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哪些叫「虎」但不是虎的动物?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2-1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29
    赞:
    46
    [​IMG] 上海自然博物馆 阅读原文

    大家的回答真的是太精彩了,其实在植物界,也有不少是以虎为名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以虎为名的植物。

    1.打领结的绅士: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虎耳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它的叶片形状颇像虎的耳朵,叶面常有白色脉纹,恰似虎纹,所以被叫做虎耳草很是贴切。虎耳草叶的两面以及植物体的其他部位都被毛,整个就是毛绒绒的,如果你有撸一撸它的冲动,那不妨就撸它一撸,它虽有虎名,但决不会开口咬你。

    [​IMG]
    虎耳草,叶和匍匐茎

    虎耳草属名“Saxifraga”意为打破石头,是指这个属的一些种生长在岩石上,还能促岩石破碎,这样看来它并非浪得虎名。种加词“stolonifera”意为有匍匐茎的,指虎耳草近根处有细丝伸出。匍匐茎通常呈紫红色,能生出新的植株,所以你只要种一株虎耳草在花盆中,它渐渐地给你长成满盆。

    [​IMG]
    虎耳草,全株

    暮春时节,虎耳草会从叶丛中抽出直立的花葶。花葶上开出几朵至几十朵花,微风轻袭,蝴蝶领结似的花朵就会随风摇曳。虎耳草的花形十分精致,白色花瓣的中上部具紫红色斑点,基部又具黄色斑点,5 片花瓣中,上面 3 片较小,下面 2 片较长;内有雄蕊 10 枚和雌蕊 2 枚,雌蕊下部还有橙色花盘围着。

    [​IMG]
    虎耳草,花

    2.到英国大发虎威: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为蓼科(Polygonaceae)虎杖属多年生草本。它的茎高大、粗壮,表面有明显的纵棱和小突起,还散生红色或紫红斑点。《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

    [​IMG]
    虎杖,幼茎 | 图源:WIKI

    虎杖又名酸筒杆,因它的茎有明显的节,中空,有酸味。春天发出嫩茎,小孩们采来咀嚼,尝它的酸味,也有的地方的人采作野菜食用。茎中的酸味源自它所含的草酸,所以不可多食。

    虎杖有发达的地下茎,呈黄色或红色,可作染料,也是传统中药材料。地下茎中所含的大黄素、虎杖苷等有抑菌消炎的作用,但也有报道称,大黄素对肝有损害作用。

    [​IMG]
    虎杖,茎叶

    虎杖原产东亚,十九世纪中期被引入欧洲。虎杖心形的叶,近于同一水平面地互生于枝上,细密的乳白色小花组成的花穗,有序地立于叶片上下,这些都让欧洲人觉得充满了东方的韵味,因此虎杖成为了大受欢迎的花园植物。可是,虎杖很快在英国显示了它的虎威,疯狂地在野外传播开来。1900 年首次在伦敦的野外发现这种植物后,到 1960 年代便传遍了英国的每个角落。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在英国生长的虎杖全是雌株,并不能结出种子。虎杖用它的根状茎超凡的繁殖力,仅花了一个甲子的时间,顽强地走遍了整个英国。然后,英国就有了清除虎杖的运动,还在 1981 年的《野生生物和乡村法案》中,把种植或以其他方式使虎杖于野外生长定为违法行为。

    [​IMG]
    虎杖,花序 | 图源:WIKI

    虎杖是我国的乡土植物,当然在我国不会成为入侵植物。但是,正如有人所说的,长错了地方的植物就是杂草。虎杖要是长到了庄稼地里,农人们就要拿起锋利的锄头,“以薅荼蓼”。根据《尔雅》及郭璞的注,荼(写作蒤)就是虎杖。蓼是蓼科蓼属植物,与虎杖同科不同属。割下的虎杖和蓼还是有用的,可以肥田,所以“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总之,虎杖在我们这里,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3.鸟足旁长出鼠尾: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

    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之名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宋代唐慎微在其《证类本草》中引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的话说:虎掌形似半夏,但长得更大,而且“四边有子像虎掌”。在现代植物分类中,半夏(P. ternata)与虎掌同属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前者比后者矮小,叶通常裂为三片,而后者常为七片。半夏和虎掌以地下的块茎入药。虎掌生长过程中,先在地下长出一个扁球形的块茎,再在其周围又生出数个小块茎,这就是所谓“四边有子像虎掌”,虎掌之名也由此而出。

    [​IMG]
    虎掌,块茎和根

    虎掌一叶分裂成 7 片,包括中间 1 片,两侧各 3 片。叶的七个裂片呈弧形排列,与鸟趾的排列类似,所以称为鸟足状排列(种加词“pedatisecta”意为鸟足状全裂的)。这是指成年的叶,但种子萌发出的苗叶为心形而不分裂,以后地下长出块茎,在块茎上长出的叶,才逐步从不分裂到分裂成 3 片、5 片,乃至 7 片。

    [​IMG]
    成年虎掌,七片叶
    [​IMG]
    虎掌幼苗,单片叶与 3 片叶

    初夏,虎掌鸟足状的叶旁伸出一片绿白色的“叶”。绿白色的“叶”的下部卷成管状,上部展开呈半抱状、狭长渐尖而呈披针形,它的中间还伸出一根渐尖的“鼠尾”。这是虎掌的一个花序,绿白色的“叶”是它的总苞片,因为形态像佛像前蜡烛偏于一侧的火焰,所以叫作佛焰苞,而花序被称为佛焰花序。那一段“鼠尾”叫做附属器,是长着许多小花的花序轴的延伸。

    [​IMG]
    虎掌,佛焰花序

    4.可以放卧室的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是百合科(Liliaceae)(APG 系统: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虎尾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原产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虎尾兰有匍匐于土壤中的根状茎,开花时从土中伸出花茎,但无地上营养茎。三五成丛的叶片从土中伸出,边缘稍卷,坚挺直立,并有横向斑纹,十分美观。其叶形如虎尾,条纹如虎纹,所以名为虎尾兰。

    经常看到关于卧室中不宜放绿色植物的告诫,因为绿色植物夜间非但不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反而呼吸作用要消耗室内的氧气,且释放二氧化碳。一般而言,这是对的,但对于虎尾兰而言,并不正确,因为它的光合作用有一个称为“景天酸代谢(CAM)”的二氧化碳同化方式,它在夜间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另外,有研究报道称,虎尾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IMG]
    虎尾兰 | 图源:WIKI

    5.攀爬高手: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又名地锦,是葡萄科(Vitaceae)爬山虎属藤本植物。它多数为单叶不裂或三裂,少数为三小叶复叶。它和同科的其他植物一样有卷须。但是,它的卷须并不缠绕它的攀援物,而是在顶端长出一个吸盘,用以吸附墙壁、岩石、树干等一切攀援物。吸盘的吸附力很强,无需人类的牵引,爬山虎可以攀满一幢建筑物的外墙。但是,吸盘与根不同,不会深入到墙体内,所以不用担心它破坏墙体结构。

    [​IMG]
    爬山虎
    [​IMG]
    爬山虎的吸盘

    南京大学有一幢南大人都知道,但北大人不一定知道的北大楼。北大楼是建成于 1919 年的古建筑,它的墙上攀满了爬山虎,使它端庄中又透出一点柔美。

    [​IMG]
    南京大学北大楼 | 图源:Sohu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北大楼的爬山虎给了校友余光中写诗的灵感。他写了一首诗,名为《钟声说》。诗中有这样两句:“常春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诗中,余光中先生把爬山虎称作了常春藤,那是不是错了呢?

    按照现代植物分类学,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是五加科(Araliaceae)的常绿藤本,与爬山虎不在一个科,而且爬山虎是落叶藤本,不是常青的,所以你如果在植物学考试中把爬山虎写作常春藤,那肯定是不能得分的,但是把爬山虎叫作常春藤却古已有之。

    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把爬山虎称作常春藤。他说:“常春藤即土鼓藤,《本草拾遗》始著录。”书中所给的图为爬山虎无疑。林奈在《植物种志》(第二版,1762)中命名了原产于北美的五叶爬山虎(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把它置于了常春藤属中,称之为五叶常春藤(Hedera quinquefolia)。直到 1887 年,法国植物学家 J. É. Planchon 成立了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才使爬山虎类植物有了正确的归属。

    [​IMG]
    常春藤

    以“虎”为名的植物不只上述 5 种,余下的留给朋友们去找了。祝朋友们虎年吉祥安康!


    参考文献

    1.(英)梅比(Mabey, R.)著, 陈曦译. 杂草的故事[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 林思,秦慧真,邓玲玉,等. 虎杖苷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22): 241-250.

    3. 王青秀. 大黄及其主要成份的毒性毒理研究[D].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作者:王金虎 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苏州市林学会理事长

    科学审核:徐珊珊,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员工,生态学博士

    编辑:D.Y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