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思Yusi,知名音乐博主;音乐审美通识教育践行者 阅读原文 刚刚出国读书时,听到外国同学自我介绍,大家都会特别自然地说,我是个 pianist (钢琴家)、cellist(大提琴家) 、violinist(小提琴家)。我当时在旁边听了心里就特别惊讶:大家的水平都这么高吗?都这么自信吗? 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第一反应就会把这些英文单词翻译成汉语来理解,并为之附加上只有汉语中才有的含义。比如这里的 pianist,外国人这么介绍自己的时候,其实只有“钢琴演奏者”这样一个简单的含义。 后来,在国外的语言环境中,我也就释然了,因为明白了这个称呼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包含我们中文里更深层的含义。 但是当这个词汇传到中国,由于语言环境、文化氛围的差异,就变得比较复杂了。 pianist 被翻译成“钢琴家”,因为带了“家”字,很多人自然会觉得,必然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再加上中国的文化氛围是谦逊的、内敛的,别人介绍你是钢琴家也就算了,怎么能自称为钢琴家呢?这得有多么厚脸皮呀! 早些年间,钢琴在中国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钢琴演奏者被称为“钢琴家”并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因为当时弹琴的人本来就很少,大家对这个行业天然带有滤镜,认为弹钢琴的值得被称为“家”;但到了今天,弹钢琴越来越多,大家自然不能接受平白无故涌现出这么多“钢琴家”。 事实上,我认为,在各行各业的入门门槛都降低了的当下,大家更应该学会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词汇的含义是有阶段性的。很多词的意义是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所赋予的,而社会环境又是在不断变动的,所以词汇的含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是死板地被禁锢在原本的条条框框之中。 正如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钢琴家”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指代那些以弹钢琴为职业的人。 包括“作家”“画家”等各种各样的称呼,都因为入门门槛的降低,已经被时代解构了,仅仅变成了一种职业的代称,与业务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吉娜作为施坦威的签约钢琴家,把认证改成钢琴家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就是一个客观事实;很多年轻的钢琴演奏者自称为钢琴家也没有问题,这或许就是他们的职业规划。 但与此同时,不管是各种“家”,还是我们普通大众,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尽管被称为“家”,但他们已经不再与高超的专业水平、优秀的创作能力画上等号了。 比如我在之前的节目里也分析过吉娜的业务水平,其实是非常一般的,这不妨碍她被称为钢琴家,但绝对不能说她是优秀的钢琴家。 而对于大多数的圈外人来说,在发生这样的变化之后,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好坏,其实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轻而易举踏入这个圈子,却不再有现成的门槛来为我们筛选优劣,也就意味着市面上那些鱼龙混杂的内容,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挑选与鉴定了。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和掌握那些评判标准。所幸尽管词汇含义变了,但这些标准是一直客观存在的:一个人钢琴弹得好不好?他在一众钢琴家里面到底是什么水平?当你听得多了,对音乐的理解足够深,甚至如果自己也弹钢琴,其实是可以做出判断的。 而掌握这些评判标准,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要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这件事非常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我们自己掌握了这套评判标准,就不再会被很多外在的形容词“绑架”。比如曾经在大家都不具备判断能力时,会将“名气”作为评价标准,认为“有名气”的就是最厉害的,但事实上,名气并不等同于实际能力。当大家自己具备了音乐审美能力之后,就可以打破这样的骗局,重建评判体系。 当然,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是没有任何捷径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需要不断地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思考。 当越来越多的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哪怕有再多的“钢琴家”,都会被我们一眼看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