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是个审丑的时代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11-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了不起的苏小姐,布林客主编《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不是天才》作者 阅读原文

    谢邀~

    是的,一句话回答,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当今社会,我们确实处在一个审丑的时代。这就要具体聊一聊当代艺术的一大表达:美与丑的博弈。

    首先,我们必须问一问自己,艺术必须是「美」的吗?
    [​IMG]
    安尼施·卡普罗《向墙角开炮》装置艺术现场

    在任何有关美学的讨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艺术是什么?”;无疑,艺术是主观的,如果今天的主题是,“我们该如何去完成艺术的定义?”那么,这将意味着我们将经历一次漫长且有可能会无果的讨论。

    有关艺术的基本定义,都会涉及其行为的目的、性质及社会性。很显然,目前来说,艺术是什么,还没有一个公允的唯一答案;但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利用其技巧和想象力,有意识地创造美或有意义的东西但是,艺术必须是美的吗?作为一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艺术作品的内容、观念和形式,在整个文化历史的不同时期中,其实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IMG]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

    实际上,艺术从来都不是只表现美的。在 17 世纪的意大利,一位女画家,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就创作过一幅非常可怕的油画:在《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里,两位强壮的妇女正在协力割下一个男人的头颅。逼真幽暗的杀人场景,叫人不寒而栗,特别是两位杀人女子的脸上,竟然没有一点儿害怕和犹豫。

    这里没有美的歌颂,只有匕首上溅出来的鲜血,简直要直接喷到观众的脸上。这个圣经故事曾多次出现在宗教画家的笔下,但唯有这一幅真蒂莱斯基的作品叫人最是难忘。这幅画不仅不美,反而十分残忍。

    [​IMG]
    真蒂莱斯基《自画像》

    这股残酷的视觉冲击力直击观者的心灵,究其原因,来自艺术家本人强烈的表达欲。真蒂莱斯基生活在 17 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位极有天赋的女画家,但她却遭受到了艺术导师的长期性侵,接着又遭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对待。

    [​IMG]
    法国电影《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剧照

    当她顶着巨大的名誉压力把老师告上法庭之后,施暴者却得到了教廷的维护,免于牢狱,而她作为受害者却遭到了肢体的刑法,忍受了公开的审讯,最后不得不离开了她生活的城市。

    正是这样的曲折经历,让真蒂莱斯基化悲愤为力量,创作出了艺术史中一批独一无二的杰作。你能发现,它们和传统宗教画之间的差别:画中的女性不再是弱不禁风、楚楚动人,她们可杀敌可复仇;而画中的男性人物也不全是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多半是又老又丑,还心怀鬼胎。

    [​IMG]
    真蒂莱斯基的宗教画作品

    在这里,人性的丑恶嘴脸,作为美好的对立面,被艺术家拿来用作一种武器和媒介,充满戏剧张力。透过她精湛的技巧,独到的女性视野,我们获得了另一个诠释宗教故事的维度,且力透纸背。真蒂莱斯基精心刻画丑陋和残暴,夺回了女性的话语权,毫无保留地批评父权社会的不公,让观众不得不去反思现实生活的问题与困境。

    可见,伟大的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审丑的。

    [​IMG]
    美国女性艺术家,Cindy Sherman 的摄影作品

    丑,其实是一种强有力的视觉语言,带着讽刺的意味,成为了人类反思现实、呼唤正义、歌颂美好的一种手段。从古至今,每当人类文明遭遇灾难、疾病、战争和人性堕落的危机时,丑,就常常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和道德警报出现。

    在画家的笔下,雕塑家的手里,从戏剧到诗歌,从音乐到电影,美不是单一的主角,对丑的表现与吟诵,也是人类智慧寻求真理和反思自我的例证。

    [​IMG]
    意大利画家布法马可《死亡的胜利》

    可以说,伟大的艺术家,绝不仅是美的观察家,也是丑的思辨者。就像是,意大利画家布法马可(Buonamico Buffalmacco)在 14 世纪完成的《死亡的胜利》用一组巨大的壁画,生动讲述了生与死的故事,颇有些“最后的审判”的地狱色彩。

    [​IMG]
    布法马可《死亡的胜利》(修复版)

    在这幅壁画的右下角,尽情享乐的贵族男女,不会注意到画面中已经发生的恐怖,头顶上的魔鬼们将一具具尸体顶在空中,并准备抛向人间。画面的中央底部,山脚下堆满了人类的尸骸,甚至还有被恶魔抛下的婴儿;远处的森林里,穷苦的农夫和年老的僧侣也只能四处逃窜,哭泣祷告;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男子们手捂口鼻、紧锁眉头,结队而逃,可行军队伍的前方,迎接他们的正是一具具棺材中的死尸。

    《死亡的胜利》是一幅令人绝望的末日景象,布法马可描述出疾病的无情,人性的弱点,死亡的残酷,这般惨剧让每一个侥幸活下来的人,都用更加严肃的态度去对待生命。这样的带有讽刺和警示作用的艺术影响力,或许大于用盛世之景去赞颂人间美好的传统作品。

    [​IMG]
    《尘世乐园》

    还有,15 世纪的尼德兰画家博斯,他的《尘世乐园》三联画,就是一场人间罪恶的丑态狂欢。这组画里充斥着欢愉、狂喜、欲望、怪异、罪恶与死亡等主题,既能看到极乐世界的快乐与诱惑,也能看到无情炼狱的鬼魅与可怖。

    博斯是一个痴迷于丑陋形象的造梦专家,偏爱黑暗和扭曲的人物,钟情于大胆而鬼魅的场面。在博斯的笔下,人类的命运多是被引诱,步入歧途,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IMG]
    《尘世乐园》细节图

    他那密密麻麻的画里,就精心描绘出了几千种的不可思议的人间行为。在这里,美与丑暧昧地交织,产生出瑰丽而怪异的场景,让观众匪夷所思。理性与欲望杂交出的怪物,优哉游哉地行走在天堂、地狱和尘世之间。而实际上,在整个艺术史中,就如博斯的《尘世乐园》一般,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的各个角落里,都充斥着不美好的丑陋之物

    [​IMG]
    [​IMG]
    《尘世乐园》细节图

    可以说,艺术创作如同一剂迷魂汤药,能唤醒熟睡中的罪人,艺术家通过骇人听闻的形象和不着边际的逻辑,借助艺术的伟大想象,释放了人性深处的恶魔,从启示录、地狱和魔鬼,再到撒旦主义、虐待狂,包括漫画式的讽刺,颓废主义和丑的放纵,这些内容在艺术史中屡见不鲜,提醒着人们,停下盲目欢愉的脚步,好好反省一下自身。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当代艺术对传统美学的颠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人类进入了当代艺术的阶段,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质疑起,由理性、文明、科技和道德所建筑的现代社会,自我怀疑成为 20 世纪的思想基础,在艺术领域里,丑的表现力被进一步放大了。

    二战后的人类社会,在精神上深陷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沼,艺术创作完全脱离了宗教和权力的束缚,成为艺术家的一种自我表达,在创作内容和表现情绪上,也可被视作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缩影。

    在过去,一代代艺术家都绞尽脑汁去歌颂真善美,而当代艺术家们早已厌倦了少女的微笑,桌上的花瓶,和怡然自得的风光,他们诠释痛苦、怀疑、绝望等不再美丽的事物,丑陋的作品因此变得越来越多。

    [​IMG]
    张洹《家谱》行为艺术的摄影记录

    而同时,随着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眼里,过于美丽的艺术创作只不过是画廊与市场的宠儿,最终,作品会沦为富人买回家去装饰自身的商品,艺术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思想灵魂。创造美丽的事物和提供视觉的享受,那是设计师的任务,并非艺术家的工作。

    因此,在当代艺术中,不少创作者坚持认为,发人深省并能改变历史的艺术,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反传统特质,具备反思意识和反抗精神。这样作品应该是先锋而激进的,是不讨人喜爱的;在画面上,可以是不美丽的,甚至是惨不忍睹、惊世骇俗的。

    接下来,再让我用几个例子具体谈一谈当代艺术的审丑功能。

    在启蒙运动之后的好几个世纪里,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教化。而到了二战以后,当代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背景里,我认为,其主要功能是在于反思。

    其中,艺术的审丑功能就成为了艺术反思社会的主要手段,艺术的审丑可以反思观念、反思人性、反思科技。例如,很多典型的女性主义的艺术作品,就刻意利用丑陋去批判现实,控诉一种传统社会的束缚与压力。这些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延续了真蒂莱斯基的抗争精神,与美几乎扯不上半点关系。她们用“拒绝美丽”作为一种姿态,喜欢直白而残酷的画面,去抒发内心积蓄已久的能量。

    [​IMG]
    奇奇·史密斯的雕塑《童话》

    例如,美国艺术家奇奇·史密斯的雕塑《童话》,用一个卑微的女性身体,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极为不雅的场面:画廊中,一位没有面庞只有躯干的女性,在地上四肢着地,像狗一样爬行,肛门后拖着一条长长的排泄物,如一条污秽不堪的尾巴。上世纪 90 年代,史密斯就创作了一系列女性裸体雕塑,包括《童话》、《撒尿的身体》(Pee Body,1992)和《链》(Train,1993),被美国批评家称为是“让人感到不适的雕塑”。

    [​IMG]
    《撒尿的身体》(Pee Body,1992)

    她们没有女性的美丽,有的甚至没有五官和头发,这种真实的异化,让所有观看者感到不安、惊吓和震憾。排泄、月经、分娩等女性话题,被人为附加上了“不雅”的标签,和性与裸体一样,成为社会中的禁忌,在过去的艺术中更是登不上台面。而正是利用了这种丑陋与可怕的视觉体验,艺术家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意识与观念,撕去被传统文化编织出的“不理想、不美丽、不道德”的遮羞布,让观众重新反思女性生命与女性身体,而这正属于女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议题。

    [​IMG]
    奇奇·史密斯与她的女性雕塑

    于是,在女性主义、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的影响下,艺术家纷纷扩大了艺术的审丑功能,用丑陋甚至是恶心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的批判。在上世纪 70 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性的女权主义运动、反战运动、性解放运动、嬉皮士文化的高潮,一种反传统的、颓废的、虚无主义的后现代精神,成为了许多当代艺术开花结果的文化土壤。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艾滋病的流行、同性恋运动、网络文化的爆发、生物科技的进步,“后人类”的文化概念,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出现,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当代艺术家,利用了这些不美丽的、不雅的、可怕的视觉语言,结合了身体、疾病、性别、生命、精神健康等话题,向传统美学中对真善美的执着、对单一生命形态的诠释,提出了反对和挑战。创作出了一大批“让人感到不适”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电影、行为艺术、互动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

    [​IMG]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像是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中,充斥着痛苦和残忍,她把一种失控的身体和人性的黑暗通过互动式的行为艺术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身体作为暴力的战场,记录生命所承受的痛苦与伟大。

    [​IMG]

    再比如,被《纽约时报》称为“失智幻想家”的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这位美国当代艺术家用行为艺术和雕塑艺术坚持着一种丑陋、惊悚、毫不留情、粗鲁怪诞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在当代艺术里独树一帜,是一种暴力美学的后现代主义狂欢,实践着人类欲望对理性社会的嘲讽,是对人性黑暗面与贪婪本质的无情揭露。

    [​IMG]
    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雕塑

    还有,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这样的新媒体艺术家,用媒体装置艺术呈现出了一种令人心惊胆战的后人类身体。借用数码技术和雕塑重组,奥斯勒制造出一个个黑暗美术馆里的怪物,它们都有着真实的人脸,却模样畸形,会动会笑,是新时代的科学怪人。

    [​IMG]
    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的装置艺术

    奥斯勒的丑陋怪物,描绘出了一种后人类的精神失调,身体变异和灵魂虚化。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各个领域都日新月异,令人着迷,而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艺术的审丑功能,让我们反思这种对科技的着迷与依赖。

    最后,我想说,美与丑从来都是同时成立的。

    只有当丑与恶成为被人类掌握的积极力量,即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唤起对美与善的渴望与追求的时候,丑才能有审美价值。

    其实,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当代艺术,审丑都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作品中追求一定程度的视觉冲击和叙事张力,致美和极丑都能达到这个目的。而无论是女性主义艺术那样的反抗传统性别观,还是麦卡锡用露骨与恶心去暴露人性的黑暗,或是奥斯勒这样的新媒体艺术家,用怪诞景象反思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该说,以丑为美,已经把艺术的视觉冲击力,推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IMG]
    阿布拉莫维奇

    同时,美与丑其实是相互渗透、可以相互转换的。丑陋形象的作品背后,暗示出的是后现代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不安与虚无,表达出的,是人们对丑之反面的深深渴望。就连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在其《丑的历史》一书中,就直言道,“美就是丑,丑就是美。”

    [​IMG]
    翁贝托·艾柯《丑的历史》

    实际上,无论人们是否喜欢这类揭示丑恶、展现黑暗的作品,艺术的审丑一直都存在;而只有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才会做到如此大胆直接地拒绝美丽,并且不留余地。

    有时候,丑比美更耐人寻味。美,可能吸引人,但是丑,更加有趣

    对此,翁贝托·艾柯,就信誓旦旦地保证,“丑一定会比美更精彩。

    [​IMG]
    翁贝托·艾柯

    正是因为美与丑的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比照,我们才更加明白是非与意义,更加珍惜理性的保护和反思的力量。在艺术创作中,美与丑的博弈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智力与审美的竞赛,艺术家对于丑陋的表现往往是出于对美好的喜爱。

    大多数普通观众都希望在艺术作品中看到一些在现实生活里也依然可爱、依然美丽的事物——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趣味;但是,一件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它的美丽程度其实并无关系。

    有些人,只认为熟悉之物是美的,对暂时无法理解的艺术形式不屑一顾;但问题是,艺术家,尤其是当代艺术家们,常常是在作品里故意改变了日常事物的面貌,采用了一种异化的手法来表现它。

    [​IMG]
    弗朗西斯·培根《人脸的三幅研究》

    只有当人们不再为一件作品中的“美”感到焦虑时,艺术家在暗处给观众偷偷留下的讯息,才会被发现。有一天,当人们都能直面内心的陌生、恐惧、贪婪和摧毁欲时,或许人类才能更勇敢地去克服这些在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不美好。

    希望对你们有用!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