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中国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现「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09-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伯益,期期艾艾,行迈靡靡 阅读原文

    此题目可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按照其中最小定义的话,某种程度上算是对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不成立。

    题目的核心元素可拆分如下:“中国”+“迟迟没有出现”+“超级英雄题材”+“电影”——本文的结构也建筑在此之上,从超级英雄的定义范畴、题目的时空范围跨度等来论一论,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一、空间范围限定

    虽然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一词在此语境中,其最大含义可以包括含新马泰华侨圈在内的所有以中国观众为主导的汉语创作环境,最小含义可以缩小到只指大陆籍创作者群。

    在最大含义中,显然是不成立的,港台地区一直不缺乏受纯正美式 / 日式风格影响的超级英雄题材的作品。其他的答案中已经有所例举,不再赘述。

    最小含义中也不确切,暂先不论 80 年代科幻异能热启发的相关作品或者同样具备超英内核的其他作品,在 21 世纪初期超级英雄电影热席卷全球后,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相应题材的创作,也不乏电影。比如《哪吒重生》其实就是一部很好的融合了超级英雄概念的新神话作品,虽然不算上佳,但已堪称惊艳。

    为探讨其他内容,以下行文的“中国”所指的空间范围将主要限定于大陆。

    二、本题的核心,何为超级英雄?

    首先需要对本题目下相当多一部分“我们有革命先烈 / 人民英雄”为主题的回答表示反对。

    “超级英雄”绝不可等同于“英雄”,将后者简单等同化于洋阿宅臆想中的虚拟角色,实质上反而是对现实世界里那些伟大人物的蔑视:那些在恶狼环视的残酷现实里、不靠外物不拼运气、用自身血肉为国家民族在历史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的不朽英灵,将他们的事迹以“天赋神能”的方式浪漫化,反而是对其作为的一种反向消解。

    超级英雄,到底仍是一种浪漫主义文学题材的衍生,这玩意儿和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传奇故事完全不可类比。生于没有超能力、人类可以自己主宰种群命运的现实世界,远比生活在希望系于少数非人的漫画世界要幸福。

    简而言之,超级英雄又可以切割出两层概念:超级 + 英雄。

    1.“神话中有着所有故事的母题”

    在基础定义“英雄”上来讲,一般认为,超级英雄故事的内核之一是希腊半神英雄史诗故事的现代化创作: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半神”英雄,位格高于凡物但并不圆满,有神力却更似人,能为常人所不能但终究不敌于命运。

    希腊神话虽然在这一点尤为突出,但其实在欣赏“神通不敌天数”这一所谓“戏剧性”的点上,地球上各个地域的人民都显示出了共通的爱好(值得一提的是,希腊神话其实也正是靠着戏剧才在西方世界保存相对完整的)。

    从北非沙漠到华夏大地,从维京冰原到毛利海岛,非同源神话故事及相关衍生物中都存在“悲剧英雄”的叙事情节 / 结构——这在文学中被称为“母题”现象,在心理学中对应“原型”学说,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学习。

    [​IMG]
    譬如海格力斯的十二试炼与“羿”的射日除恶,两个异源的神话故事就享有近乎一致的起承转合(英雄授命于神,消灭了危害人间的恶神与怪兽,却在享受退休生活时遭遇了爱人的背叛)。

    这一现象在对原始神话的文学二次创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西游记》与《指环王》就是典型的案例,两者的叙事脉络是高度一致的,但没有什么“抄袭”。

    “英雄”是人类自然而然憧憬与崇敬的对象,而英雄并不是(相对)全知全能的神祇,人们喜欢描写他们的故事(也可以阴暗一点地说:更喜欢看他们吃瘪)。在融入现代背景、借用科幻概念后诞生的超级英雄故事,仍然不脱其窠臼,所以在中国人民的创作需求与文化土壤中,并不是不兼容它的。事实上也有一些漫画、小说基本上满足了超级英雄的定义,只是大荧幕上相对来说很少有罢了。

    2.“在天上飞的,不是飞机——是超人”

    虽然大家都喜欢英雄的故事,但“超级英雄”是有“超级”这个前缀的,此处有必要原教旨一点,限定这个前缀的定义。

    从根源上讲,超级英雄作品的理念起源于 20 世纪初尼采的“超人哲学”,简而言之,就是存在一类理想的人,他们可以不断超越极限,达成凡人所不能。这是尼采认为的人类应该达到的精神境界,而早期的超级英雄故事也基于这一点,侧重于表现他们超越常人的能力与品德——经常被吐槽的不杀原则,从一开始就有了。

    [​IMG]
    这则搞笑漫画其实就包含着“英雄出击~警察逮捕~恶棍脱狱”怪圈的讽刺。

    早年间较保守的天主教道德观是欧美主流,直接影响到了对超级英雄的塑造,他们大多都带有一定“圣徒”的影子,如明清大儒们塑造的“烈女”一样,是那个时代认知中完美道德的典范——而事实上大众未必全部买账。

    [​IMG]
    有趣的是,高大全的英雄故事很容易套路化,导致漫画公司不得不向超级英雄故事内掺杂探险、破案、恐怖、怪兽甚至情色等猎奇元素来维持热度。蜘蛛侠这样的“平民英雄”、惩罚者这样的“反英雄”正是后面不同的时代对早期故事的一种反抗。

    尼采这位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的理论,也一直是颇遭非议的——尤其是超人哲学被纳粹篡改挪用之后。而我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与尼采的哲学体系虽有些许渊源,但从根本上便有极大的分歧,在“人的定义”这一领域内两者更堪称是背道而驰。趋于不可知论、消解客体存在的尼采推崇“人能突破自我实现超越极限”,而立足于社会研究,强调相互作用的马克思认为“个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提出所谓“自由人”概念。马哲中的“人”的自身的发展就是人的解放,即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压迫和束缚中不断摆脱出来,从而获得自由。这也是我们在主流叙事环境中更注重对社会的贡献、更考虑集体的力量, 推崇“人民英雄”的原因之一。

    近乎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在之前的年代的创作氛围内,是饱经批判、颇受压抑的,所以在大陆并没有什么生根发芽的机会,反而是港台地区对其有所吸收借鉴。

    3.从 Kongfu 到http://Wuxia.com

    半是因缘际会,也有大势所趋,也正是在东西文化合流的香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了出了“武侠”。金庸先生为代表的港台文人开启了席卷华语文化圈的新武侠时代,借助李小龙、成龙等华裔电影人的努力,最终让“武侠”成为了一张世界名片——而武侠,同样也被认为是超级英雄题材的分支之一。

    武侠小说起源于歌颂英雄的公案小说 / 民间演义,这与超级英雄的母题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同样,侠客也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一般也具有接近乃至超出道德上限的道德水平(与超级英雄一样,后来的武侠小说也在向现实化、反套路转化,暂且不表),相关的作品也基于这些展开。

    [​IMG]
    饱受诟病的“手撕鬼子”的出处《抗日奇侠》,实际上就是“近现代超级英雄”的创作尝试,但选题不宜,被骂很合理。

    以上满足了超级英雄作品的基础定义,因而也不妨可以将武侠题材电影视为一种超级英雄电影。

    从黄易大湿起,武侠作品向快餐化消费品转变,满口“强者语”的港漫与网络小说逐渐诞生,在这基础上“超级英雄味”就更浓了:

    [​IMG]
    “高科技超武”的代表作《龙虎五世》,武侠与超能力的边界在这里彻底模糊。

    另一位武侠巨擘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小说影视化后,给人的印象就是“一部尴尬的古代版 X 战警”。两者的合流之势可见一斑。

    [​IMG]
    “What if ...Prof. Xavier became a traditional Chinese beauty?”

    港漫巨擘黄玉郎先生的玉皇朝漫画甚至还获得了 DC 的正版授权,出过一部港味十足的《蝙蝠侠》漫画。

    [​IMG]
    此漫画的质感其实不错,可惜只是个不甚完整的短篇。

    网络小说的重要题材之一“都市异能”,已经完全可以视为超级英雄题材作品了。加上所谓的影视作品“建国后不能成精”的要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奇幻”IP 翻拍影视时不得不强行使用科幻元素解释,这导致你在爱优腾上看到的“发生于近现代、超现实、非灵异题材”的热门剧集 / 网络大电影,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超级英雄作品...

    [​IMG]
    仙侠剧为了过审,妖魔神仙都成了外星人。这很日版《封神演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天朝网文十余年来近乎养蛊式的迅猛发展,在近年来代表中国娱乐快速消费品最高水平之一的网络小说,已经通过著名的http://Wuxia.com开始逐步走向世界,让那些看着《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等鶸“畅销书”长大的新一代美国阿宅大呼过瘾,“Wuxia”(包括新武侠、现代仙侠、中式玄幻等作品的大概念)已经成了新的复兴流行 cult 元素。乐观点看的话,或许未来的超级英雄创作会更多地中国化。

    [​IMG]
    这其实是一部风味独特的“武侠电影”,其主创是看邵氏武侠片入魔的武当帮乐队 Wu-Tang Clan 的主唱 Rza,一个黑人...虽然 70 年代的港派文化输出值得欣慰,但新一代武侠文化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啊

    三、我们的超级英雄真的来得很迟吗?

    超级英雄虽然也有魔幻元素的存在,但更多的是不甚科学的“科幻”产物。技术崇拜、科学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也一直是传统美式超级英雄作品的重要组成元素,这决定了唯有科学昌明的新中国,才有机会诞生美式超级英雄的创作。

    不幸的是,科幻在新中国的成长充满了曲折。

    超级英雄诞生于西洋科技刚刚野蛮生长之后的间隔期(二、三次工业革命之间),虽然那些“火星人科技”、“大剂量辐射诱发良性变异”、“一瓶药剂达成生化改造”在今天看来并不“科学”,但在当时粗糙的“科学理论”中,他们仍算是“合理”的科学幻想。虽然后续科技进一步发展,超级英雄的脑洞也越开越大,但仍然与科学技术保持缠绕相依,让读者与观众保持着一种“科学家们稍微努点力就能碰到”的错觉。

    [​IMG]
    埃德加·巴勒斯 Edgar Rice Burroughs 的《火星公主》 A Princess of Mars 插画...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期的人们,总是认为火星上有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

    这些通过种种科学奇遇获得的超能力,也让现实世界里一些脑子瓦特了的大人物们动了歪心思。无论是狂热偏激的纳粹,还是在冷战中石乐志的美国与苏联,都花了不少钱进行过“特异功能”的研究。

    [​IMG]
    美国人的“星门计划”,即针对所谓“直觉潜能”进行研究的秘密项目。

    甚至某个东方大国在刚刚变换了走路的步伐后,在面临内部信仰混乱,外部科技代差的压力时,也爆发了从上到下的“全民练 XX,XX 打导弹”狂潮,一时间民间科学与古老的东方魔法交相辉映,弄出了不少黑色幽默的笑话。

    [​IMG]
    这个魔幻的年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如今的天朝人民虽然不能说“完全相信科学”,但对相当一部分反智的玩意儿有了免疫力。

    特异功能研究热随着“耳朵识字”等骗局被逐一揭开后渐渐式微,直到某大法做了大死后最终彻底消失。这段黑历史,可以自行阅读相关著作,为了免被和谐,不深入说了。

    题外话:实际上,尼采的徒子徒孙们有一支被称为“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 的流派,其信众通常为各领域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他们积极投身于各类科技增强人体的研究。他们相对于那些骗经费的研究员或者迷信者要靠谱的多,如今那些针对残障人士的各类辅助设备不少都出自于这些研究人员。本文调侃的不是他们。

    [​IMG]
    一位使用科技增强色觉的德国色盲症志愿者。图片源于瑞士摄影师马修·加弗苏 Matthieu Gafsou 超人类主义题材系列摄影作品《H+》

    那个疯狂年代虽然荒诞离奇,但也诞生了一些符合超级英雄定义的作品,比如《霹雳贝贝》、《隐身博士》等,老一辈电影人的加持,让这些作品都称得上是不错的佳作。

    [​IMG]
    《霹雳贝贝》应该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每到我冬天穿得厚而带静电的时候,老妈就会开玩笑说我也是“霹雳贝贝”。

    此外,这段历史背景也能在香港电影里管中窥豹,“北佬的超能力部队”是香港超能力电影常见的角色,比如某个猪肉佬...

    [​IMG]
    《赌圣》中的“中南海五大高手”

    由于这段黑历史,科幻与超能力在文学界一段时间甚至成为了禁忌,更不用说建筑在其上的电影了。而没了这两点,超级英雄自然也无以为继,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直到近些年来才有所改观。

    四、所以说为啥很少有这些电影?

    相对于现实题材,超级英雄的超能力需要更多的特效支持。众所周知,无论是数字特效还是物理特效,天朝一直处在追赶的位置,特效的低性价比导致除了动画电影之外很难产生大体量的真人电影投资,自然难得一见。

    [​IMG]
    这些作品凭心而论,我是不咋下得去口的...就算是穷极无聊要打发时间也不想看...

    再加上那套令人深恶痛绝的与爱豆经济深度绑定的“IP 运作”模式,即使有了不错的超级英雄向的小说 / 漫画作品,也难免粗制滥造、头重脚轻,搞出“斗气化马”的笑话来,这种网络大电影或者剧集,拍了也只有骂名,难以为人所知...


    总体来说,目前在超级英雄作品领域,中国绝非没有,只是非常薄弱罢了。但看起来大趋势是好的(中国电影工业的日趋成熟,加上最近的“清朗行动”带来的一线曙光),希望有志于此的创作者们多多努力,让洋阿宅们感受更多元化的东方力量。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中国电影没有像漫威那样的电影宇宙呢?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