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 阅读原文 很有意思的问题。 电影里的夜晚镜头并非“毫无噪点”,而且不止是暗部。 可以说,在人类目前创造的所有实拍影像画面里,噪点是无处不在的,你觉得专业电影画面几乎无噪点,那只是因为创作者在前期布光和后期处理中,把噪点对画面主体的影像降低到了观众不易察觉的地步。 以你列举的《爱乐之城》为例,首先,这部电影是胶片拍摄的: 红框内的摄影机胶片盒 胶片在不同档位感光度的噪点处理上,本身就比普通数字摄影机要优秀。我们经常说的胶片的“颗粒感”,实际上就是指胶片画面的噪点。只是成熟的胶片摄影机,产生的噪点相比数字摄影机,它的画面颗粒大小和分布更为均匀,人眼看上去更舒服。 科达胶片之所以一直独霸电影市场,就是因为它极为优异的色彩表现和噪点控制,深受传统老派导演的青睐,虽然在民用市场上已经被数码产品取代,但是高端电影胶片的生产线独此一家。 我们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数码相机、摄像机、某些入门摄影机,在拍摄视频时,与专业级电影机最大的鸿沟其实是宽容度:胶片 / 数码载体能正确容纳画面亮度的范围。 过去的数码相机的图形传感器基本都是 CCD,而现在大部分民用设备都换成 CMOS。CDD 优势明显,宽容度高,曝光噪声处理优秀,成像噪点小,和胶片非常相似。 缺点就是贵。 CMOS 相比 CCD,成像噪点大,畸变处理差,易产生残影、杂色,优点是造价低、读出速度快、耗电低,非常适合于大众产品。 民用市场,CCD 基本被 CMOS 全面取代 民用设备普及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像素点越来越高,而相比 CCD 时代,其实和专业电影机的画质差别还是存在不小的距离,宽容度和畸变控制等甚至不如 CCD 时代,品牌一线型号具有一定程度的用户下沈,当然这对器材公司是好事。 相机感光元件的改变,对大众用户是很实惠的,但是某种程度上对创作者来说,优惠的部分往往是最贵的。 比如说,你拍摄一个黄昏时分古建筑的全景,想同时让观众看到建筑的细节纹理和远处背景的天空晚霞。那么在这个目标条件下,如果你用单反拍摄,为了追求极致画质,感光度设置为 100 不变,光圈 F8,快门 1/60 秒,这个时候,画面整体偏暗,天空的色彩是被你压出来了,但是建筑是死黑状态。为了让近景的建筑变亮,你放大光圈到 f5.6,快门降到 1/30 秒,你会发现:建筑亮了有细节了,但是背景的天空过曝,基本看不到晚霞,画面失去了调性。 如果相同场景换成电影机,哪怕是 BMD 的入门 4K,几乎相同的机器数值,你会发现:建筑是亮的,天空也有层次。把天空和建筑的光比拍摄的更为均衡,这就是机器宽容度的功劳,而差距的这几档曝光,换成单反,你可能需要多盏大灯给建筑补光才能达到相同效果,这其中的器材、人工和时间成本就很夸张了。 需要说明的是,普通全画幅单反的画面宽容度普遍在 8~12,个别型号加外接破解后可以达到 13 到 14,入门电影机一般丐版的都可以轻松达到 13,而专业级电影机宽容度可以到 14 到 16。 这仅仅是宽容度的差距,其他的技术参数也是全方位被电影机甩开,感兴趣的可以查询了解下,这里不多说了。 举个现场布光的例子: 上面几张是芝华士广告片中的花絮和最终成片画面,照亮一座建筑和相同光比环境下的演员,所需要的灯光器材和工作人员规模是非常惊人的。 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即在相同的光照环境和数值设置下,电影机拍摄出来的画面亮度比普通单反要高的多,而亮度是噪点的克星。环境亮度越强,机器感光度设置越低,画面亮度越高,细节越多、噪点也越少、“画质”更优秀、留给后期的空间也越大。 优秀的机器宽容度 + 充足的现场布光 + 专业的后期校色,电影从业者已经对画面噪点的控制做到了目前技术的极致,而民用单反的宽容度、镜头灯光配置、使用者的专业素养、后期的处理水平,都是无法和电影剧组相提并论的,这纯粹是生产力的差距。 楼主是不是看了自己拿单反拍的素材,然后又看了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影片,两相对比,产生了题目里那句错觉“专业电影画面无暗部噪点”。 其实,一般视频爱好者或者相关专业学习中的学生,对画面技术问题产生这样的困惑,是非常正常的,起码说明你具备一定的技术敏锐性。 实际上你要细心留意一点,会发现即使在《爱乐之城》这种级别的电影中,有些技术瑕疵也是无法避免的,哪怕是行业顶级团队。 首先,你说的噪点问题,我前面说了,电影里不光暗部有,一些比较亮的环境画面,噪点也不少... 我截图的是 1080p 的片源,为了确定不受画质压缩的影响对噪点的判断,我和视频网站购买的 1080p 片源做了比较,基本无差别,注意红框内细节画质。 下面放几张我截取出来的具有明显噪点的图: 楼主问题里截取的相同场景,红框内路灯光线内大量的噪点。 画面明暗交接处呈现的胶片颗粒 相同的问题 看到了把,不是没有噪点,而是噪点颗粒更小,过渡更均匀,杂色更少。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观看这些画面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演员的表演和导演 / 摄影师的调度吸引了,电影和静态摄影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画面是有“上下文”的。 你的思绪不仅受演员表演、道具场景氛围的牵引,上一个画面和下一个画面的衔接也会把你的注意力从画面的技术瑕疵上拉走,比如上面这幅画面,观众此时已经完全沈浸在角色的内心情绪里,谁会注意到画面上方的成像颗粒?即使注意到了,也是一恍惚的念头,不来及细想就被剪辑师拉到下一个场景了。 你看王家卫早期的电影会意识到那些镜头晃动、大面积死黑(比如《堕落天使》)是技术错误吗?实际上确实是,手提摄影和节省灯光的拍摄方式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反倒成了他的美学标签。 但是你把王家卫的抽帧(非技术错误)放在普通爱好者片子里,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你快门参数没设置好,素材拍砸了。 因为你的画面主体无法吸引到观众,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曝光、画面稳定性、色彩还原、帧率流畅度这些技术角度上了,这也是爱好者和学生容易成为器材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场景远处天空的和画面暗角的微小噪点,已经完全被演员青春靓丽的舞蹈盖过了。 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用单反拍摄短片暗部噪点如何做到最小? 我建议你把精力放在前期,后期的所谓降噪,无论是图片摄影的处理还是动态视频的调色,基本都是亡羊补牢而已。所有的“黑科技”都是不同程度降低画面质量换取的“降噪”,大部分情况是得不偿失。 限于市面民用单反 / 微单的宽容度,要降低画面噪点,提高拍摄现场亮度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你有充足的的灯光设备,这个对大部分单兵作战的拍摄者是一句很有道理的废话。 不差钱的剧组都有充裕的灯光资源 另外就是在夜景或者低照度拍摄中,打时间差提前开机,太阳是最好的灯光师。利用黄昏的天光,你可以免费获得两三档的机器曝光,在前景亮度不丧失细节的前提下,来压暗天空。如果天光不够亮,可以适当放大光圈 + 降低快门,增加曝光,当然这损失了画面景深和帧率。 至于感光度,曝光充足的前提下,越低越好,哪怕是索尼的机器。 “向右曝光”理论同时适用于动态视频的拍摄,在不破坏光比的情况下,保证你的前期素材足够亮,这个方法是世界通用。 你列举的《爱乐之城》中大量场景都是这样拍摄来保证画面曝光量。 海报上的经典画面,剧照师拍摄的画面和成片的比较,真实现场要比最终电影里的画面亮很多。 注意红框内的群演,证明剧照拍摄时间和实拍时间是一致的,并非演员在单独排练,成片里的醉人夜色是后期调色的效果。 相同场景下,真实的现场亮度,普遍要比后期调色后的成片高好几档。 同样的亮度对比,现场的布光要复杂很多。 不仅是亮度的不同,在这个画面里同可以看到明暗对比比较强烈的大光比环境下,暗部的噪点(红框)和镜头炫光(黑框)。 红线标注的广角镜头边缘畸变,即使顶级设备也无法避免。(图片摄影的移轴镜头可以破解) 这两组横移镜头更直观一些,随着墙壁逐渐远离画面边缘,广角畸变效果越少。 摄影机横移过墙壁时产生的摩尔纹,难以避免的技术瑕疵。 所以,你看。即使是这样的电影也或多或少会暴露出技术瑕疵,但是并不影响整个电影的品质,只要你的当前画面主题够突出,故事够立体,角色人物够丰满,技术上的小错误都不是事。 当然这是你有能力执导长片的前提了,成长期打好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实在面临天光不足的夜景拍摄,或者室内拍摄。手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不妨先放弃租赁,试试普通民用光源,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取巧,民用光源的色温、耐受度肯定和专业灯光器材没法比,但是你一定得打光,必须打光,你哪怕拉跟电线弄俩白炽灯呢。 拍先锋实验片的话当我没说。 上面几张是我上学那会很火的一个微电影《最后三分钟》,佳能 5D2 的宣传视频。你可以看到拍摄团队使用的是很普通的灯泡来布光,五金店随处可见的廉价材料,依然营造出了电影级的梦幻效果。 总结一句话就是,视频拍摄上,想噪点少,就补光,别偷懒。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