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会先有侏罗纪时代才有人类,物种起源不是应该从小到大进化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11-0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63
    赞:
    46
    [​IMG] summerfly,Biology PhD 阅读原文

    昨天单位组织活动,下午和一个教授散步,正好聊了相关的问题。

    首先说一下 Evolution 这个词。常规的翻译是 进化,但是也有很多人支持翻译为 演化。“进化”有进步,加深之意,表示出了方向性。而 “演化”只是说一种变化,不带方向性。这两种翻译的区分,反映了对 Evolution 本身理解的差异。

    目前国内用的教科书基本是用的“进化”,并且认为方向性很明确,即物种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模式。但是这种表述并不是那么的准确。判断一个物种进化的是否成功,是以它能不能适应环境,并成功的繁衍后代为标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适应环境的就是成功的,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恐龙在侏罗纪时代是适合当时的生存环境的。而体型大并不代表它结构复杂,并不代表体型大能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答主jaredhao提到了体型大的一种最可能的一种假说,即当时的大气含氧量比较高。除了恐龙,当时昆虫也很大,如一种蜻蜓就可以长到一米。但是地球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当大气含氧量降低的时候,体型大物种的呼吸系统难以维持远端组织和器官的代谢。这也是这些物种灭绝的一种重要原因。

    因此,进化是不需要有方向的,只需要适应当时的环境,就是成功的。目前看起来人类或者说哺乳类是进化成功的,但是细菌们就不成功了吗?细菌可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十亿年了,还是以单细胞的方式存活。而且极有可能,当大部分哺乳类包括人类灭绝了,细菌还能继续存活下去。那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呢。

    但是,从生物生存的地层来看,结构复杂一些的生物总是晚出现的。也就是说,生物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继续适应新的环境,也可以进化出更复杂的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复杂的生物结构总是在简单的结构上演化出来的,适应环境的,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抛弃。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复杂结构的生物后出现。

    那么为什么总会出现复杂的性状呢?这就涉及到有名的“红皇后假说”。生物生存的环境除了自然的非生命系统的条件外,还包括物种与物种间的关系以及个体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总是表现为竞争关系。“你必须尽力地不停地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用中国话说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军备竞赛就是这种现象的形象描述。猎豹不是一开始就跑这么快的,哪些跑得快的羚羊逼的猎豹越跑越快,跑得慢的羚羊被吃,跑得慢的猎豹饿死。在这种不进则退的竞争中,生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才能更好的生存,进化出复杂的性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总结,复杂的生物性状是在简单的结构上进化而来,这在“红皇后假说”描述的不进则退的理论下会必然出现。但是复杂的性状并不意味着是唯一方向,简单的结构,只要适应环境,仍然是进化的成功者。因此,据教授的观点,Evolution 翻译为“演变”可能更加合适。

    回到题主的问题:物种起源不是应该从小到大进化吗?

    答案:不是。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