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培养三岁小孩的专注力?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11-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64
    赞:
    46
    [​IMG] 玫瑶老师 阅读原文

    其实不管孩子几岁,他的专注力都是关于注意力的大型心理工程,这个工程要求的是孩子各项能力的配合。

    所以要让孩子达到专注,我们就要了解孩子专注力构成的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达到专注。

    一、构成孩子专注力的四个重要因素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曾通过研究发现心流(专注力的最高状态)有八个要素,分别为:一份可完成的工作、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反馈、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进入“忘我”的状态、时间感的改变[1]。

    而个人认为如果将这八大要素代入到孩子的专注力中,则可以进一步概括形成孩子专注力的重要因素为:可完成性、完成的技巧、简单的环境、即时的反馈。

    1.可完成性

    就是孩子即将完成的必须是他努力后可以完成的事情,例如我们教一个握笔还不熟练的孩子练字,会发现孩子对写字非常的难以专注,其中的原因在于他还没掌握书写的基础(握笔),写字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并不是具备可完成性,因此也就无法达到专注的可能。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难度太高,孩子就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尝试;而如果太简单,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这就是研究社会互动的大师、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所说的「远离」(away)。[2]

    所以我们要求孩子专注之前,必须要衡量这件事情是不是具备可完成性,如果不是,就应该将任务分解,依次进行。

    [​IMG]

    2.拥有完成的技巧

    熟悉蒙氏的家长都知道,在蒙氏教室里孩子都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这其实离不开孩子在开启每项工作之前老师的演示。

    老师的演示其实就是交与孩子完成的技巧,熟知完成的技巧后孩子就能明白整个工作的步骤,能更容易的将注意力集中工作本身,也更容易获得专注的喜悦。

    而在生活中,这种例子也不少,例如孩子第一次玩颜料时,由于担心孩子弄的到处都是,所以我将怎么挤颜料、混合颜料都给孩子演示了一遍,同时还告诉了孩子如果蹭到颜料应该要怎么处理。

    由于事先的演示,孩子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能自如的解决,所以孩子专注玩颜料玩了一个早上。

    3.能全神惯注的环境

    大多数家长都会在孩子需要专注的时候给予孩子安静的环境和不要去打扰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孩子本身内在的环境。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表示内在失序是专注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而内在失序指的就是我们本身内在环境(即情绪)的突然改变,例如孩子在上课前得知自己放学后将去挂念很久的儿童乐园,那么这堂课孩子是无法专注的,因为突然的喜悦会导致孩子内在失序,孩子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散。

    所以当孩子无法专注时,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本身外在的环境,还需要关注孩子内在的稳定,只有外在环境和内在情绪的稳定,才能算是一个能全神贯注的环境。

    [​IMG]

    4.即时的反馈

    对于专注力经常都会被认为是一种结果,但专注其实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不停的获取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候是自我的反馈有时候是外在的反馈。

    例如孩子在搭积木时经常搭到一半就突然的倒塌,这时如果我们能给到合适的建议(来自父母的反馈),那么孩子就能继续把玩积木这件事情专注下去。

    二、关于专注力的误区误区一:孩子的专注力要靠训练— —不,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如保护他的专注力

    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家和脑科学系的教授 Chen Yu 有一个著名的专注力研究(发表在 Journal Current Biolog《当代生物学》) 。

    实验里他请来了 40 组拥有 1 岁~1.5 岁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和父母头顶带上眼球追踪器。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父母和孩子眼球运动的数据,探索不同的互动模式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

    [​IMG]

    在实验中工作人员发现专注力最强的孩子是来自那些“孩子主导游戏、父母只提供及时反馈的家庭”,放任孩子自己探索,不给予孩子任何关注的家庭里孩子的专注力则是最低。

    同时工作人员还发现当父母强行引导孩子专注时,孩子并不能跟从父母的指导,反而将目光转移到天花板或越过父母的肩膀。[3]

    所以从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到:任何强行引导训练专注的方式都是无效的,孩子的专注力必须是自发性,父母更应该做的是保护他的专注力,例如陪伴和给予及时的反馈。

    误区二:专注一件事情久才算是有专注力— —不,每个阶段孩子能专注的时间不同,年龄越小,专注的时间就越短

    当孩子被一个物品吸引了,注意力开始集中,身心合一的运作,就会形成专注力。

    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与孩子大脑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专注的时间就更短。

    [​IMG]

    上图不同年龄段儿童专注力水平的图标数据来源自加拿大一个专门研究孩子行为发育的网站 speechtherapycentres,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孩子的年龄阶段不断的增长,专注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但专注时间的波动也随着年龄而增大。

    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专注力,不应该只是片面的从时间长短来进行评估,我们需要看到孩子不专注背后的因素,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专注。

    三、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家长会觉得日常家务怎么可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做家务折腾的只是家长,专注力需要专业的训练才实际。

    这种观点其实忘记了课程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而日常生活的家务却可以让孩子觉察对家庭的贡献,达到自我的内在安全感。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一个全神贯注的环境,而内心的安全感就是这个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对于 6 岁以下的孩子,家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游戏,拥有他们喜爱的水和各种奇特工具。

    专注力本身就是归于现实生活的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家务不仅可以给孩子现实的运用场景,还可以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为家庭的贡献。

    因此对于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应该去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让专注力的运用深入到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去主动接触和运用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最终自由的运用专注力。

    而这里我将分享几个最经济最容易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活动,分别是:擦玻璃、插花、切菜,这三个活动不仅好上手,而且也可以让孩子充分的运用在自身和环境的照顾中。

    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讲如何具体的运用:

    1、擦玻璃

    需要准备的工具有:能让孩子单手拿起的小喷壶、一块干净的白布、一个托盘、一个小架子或可以放托盘的小凳子、一个儿童围裙

    这项生活里的工作适合 1.5 岁以上的孩子。由于孩子的亲水性,所以他们都能从在这个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可完成性高)

    完成的技巧:擦玻璃前可以给孩子准备好吸水的围裙、喷壶、玻璃刮和擦拭的小布。给孩子示范用喷壶喷水在玻璃上,用玻璃刮从上至下刮干净水,最后用小的布擦干。

    你会发现孩子特别热衷于喷、刮、擦的过程。小小的手一按,水雾特别神奇;轻轻一刮,水就消失了;抹布再擦一擦,窗明几净!

    这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成就感。当孩子认真“工作”时,不打扰、不给建议,就是在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而探索的过程,正是孩子专注力和身体协调有效的锻练。

    当然,一定的规则也是需要给到孩子的。比如不能把水喷向人、物归原位等等。

    [​IMG]

    2、插花

    需要准备的工具:适合孩子使用的剪刀、放废弃的茎和叶的筐或碗、几个不同颜色、尺寸和形状的小花瓶、一个适合儿童使用的小水壶、干布、围裙。

    对于插花我们可以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予不同的难度(可完成性),例如 3 岁前的孩子,手的力量还不太够,不能自由使用剪刀,我们可以协助孩子把花茎剪短。

    而对于 3 岁以后的孩子,可以选择花茎不会太硬的花,让孩子独立修剪。

    完成的技巧(按照使用剪刀的步骤):观察花瓶不同的特点,选取一个小花瓶、一朵花。示范将花朵放在花瓶一旁比对,将花茎用剪刀裁剪到合适的长度。让孩子也来试试。(提示:将花茎放在小水盆里剪裁,可以使花朵更新鲜哦)

    [​IMG]

    给孩子示范用小水壶取水,并把水倒入到小花瓶里。孩子会很神奇的发现:同样的水量,加在不同宽度、长度的花瓶,水位会不一样!他们会乐此不疲地尝试。

    这些动手的操作和一系列水的探索,会让孩子手、眼、心协同工作。

    在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把花修剪的过长或者过短,只要孩子情绪没有太大的波动或者向我们求助,我们都应该本着给孩子全神贯注的目的不去主动干预,鼓励他自由探索。

    但是孩子在过程中如果出现情绪的波动,例如不管怎么插,花瓶都会倒,那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给到孩子合适且有限的反馈,例如建议孩子重新对比花枝和花瓶的高度是否是合适的。

    3、切食物

    厨房基本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具有神秘且无限向往的地方,给予孩子机会一共准备食物,不仅可以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可以促进孩子吃饭的积极性和感恩。

    需要准备的工具:装菜的盆、儿童使用的波浪刀(或称土豆刀)、适合孩子切的蔬菜(例如生菜、豆角、白菜等)、围裙、踩脚凳。

    对于切菜这件事情,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会切到自己的手,所以食材和工具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孩子可完成性目的给予不同难度的食材(宜切程度),同时我们给予孩子的刀具应该是安全的波浪刀(方便孩子抓握、具有功能性又不容易切伤手)。

    [​IMG]

    完成的技巧:使用踩脚凳,可以让孩子更稳的站在厨房上。我们给孩子示范洗菜和正确使用波浪刀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孩子切菜的规则和要求(不安全使用则会被停止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重复的洗菜或把菜切的很小。切不同的青菜会有不同的味道、触感、声音甚至颜色。切芹菜时清新的味道、切土豆片时有点湿湿粘粘的触感、切胡萝卜片厚在沾板上留下的颜色...这些都是让孩子感官得到刺激、专注力不断集中的法宝。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陪同。只要不涉及安全,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索。但如果涉及安全,我们则应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总之,

    孩子的专注力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这样孩子才能拥有更多的运用和使用的场景,专注力也才能成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自由的使用。

    参考资料:

    [1]《心流:优体验心理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2]William Stixrud,Ned Johnson,The Self-Driven Child,1st ed,2018

    [3]Chen Yu, Linda Smith, Eye-tracking study first to suggest connection between caregiver focus and key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dicator in infants,April 28, 2016. Journal Current Biology.

    https://archive.news.indiana.edu/releases/iu/2016/04/infant-attention-span.shtml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