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从配方师专业的角度来看,护肤品的成分和功效哪个更重要?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3-0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29
    赞:
    46
    [​IMG] 俞晓,华东理工大学 | 生物材料学博士 | 护肤品研发 阅读原文

    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地认为:功效比成分重要。

    毕竟成分是功效的载体,是功效的先决条件。没有功效的产品,成分即使再花里胡哨,也不是个好产品。

    转念一想,一个产品若是功效很好,我是不是就会不看成分入手呢?其实也不会。

    因为一个产品功效好,必须要有理由支持它好。尤其是作为一个研发人员,我必须知道你功效好的物质基础才行。

    所以,我的观点是:功效为主,成分为辅。功效有验证,成分给支持。

    [​IMG]

    先说说功效。

    产品功效目前来说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级:原料成分的功效验证。这个逻辑在于,某个原料已经通过实验验证出功效,那么产品中使用了这个原料,必然也会具有这个功效。当然,这个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但显然并不充分。单一原料有效,但加入到复杂配方中会不会与其他成分产生拮抗,会不会在配方加工过程中失去活性,会不会难以渗透起效,甚至在配方中有没有达到起效浓度,这些都会影响产品功效。因此,原料成分有验证只能是第一个层级的验证。

    第二个层级:产品体外实验。这个逻辑在于,我直接以成品为测试对象,考察其在体外实验中的功效。比如取美白产品,通过细胞实验看黑色素合成有没有减少;又比如将修护类产品涂抹到人工皮肤上,看表皮层厚度有没有增加。这种方法能够证明产品作为一个整体能起到明确的功效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理解,体外和人体毕竟存在差异。产品是不是透皮吸收,多大的浓度和使用量才能在人体上起效,这些都是体外实验无法得知的。

    [​IMG]
    皮肤切片——来源网络

    第三个层级:消费者测试。这个逻辑在于,直接找一定数目的志愿者,来对产品进行测试。这样使用场景就和我们日常护肤一样了。消费者使用产品后,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与感受,对产品进行评定。大家经常看到的“99%消费者觉得该产品在 X 周内能够显著提亮肌肤”就是出于这种类型的测试。当然,这个方法也有缺陷。既然是消费者自评,那每个人的测试标准不同,也容易受到问卷题目的诱导。

    [​IMG]

    第四个层级:人体测试。这个逻辑在于,模拟日常使用场景,招募志愿者测试,并通过仪器来进行定量的功效表征。皮肤水分含量增加多少、经皮水分流失减少多少、黑色素含量降低多少等等,都可以通过人体测试来进行表征。不可否认,测试环境、操作方式、统计方法等等同样也会影响测试结果。但这个方法,目前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但测试时间长,招募志愿者难,测试成本相当之高。

    比人体测试更高层级的,可能就是专门的临床测试,甚至多中心临床测试。如果结果还能发表 SCI 期刊那就更加理想。当然,这种测试方法太过昂贵,对于化妆品而言其实也没有必要。

    有更高层级的表征,当然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说服力越强。但上述的各种表征方式,其实都是得到承认的。产品如果能从各个角度讲清楚自己的功效,那其实就值得尝试。

    再说说成分

    功效的背后如果没有成分,我觉得也不是完整的。

    举个例子,许多国外的药妆品,若是论功效那确实很不错。不看成分看功效,可能就直接入手了。但是入手之后,就可能有一系列的问题。效果还没显现,但是我皮肤已经开始脱皮了。我才用了几次,皮肤没有白,反而发红了。这就是只看功效不看成分的后果。

    像一些国外的果酸类护肤品,其酸含量远远高于国内的上限 6%,动辄 10%,15%,30%。抛开成分谈功效,30%的酸绝对有很好的功效结果。但是若是我们会看成分,那就知道这个产品在选用时可能需要留个心眼,看看自己是不是能用,看看风险是不是能承担。不仅是果酸、维 C、维 A、水杨酸等等成分都是这样。功效绝对没问题,但只有了解成分,会看成分,才知道是不是可以选用这些产品。

    [​IMG]

    所以,成分和功效是一体的。二者都很重要。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