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宿six,专注医学干货和病房故事写作,有事联系微信songs233 阅读原文 头孢配酒,其实并没有到喝完就走的地步。 虽然关于头孢配酒的用药安全知识能通过段子得到广泛传播是好事,但如果要深究背后的机理,可并不是现在网上传得那么绝对。 头孢配酒背后的双硫仑样反应是什么 确实,头孢配酒会引发一系列医学上成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极度不适,进而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通过肝脏代谢,少部分通过呼吸、汗液、尿液排出。肝脏分解酒精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乙醇脱氢酶将酒精分解为乙醛;2.乙醛脱氢酶将乙醛分解为乙酸;3.乙酸又被人体转化为能量,最后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1]。 单论双硫仑,实际上是一种戒酒药,作用机制是药物阻断了体内乙醇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醛的继续代谢,造成体内乙醛蓄积,可产生一系列令人不快的症状,即所谓的双硫仑反应,以此达到戒酒的目的。部分头孢菌素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气喘心慌等),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2]。 但,并不是所有的头孢配酒都会有双硫仑反应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志愿者试验表明,通常都含有甲基四唑硫醇(Methyl-tetrazolethiol,MTT)侧链的头孢菌素才能够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甲肟、头孢匹胺等药物为主。并且,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3]。 另外也有临床试验表明,如果接受如不含 MTT 侧链的头孢匹罗、头孢唑肟,则未出现双硫仑样的症状和体征,并且血液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没有变化[4]。 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含有咪唑基团的药物和部分其他药物也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甲硝唑(牙周炎等牙痛就诊时常见)、替硝唑、异烟肼、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灰黄霉素、呋喃唑酮等。 提倡不配酒,不只是为了避免双硫仑反应 即使有双硫仑反应,也是看剂量,得到达一定的血药浓度才会引起反应 上面我们说过这些药物可以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结合,使得乙醛在体内堆积,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那么研究双硫仑的反应程度,自然也是看药物和乙醛脱氢酶活性抑制作用。 早在 1987 年,CHIAKI KAMEI 等人就拿 8 种头孢烯类化合物的乙醛脱氢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双硫仑做过对比。相比双硫仑对醛脱氢酶产生不可逆性灭活,只需要 10-8M 浓度的双硫仑就显示出明显醛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不同,头孢菌素对该酶活性的抑制是可逆性的,就拿抑制作用最强的头孢哌酮来说,也需要 10-4M 浓度才会显示抑制作用,两者相差 4 到 5 个数量级(万到 10 万倍)[5]。 Kamei C, Sugimoto Y, Tasaka K. The effects of cephem antibiotics and related compounds on th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n rat liver mitochondria. Biochem Pharmacol. 1987 Jun 15;36(12):1933-9. doi: 10.1016/0006-2952(87)90491-6. 当然,出现双硫仑反应也与停药后的间隔时间成正比。 如果大剂量连续使用双硫仑,体内乙醛脱氢酶可以被完全灭活,直到 15 天后新的酶被制造出来。而有研究表明,服用头孢类抗菌药后,4~5 天后,乙醛脱氢酶就能恢复,所以,一周后饮酒基本是安全的[6]。 因此,「头孢配酒,喝完就走」,是一个一刀切式的警示语,相当于家长们对孩子说,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细究的话肯定有纰漏,但我觉得还是值得推广。 毕竟简单干脆的传播内容,最为有效。 而且即使抛开无关头孢的情况来讲,服药期间不饮酒的有利因素还是多的。 例如喝酒容易脱水,而以水代酒,可以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增强抗菌效果,又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避免因局部药物浓度过大而刺激性增大,导致胃部溃烂等不良反应,减轻肝脏、肾脏的一定负担。 所以,服药期间确实不建议喝酒,并不都因为头孢的相互作用。 因此,「头孢配酒,喝完就走」是一个好的科普段子,但可不能作为轻生的手段来开玩笑。 如果你非要用头孢这个段子,我建议用在劝酒的时候,可以说是除了「对酒精过敏」外,相当实用的挡酒理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