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石石,艺术留学大拿 阅读原文 科学和艺术,看似两个领域的学科,两者其实渊源颇深,共同影响着我们当下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相较于科学,可能大家会认为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并非必需品。首先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艺术是一种情感表达,科技是方便表达的工具;艺术改造精神世界,科技改造客观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媒介也在改变,两者注定是在前进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的存在。就像近两年新兴的VR、AR 技术,其应用原理便离不开交互设计。 科学与艺术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并不是科技发达的当下造成的,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早有“猫腻”。下面康石石将历史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看看艺术与科技的过去和未来。 一、中世纪的古典艺术 我们观察历史可以发现,重大的科学革命通常与重大的艺术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革命像宗教改革一样,可被看做、也应该被看做文艺复兴的结果。文艺复兴不仅仅是一场有关艺术的运动,它其实是一个社会性的运动,这场起源于意大利并蔓延至整个欧洲的运动在哲学、诗歌、文学、建筑、自然科学、甚至经济领域都全面开花,是世界性的,泛学科的。 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是个全才的艺术家。他不仅绘画好,还搞建筑、搞科学、搞解剖、搞发明等等等等。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比如下图精准的人体作品: 我们既然在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不得不提达芬奇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他绘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以及点燃现代机动车发明灵感之火的“达·芬奇机械车”,在他的科学世界中,早就有了机动车的影子,他所有的奇思妙想,已经造成或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西方种植与之后工业革命的开始,让西方人意识到专业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性,分裂专业性学科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社会分工。所以无论是新的科学技术引发新的艺术思考,还是艺术精神的解放对科学的启发,两者总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并时刻推动着未来艺术的发展。 圣马丁官网 所以到了今天我们会看到西方逐渐形成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教学创作模式,在众多西方的高等院校中也已经开设了大量的实验性课程与专业,如RISD、MIT、CSM 等院校。 以圣马丁开设的MA Art and Sciense课程为例,教学过程中将会向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科学领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学习,体验跨学科实践,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创造性关系。课程设置包括反思性实践、情境意识、实践过程的研究分析与辩论等。 总而言之,这些专业开设的目的是统一的——艺术与科学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 二、现代艺术 - 后现代艺术 当我们说起现代艺术,不得不提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作为实验艺术的先驱,不得不说二战后的西方艺术,是沿着他创作的思想轨迹进行的。 杜尚代表作 -《泉》 杜尚用一个小便器作为艺术品,这样的创作对于当时还保持着保守派看法的世人来讲太具攻击性、太粗俗,这样的物件怎么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但杜尚认为,一般的媒介像画布,大理石等过于局限、支配着艺术家制作什么样的艺术品,媒介是第一位的,他想要打破这样的传统,媒介可以放在第二位,首要的应当是概念,即事物本身。 虽然在当时的背景下《泉》没有得到认可,但它引起了对什么是艺术和什么应该被认为是艺术的重新评价,也是现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件艺术品。 由此可见,相比较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模仿显示或者诠释美的产物,而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研究规律本身,探索事物的内在连接性。艺术从原来的绘画与雕塑,变成了可以由艺术家决定的任何事物,创作形式更加多元化。 如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在这个时期内许多艺术家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业与材料试验,发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机械装置成为作品的动力系统,声光电磁也成为新的艺术资源。 三、当代艺术 - 未来 在上个世纪的工业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应运而生。它把自己称之为当代艺术的时代,尝试与现代艺术划清界限,不断的对我们已知事物进行分析思考,尝试着不断地更新自己,让艺术家永远都处于一种运动状态。为了适应于全球化进程,艺术必须疯狂的跳跃。然而当代艺术的这种运动状态与资本主义金融化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代艺术的时代趋势是年轻、流行、先锋,且在展示和传播的方式方法上越来越依赖电子科技。2000 年我们进入了后数字时代(Post-digital),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习惯数字化的生活,数字化三个字就像是一瓶水,一本书,一块石头,它不再是具有魔力和神秘感的事物,对于艺术也一样。 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更多的领域,新的科技、新的语言和新的观看方式,例如装置艺术和交互艺术的表现形式被普及化,反倒是传统绘画和雕塑显得有些过时,当然用“年轻化”来定义当代艺术未免过于片面,但艺术想要延长创作生命力必然离不开当下的艺术运动。 我们毋庸置疑的是,当代艺术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我们的今天,与此同时当代艺术的运动状态和包容性让其他的文化领域和地域信息交杂在当代艺术文化当中。文化呈现多样性发展自然是好的,但随着创新技术的转变,贴近科学与技术本身是当代艺术的终点还是新的起点?也就是艺术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科技又会变成什么样。 在这康石石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直觉是神圣的礼物而理性思维是它忠实的仆人,我们创造了一个尊重忠实仆人的社会却忘记了那份神圣的礼物”。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依靠着人类的直觉发展了科学,但我们似乎的确好像更加看重所发展出来的产物而忽略了直觉本身。艺术与科学无法独立而存在,它们相互支撑,就像是后数字时代本身,也许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这正是那些西方顶级院校想要寻找的答案,也是艺术与科学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答案。 以上,望有帮助。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