完整图景。

    根据时间 1917-1923 年应是描写在一战后,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军事互动,体现的是战争的孕育,民族仇恨、民族复仇情绪在其中酝酿,战争必然是会再次发生。

    2.(美)科尼利厄斯·瑞恩《二战史诗三部曲》,中信出版社 2015 年。

    [​IMG]

    “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 诺曼底登陆》《遥远的桥:1944 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 柏林战役》,是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 30 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

    二战后,瑞恩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运用独创的“新闻与历史写作”手法,真实再现了 20 世纪最大规模全球冲突中的三场经典战役。

    3.(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南方出版社 2003 年。

    [​IMG]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说丘吉尔这部书不仅是研究历史可以借助的书籍,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史诗。虽然我还没读完,仅仅读完一卷,但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其文笔精彩,从英国政治家的角度对二战进行回忆、反思。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战争史?正是因为要反思战争,所以才应该学习。我在此引用一篇诗歌来阐述:

    《丧钟为谁而鸣》约翰·多恩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思想史研究:(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2019 年。

    [​IMG]

    “轴心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耀千古的时代,是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发端,也是人类精神给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个时代诞生了四大文明——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得以形成。

    “轴心时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人类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的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犹太先知们,共同塑造了此后 2000 多年人类的心灵,实现了人类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体飞跃。

    了解世界思想史必读的一部经典。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