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品吆,爱死磕的钻研型妈妈 理性消费不踩坑|vx:kolkolmom 阅读原文 面对成人,我可以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回应。但鼓励孩子读书,讲啥别讲大道理。一旦上升到“个人前途、家国命运、中华崛起”你就输了。 相反,个人愚见只需强化三件事,就能让孩子一生离不开书、过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个过程没有家长需要牢记的繁琐要点,也不必反复寻找教育理论来做支撑,可以说是一通百通。 这三件事就是: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成就感和尊严。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终生学习者,我有过学习的低谷也吃过教育的红利。以下内容没有引经据典的高深道理,只有我和身边三岁到八十三岁亲友的真实体验。 希望站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家长有一定启发。 ❤️ 读书 = 快乐 我问三岁的可可,“你为什么老是要看书呀?” 他不假思索,却精准道出阅读的第一重乐趣: 好玩! 就像做任何功一样,阅读和思考也是耗费体力的。而人之所以愿意坚持、吃苦、付出、钻研,往往都是受到某种动力的激励。动力不同,但产生原理万变不离其宗:抓住大脑核心诉求、满足人性深层渴望。 三岁说不出来的是,读书是一个我们理解文字图画声音、然后结合生活在脑子里进行二次加工、最终通过想象整合作者想表达的信息、并把它投入实际生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尝到了练习的甜头,灵魂获得了意义的浇灌。读书满足了我们看更多、去更远、体验更丰富的渴望;全新的认知也让我们比昨天更加有智慧、眼界和能力,如此产生的满足感很少有别的事物可以替代。 因此,我们会特别喜爱阅读后的自己,对这种“修炼”有一种上瘾的感觉。 在人生初期,这种快乐的形态可能是关于小动物的简单故事。随着认知的增长,书本的抽象和复杂程度也会逐渐提高。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吃馒头」,第一二个不知不觉,第三四个若有似无,到第五六个才会心满意足。 而读书的快乐和满足不可能跳过前期的「熟视无睹」和「对牛弹琴」凭空发生。从小不喜欢看书看故事的人,我没见有几个成年了会迷《三体》。因为他们 get 不到「读闲书」还要费脑的乐趣。 不读书,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全是几十平米的世俗,理解不了向外探索的宇宙命题,也找不到重复劳动的人生意义。 唯有阅读,才能让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事物和我们无法参与的过去和未来产生联结,从而让这一刻短暂的存在变得特别,变得有被重新认识和珍惜的必要。 例如,明天见天天见的马桶和眼镜,在中世纪都不长你知道的那样。当时的马桶长啥样?为啥长那样?这就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了解它能让你更加感谢现代生活的便利。 要强化阅读的快乐,就要在孩子刚开始发现书本和生活的相似处和关联点时,给予 ta120%的关注和认真的反馈。因为这就是阅读带来的「火花时刻」。它和考多少分、拿什么奖无关,而是阅读的根在孩子心里又扎深了一寸。 之前我在视频里分享过,可可对读绘本的热情从一岁开始与日俱增。如果我没有其他家务中断亲子阅读活动,两岁多每天可以读 3 个小时。现在刚 3 岁,每天可以自己看书 3-4 次,每次约 20 分钟。我洗碗洗脸干活时他就无聊,无聊就一本接一本抱过来看,平静而满足。 所以,体验读书的快乐最好的时机就是从小。日积月累,长大后就会拥有一个别人夺不走、攻不破、日益坚强的人生堡垒。 ❤️ 读书 = 成就感 当我问身边的成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时,20-40 岁的答案分别是这样的: 二十三岁我表妹:学习就是不断武装自己,让普通人不普通。 四十三岁教授朋友:书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过去和未来。 对大部分人来说,读书和应试有关的时间只占 15-30 年。想想中国人均寿命在 2021 年都 77.3 岁了,孩子们肯定会活的更长。如果只把重点放在前二三十年,一旦读完足以毕业的书,可能就再也不想碰了。 我之所以知道,因为自己就经历了从酷爱读书到厌恶学习。具体来说,不想看书恰好发生在读书最多的高三到研究生,俗称“看吐了”。 特别是在国外读大四大五时,学业压力极大。如果说小时候读书是在彩色的泡泡里飘飘荡荡,那段时间就是黑白的海水里挣扎求生。不仅不充实,反而觉得无助、低落、烦躁、压抑,内分泌也严重失衡。伴随厌读的还有一种自我怀疑和迷茫的情绪,甚至恨不得和书本永别。 直到正式工作后,遇见了行行业业五花八门的情况。而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解决问题的人,于是开始心甘情愿得通过阅读寻找未知的答案,甚至经常花大量时间去查阅不同语种和领域的分析。这种习惯也延续到了后来的养娃和自媒体生活中。 那个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我讨厌的根本不是看书,而是做一个漫无目的的读书机器,又或是一个被无脑填满的 u 盘。 所以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机器或 u 盘嘛?不!只有教育没有实践的单向输入才会如此。 当我把知识变成了服务,服务创造了价值,价值带来了金钱时,之前的拧巴也全都迎刃而解了 —— 我看到了阅读给世界带来的实际好处,而且它还能帮我安身立命,这种感觉太好了! 今年工作整整十年,现在时不时就有放下一切回炉重造的想法,而且深深的希望自己能带着现在的经验和认知多一些跨学科(文科恶补理科)的学习。 正因为有了这十年的社会经验,我才发现能出现在课本中的文字,那才真的是人类知识里最普世的精华。而教育也不光是为职业铺路,更是汲取智慧最系统且有效的方法。 我们称之为“常识”的每一个简单道理,都是从史前文明一路积累精进得来的。可以踏在世世代代巨人的肩膀上向后凝望、向前探索,而不必从一次次 GO 里积累经验值,这难道不是现代人的特权嘛? 总之我想说,如果孩子觉得读书是件苦差事,家长切莫再把重点聚焦在书本。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先内化再外化,让自己从各方面都变得更出色,形成“阅读 - 思考 - 优化生活 - 更深阅读”的闭环,成就感才能慢慢浮现。 不想读,可能是没有阅读的目标。读不懂,可能是缺乏理解的基础。 用粗糙的语言,学好数学,可以排列组合一套别搞不定的密码;学好语文,可以在无脑网络梗中祭出一个 nb 高段杀;学好生物,哪怕打群架也会知道怎么在被攻击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不是鼓励打架的意思)。 往高远得说,杨绛先生有一段关于读书和人生的话。多亏了它,多年以后我才终于和“厌学”的自己和解: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 读书 = 尊严 当我问身边上年纪的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时,60-80 岁的回答刚好对应了个体和群体的人生价值和尊严: 六十三岁学霸母亲:读书,未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八十三岁学术姥爷: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凝聚。 这些道理对小朋友也许就有点超纲了。但哪怕是在很小的年纪,也可以感受到灵魂、生命和书籍的共振。 一年级时,我家还是蹲式便池。温暖的午后我正在解放自我,不知怎么的,脑子就从狭小的瓷砖厕所神游到了空旷的山野树林。因为电线短路突然着起大火,一个勇敢的小男孩拿着树枝冲了进去。 一边想,我还一边唱起了音乐课上学的歌。有一句词好像是,“那天森林燃起大火”,一唱到这我就失声痛哭了起来。是那种儿童特有的、非常自我的、纯粹肆意的、不加控制的哭。 这个故事就是《英雄少年赖宁》,歌的名字记不起来了。 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共情一段在我出生前一个多月发生的事,除了都是少年儿童,我和主人公没有任何时空交集或相似处。但一想到遇难的时候他也才 15 岁,我就不可抑制的难过。 这一刻我永远忘不了。因为它记录着从沉迷小人书到严肃阅读的转变 —— 书的价值也不只是传播快乐,而是探讨大千世界的百态和悲喜。 ❤️ 后记:读书 = 慰藉 下面这些话是写给成人的。 进入三十岁以后,陆陆续续有好几位远近亲友永远离开了。所以现在我很害怕有些人还没爱够,就只能在梦里勾勾手。四目相对、有泪无言。 我不想忘记,但生活、孩子和工作推着我们不停滚向前。他们逐渐被新的记忆所代替、只留下片刻高光不时想起,这似乎又是定数。 《寻梦环游记》里说,没人记得才是真正衰亡的开始。然而我们共享的生命永远只是一部分,因此被记住的时刻并不能涵盖人生全部的璀璨、智慧和沉浮。 我的爷爷当过学徒、姥爷当过兵,爷爷在艰难时期养育了八个子女、姥爷成为共和国第一代飞机工程师。我真的好希望他们的人生可以变成一本厚厚的书,这样我就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发光。 我爸小时候是放牛娃,后来成为了物理王者,但最遗憾的就是小时候他竟然没给我做过啥启蒙。就算出过书了,我现在仍然鼓励他来知乎写写给普通人的科普。要不然大好的知识不能传递给可可,岂不是辜负了和共和国一起逆袭的毕生绝学。 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很多,比如记录姥姥最好吃的菜谱、了解奶奶当年生娃的体验。有的事情你是似乎知道,但又没那么确定。现在就去陪她、给她打个电话,因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不在,别让亲口说出的回答成为永远的迷。 所以,人到中年我越发珍惜写作的机会。笔耕不辍,就算生命败给了衰老,孩子长大后也可以细数我们每一天都更加爱他的时光。 当你高飞,我振臂举杯。当你疲惫,我永远安慰。如此这般隽永耐心宽厚的情感,除了来自父母亲人,还有沉默沉重的书籍。 写到这里我差不多把和读书相关的想法总结完了。但似乎并没有给这个问题最终答案,相反,我希望爱上读书的孩子若干年后能自己给出不同今日的回答。 有一点绝对可以确认的是: 读书是我们可以对学习态度、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子女未来和人类发展所做的门槛最低、回报最高的投资。 去读书吧!它会让你更爱这个世界的每一天!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