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欺凌他人,这些人都是什么心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1-11-1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60
    赞:
    46
    [​IMG] 白岛岩心,专注年轻人心理支持|复旦、上海交大心理/精神医学硕博学生共创 阅读原文

    欺凌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环境的人群中,而欺凌行为的诱因和背后的驱动力也往往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欺凌者拥有一些共同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

    1.欺凌是习得的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欺凌,更具体到对他人身体或情感上的伤害,不是天生自发的一种行为,往往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年轻的欺凌者可能生活在互相欺负以达到目的或处理冲突的家庭中。因此,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或如何处理分歧。许多研究也表明欺凌者往往具有家庭社会状况较差、拥有更低教育水平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更可能生活在充满冲突的环境中,同时也缺乏教育和引导,从而将欺凌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欺凌行为也与社会环境的无形要求和渲染有关。国际反欺凌组织 Ditch the Label 在 2019 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 1200 多名承认曾经欺凌过他人的人中,有 66%是男性。当我们比较社会对男孩与女孩养育的方式和价值要求时,我们会发现当男性遭遇情绪上或现实中的问题或困扰,更被鼓励“勇敢起来”,用攻击性的行为来回应问题,而女性往往被要求宽容或言语表达。这可能是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对他人进行攻击或欺凌的原因,这也表明欺凌行为可能是一种失衡的性别规范和教导下的习得行为

    2.将攻击转向外部

    欺凌他人与个人的心理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与看起来强大的欺凌行为相反欺凌者的心理往往是脆弱的,有着诸多“漏洞”:他们往往经受更大的压力、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焦虑、更有可能有着创伤经历和感到自卑,甚至他们自己曾经也是欺凌的受害者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为了为欺凌者开脱,更不是说因为他们可能很“可怜”就容忍这种欺凌行为。因为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能以不同的积极方式来应对这些心理痛苦,而这些欺凌者却采取了对他人有害的手段。

    对于他们来说,欺凌他人成为一种暴力的应对内心情绪或冲突的手段,使得他们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将对自我的攻击转向对他人的攻击,从而逃避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感受。

    并且,被欺凌过的人继续欺凌他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人们倾向于相信通过欺负他人,自己就不会再成为受害者,但事实上只会陷入一个消极行为的恶性循环

    3.享受欺凌的回报

    对于欺凌者来说,欺凌有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现实中,欺凌者都有可能从中获益,从而更有可能采取这些欺凌行为。

    一些欺凌者可能单纯享受对他人的权力感和控制感,这可能也跟我们前面提到一些自我内部的原因有关,比如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得自尊感以对抗自卑,让他们获得自我安慰。

    另外一些欺凌者,尤其是青少年,可能更深地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他们的友谊关系可能更不安全。因此他们可能出于归属感和群体地位的需要,也就是说为了保持友谊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加受欢迎,更有可能感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跟随大流参与欺凌行为。

    而出现在职场的一些霸凌行为有可能有更直接的获益,比如上级对下级的霸凌可能有助于建立权威,从而阻止其他人对管理决策进行质疑。

    总之,欺凌可能有更多深层的原因,但不管怎样,如果自己正遭受被欺凌的困扰,我们需要做的是积极向他人求助,保护自己。这样做而不是又成为对其他人的施暴者,可能是打破欺凌者与受害者身份的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以上~希望这世界能少一些“平凡的”恶意。

    参考文献
    Burns, S., Maycock, B., Cross, D., & Brown, G. (2008). The power of peers: Why some students bully others to conform.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8(12), 1704-1716.
    Ditch the Label. The Annual Bullying Survey, 2019.
    Jansen, D. E., Veenstra, R., Ormel, J., Verhulst, F. C., & Reijneveld, S. A. (2011). Early risk factors for being a bully, victim, or bully/victim in late elementary and early secondary education. The longitudinal TRAILS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1(1), 1-7.
    Marini, Z. A., Dane, A. V., Bosacki, S. L., & CURA, Y. (2006). Direct and indirect bully‐victims: Differential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involved in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ggression, 32(6), 551-569.​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