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不必对我写的东西耿耿于怀,如果觉得有错,那证明你是对的。 阅读原文 众所周知,奥运会以往的兴奋剂检测方式主要就两种尿检和血检,但此次在北京冬奥会亮相了一项兴奋剂检测黑科技——干血点技术[1]。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的兴奋剂检测方法,它操作简单、血量需求少、微创性、易保存与运输。 值得一说的是,干血点技术是我国反兴奋剂中心首次在反兴奋剂领域全方位参与的创新项目,此次北京冬奥会中所使用的干血点检查器材,均由中国厂家生产制造,并得到了世界反兴奋组织(WADA)、国际检查机构(ITA)和北京冬奥组委的认可。 干血点技术与以往的尿检和血检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样本的采集、运输和储存几方面,不仅大大提升了检测的效率,让以往的“抽查”可以转变成“普查”,更是减少运动员因需要频繁复杂的取样而导致的心理压力。 在了解干血点技术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传统兴奋剂检测方式的复杂与不足。先说说目前最主要,也是最常规的尿检[2],它需要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的 1 小时内,在同性别的采集人员陪同去专门的厕所取样。 此时的运动员,不仅需要在工作人员的注视下小便,还需要提供不少于 90 毫升的尿液样本,然后装入 A、B 两个样品瓶之中。如果检测到样品里的尿比重低于 1.010 或 pH 值不在 5-7 之间,运动员则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重新取样。 在整个操作过程,我们会发现复杂且还涉及到性别限制,以及运动员隐私侵犯等问题,而更主要的是尿检样本容易被污染或是出现样本伪造、操纵等情况,以及存在无法区分内源性睾酮和外源摄入的睾酮(类固醇类兴奋剂的主要滥用物质)的不足。 血检[3]是尿检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但它的操作更为复杂,需要通过静脉穿刺获得样本,对环境和采样人员的要求较高,一般是有资质的医学技术人员进行采样,他们在采样前需要对运动员出示完备的证件和授权文件。 每次血检都会抽取运动员 25 毫升血液,分别注入 4 只真空样品管,分为 A、B 两组,编号置于样品传送盒中,立即封存。由于取样的血量相对较多,因此有可能会给某些运动员带来心理压力,影响到接下来的比赛。 此外,传统的尿检、血检采集的样本均需要通过液体形式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这对物流要求较高。而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所有采集的样本需要保存 10 年,这对储存也提出了高要求,但即使在低温下,尿液和血液中的部分代谢物浓度仍会缓慢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以往兴奋剂检测方式的不足,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一直希望在现有的兴奋剂检测技术上,有新的研究和突破。于是在国际奥委会、国际检查机构和美国、中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共同合作下,研发出了干血点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干血点技术并不是全新技术,而是医疗上一种血样处理方式,在其他检测领域早就广泛应用了,例如新生儿代谢异常筛查、疾病监测、临床前药物开发、治疗药物监测和代谢组学分析等。 相比传统的尿检和血检,干血点的采样就简单多了,不受采样地点、时间,以及采样人员的性别和专业限制,普通人就能操作,只需要用专门的采血小设备在指尖或上臂穿刺一下,将微量的指尖血或上臂血滴在采样卡上,制成干血斑块样本,就可以送实验室检测了。 干血点的采样虽然仍有刺痛,但整个过程非常短暂,微量血液就能一次性自动形成多个样本,不需要人工介入,相比传统的静脉穿刺抽取大量血液,可以减轻运动员的痛苦,并减少因多次采血造成的心理压力。 由于样本不同于以往需要液体形式,干血点技术的样本保存与运输就简单多了,只需要装进干血点带干燥剂的密封袋中,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处理,分析物与血液成分就可以吸附在固体纤维素基质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室温下就可储存数周至数年[4]。 而制作好的干血点样本在运输方面也非常简便,不需要低温环境,密封袋甚至可以通过邮寄方式送达,不仅降低能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标分析物在样本基质中的稳定性,在整个程序中显著降低了接触感染的概率。 在检测方面,干血点技术也比之前的血检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精密度与准确度,同样能够检测包括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β2⁃激动剂,激素及代谢调节剂,利尿剂和掩蔽剂,刺激剂,麻醉剂,大麻(酚)类,糖皮质激素类以及β⁃阻断剂等。 北京冬奥会是干血点技术正式亮相并实施的会场,它的出现为兴奋剂“零容忍”,也为运动员们干干净净、公平公正参加比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