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冲泡绿茶才能避免嫩茶泡熟?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8-2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恋山堂掌柜,公众号(恋山)TB:恋山堂 交流VX:wangleikkb 阅读原文

    首先,我对很多习惯喜欢用低温泡绿茶的习惯,在文化上表示尊重和理解。

    其次,在专业上,没有绿茶所谓泡熟的做法,如果要讨论所谓的绿茶泡熟,要先清楚的解释跑熟的定义。

    最后,如果你认同主流的茶叶审美逻辑,以及茶叶没有明显品质弊病的情况下,一定是沸水冲泡更好。

    本人的绿茶,欢迎在合适茶水比情况下,沸水闷泡品鉴。

    上述观点的理由如下:

    一、前提

    审美认同

    如果你喜欢喝的就是跟甜水一般的茶,比如冷泡,冰萃等方式萃取茶汤,喝的哪种淡淡的甜、鲜感觉。那么这篇文章你没有看下去的意义。

    二、搬小板凳来听课

    关于茶汤风味物质的底层逻辑的架构

    茶叶里面有着不同的呈味物质主要如下:

    1、茶多酚——苦涩,简单儿茶素苦涩度不高甚至还带有甜味(参考上表),但其中 EGCG 为代表的酯型儿茶素苦涩度很重。花青素苦涩度也很重。

    [​IMG]

    2、咖啡碱——爽度,微苦

    [​IMG]

    3、单糖、双糖类——甜,此外注意多糖是没有甜味的

    4、氨基酸——鲜,部分鲜甜,极少部分呈现酸

    发酵类别茶中还有——少量不稳定的邻醌、茶黄素(收敛性爽度)、茶红素(茶汤浓度)、茶褐素。

    主要呈味物质之间的协调关系:

    • 多酚类物质虽然是苦涩的,但同时会给茶汤带来结构强度的滋味,例如收敛性等,过少的话茶汤会变得比较粗淡。在一定限度下,茶多酚跟咖啡碱还能形成氢键结合,降低茶汤苦涩度,增加茶汤的醇厚感。(一般茶汤含量在 12%-24%时候风味比较好)
    • 糖类含量高,不仅能够增加茶汤的甜度,还能够一定程度掩盖主茶汤的苦味。
    • 氨基酸类含量高,也能跟咖啡碱结合提高鲜爽度,同时也能一定程度掩盖茶汤的苦涩。
    • 茶多酚和有机酸,当茶多酚能够和舌头表面的粘蛋白结合失水,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当薄膜破裂后能够尝到茶汤的甜味,同时有机酸刺激唾液分泌。形成回甘和松弛感觉。

    所以茶叶的苦,涩,鲜是能够增加茶汤的基本味,而甜,酸,咸其实是茶汤的协调性滋味。一杯传统意义上好的茶汤,要做到既要有苦涩类的物质提供茶汤的结构强度,不至于茶汤过于粗淡。有需要各类物质协调,做到苦涩不显或者苦涩快速的化开回甘,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三、基于上述基础知识,温度、冲泡时间、茶水比是关键变量

    一般常规冲泡茶叶 1g:50ml 茶水比,沸水 100 度,闷泡 4 分钟,这个冲泡方式是没有问题的。这虽然是审评的方式,但根据我个人常年审评工作经验来看,这个比例很多时候碰到绿茶冲泡出来非常好喝,醇厚鲜甜。但也有一些绿茶这样喝起来会觉得口感过于浓厚,所以根据我个人的经验,1:50-80 的比例调整,沸水,3-4 分钟,大部分绿茶这样冲泡都是好喝的。(部分蒸青绿茶,特别是日本高等级的雨露,因为工艺的关系,会建议 50-60 度冲泡。一方面是为了保持色泽,一方面我认为还是部分工艺不够理想导致妥协)

    这部分的基础知识书上早就些的很清楚了,整体就是告诉你水浸出物是衡量茶叶指标很重要的一个数据,而浸出物会要求茶叶冲泡的温度,市场要达到一定合理的数值。

    [​IMG]
    [​IMG]
    [​IMG]

    其实这组数据,只是想告诉各位,在专业语境的逻辑中,沸水冲泡茶叶并不会存在所谓泡熟的概念。而且沸水是能够保证浸出物的。

    另外,这个地方也不是空谈理论,常年审评不同的绿茶,确实大部分在审评条件下,出来的茶汤是好喝的。当然对于个人是否偏口感重的角度,见仁见智,特别一些级别高的绿茶,这样冲泡方式在我看来只会更好喝。

    四、无浓不韵

    如果懂得体验过茶能够带来“韵”的感受,是建立在口齿留香,回味悠长的前提下,你就会懂得降温泡会大大降低这样的感受。

    所以这个“无浓不韵”完全不需要解释,知道是什么感受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一泡好茶拿去冷泡的,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降温会让析出效率降低,那么水溶物减少,好茶的愉悦体验感就会大大降低。

    特别注意一点,我们这里说的浓,跟茶汤又苦又涩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浓≠苦涩)

    五、低温冲泡友好并且实用

    浓度低

    茶叶中,重要的呈味物质,氨基酸,茶多酚,糖类等物质是茶汤滋味的重要协调成分,但根据研究,实际上水温的不同,各个呈味物质析出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IMG]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来,当泡茶水温降低,时长是 5min 时候,水浸出物是会明显下降的,而且茶汤主要提供滋味的多酚类物质,降低接近 30%,而相对氨基酸减少只有 13%不到,所以降温泡是非常容易减少掉茶叶里面的苦涩类物质析出的,会让茶汤不那么浓,同时苦涩感更低。

    另外,降温泡法吡嗪,吡啶等产物析出的影响较小(焦糖和烘烤香,烘烤香根据火温高低会越高越接近薯香,板栗香),这也就是很多人用降温泡法,会很容易觉得火工香突出的原因。

    提高茶汤浓度的多酚类物质则析出比例会降低,所以茶汤会变得淡薄,但是对于不喜欢茶汤强度的人来说,这样的冲泡方式是非常友好的。

    相对更干净

    有经常喝茶经验的朋友都应该清楚,当你泡茶温度高,肯定是会让整体滋味更浓强的,而高温冲泡往往也是一个茶叶滋味、香气的讯号放大器,好喝的茶更香更滑,不好的茶反而可能各种弊病的滋味都会出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有品质弊病不明显的茶叶,降温冲泡甚至会让你感受不到杂异味,对香气和滋味的感受也会更加“干净”,所以这个相对干净是建立在淡化很多滋味香气基础上的。

    如果你手上的那泡茶确实有着类似于过于苦涩、有不协调的香气和滋味等,还认死里非要用一百度的沸水,那确实就没必要了。

    另外,还有用沸水闷泡茶汤,如果温度过低饮用,也会因为析出物质发生变化,导致茶汤滋味协调会改变。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