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评价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3-0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元铭清,思维流浪家~嚷嚷着要拍电影。好好学习去了,不接商务,佛系写作 阅读原文

    说来挺有意思的,我几年前第一次想去了解不丹也是因为一部电影。

    那是在 2017 年的时候,高中的我看到了一部新电影,电影里字幕组就写着,“电影语言是宗卡语,拍摄于不丹”,那个时候才知道,这是不丹的一部电影,当时第一反应是,原来不丹还有电影啊!

    后来我记得我站在世界地图面前找不丹这个国家在哪里,笑死,我当时找了绝对有三分钟都没找到,后来才知道在中国西藏的下面。

    那部电影我记得很清楚,叫《嘿玛,嘿玛》。几年后我去参加国内艺考的时候,还专门就南亚电影进行了一波研究。后来发现其实没啥可写的......(至于那个时候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因为国内同龄人都在研究欧洲和好莱坞,可能那个时候我以为我研究南亚电影逼格会高一点吧,真傻。)

    没想到又过了一段时间,不丹电影再次把我的目光拉了回来,这一次是相比于《嘿玛,嘿玛》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也就是这部《教室里的一头牦牛》

    [​IMG]

    这是一部很平淡却又奇妙的电影,平淡之处在于,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单单只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它的故事可能有些波澜不惊,节奏过于平淡,没有特别的技巧,所包含的生活哲理也并非那么特殊。就像站在山顶呼吸一口云气,有一丝感慨,却并没有什么特别。

    但它又太奇妙了,因为它是不丹拍的电影,才显得处处都那么有意思。

    这部电影唤起了我当初的一些记忆,趁着这股热乎劲,或许能写一写这部电影,或者说写一写不丹电影。


    先总体说说不丹和不丹电影吧

    在这部《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中,有一个台词作为抽象的母题反复出现,“不丹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这句话也恰恰是全片的题眼,也是不丹最特别的地方。

    既然说到不丹,就一定要提著名的“不丹模式”

    所谓“不丹模式”,是指强调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促进优于经济发展,用国民幸福总值代替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发展标准的独特发展模式。

    不丹模式也就造就了极高的国民幸福度。

    有一个比喻说明的很恰当。倘若一个人每月赚 40000 美元,你给他 1 美元,他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而一个人每个月赚 1 美元,你给他 1 美元,他可能会感到欣喜若狂与无比的幸福。

    这就是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不丹,也会有那么高的幸福指数。

    那关于影视行业,不丹也有一个记录,那就是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引入电视和网络的国家,在 1999 年才正式引入。

    所以按道理说,不丹的电影行业应该不会很好,甚至还处于落寞期才对。确实,不丹电影没有太多可以说的。

    但提到不丹电影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仁波切,即《嘿玛,嘿玛》的导演

    [​IMG]

    仁波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喇嘛导演”,他曾经担当过贝托鲁奇的电影《小活佛》的顾问,所以他接触电影行业算是不丹最早的。也恰恰是这个经历,这名喇嘛就真的走向了导演的道路。

    仁波切的转折点,或者说整个不丹电影的转折点,是在 2000 年的时候,那部《高山上的世界杯》,入围了釜山国际电影节,并获得国际影评人协会奖。

    [​IMG]

    这部电影作为仁波切的第一部电影,很鲜明的就体现了仁波切往后的电影特征,就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事实上,对不丹电影有了解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整个不丹电影,都是围绕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来进行表达叙事。

    这部电影也清楚地将佛法的哲理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仁波切的电影中,很讲究的是构图,也就是摄影上的功力,主要体现在佛教的符号化以及对于环境的大远景镜头。而这也一直影响了如今的不丹电影。

    随后就是所有人认为仁波切最好的电影,《旅行者与魔法师》。

    如果说哪一部电影最能代表不丹,那肯定是这一部。

    [​IMG]

    这部电影可以说让人很明显的感受到,不丹作为一个可能有些许落后的小国家,却依旧可以拍出一部与国际审美接轨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多的掺杂了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交替,一个想留下来,而一个想走出去。电影表现的更是整个不丹的现状,而这个现状,也恰恰是《教室里的一头牦牛》的暗线。

    而不仅如此,整部电影仍加入了许多仁波切的佛教思想,仍旧是符号化的镜头画面与展现自然风光的大远景。真正的做到了佛法藏于电影之中。

    仁波切自己也说到:“电影可以视为现代的唐卡”。

    而后就是知名度更广的两个《瓦拉·祈福》与《嘿玛,嘿玛》。

    [​IMG]

    可能,整个不丹电影就离不开仁波切,当然也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电影节,一个是合拍制度。

    正是电影节如釜山国际电影节和中国香港亚洲电影节,金马影展等等,才让这些优秀的不丹电影有走向世界的机会。

    关于另外一个合拍制度,其实不丹电影如果没有外方资本的介入,是很难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电影的拍摄,这也导致不丹的电影往往成本比较低廉,而这一点,我一会儿也会在后面说到。

    像《高山上的世界杯》就是不丹与澳大利亚的合拍片,而《旅行者与魔法师》也是有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介入,《嘿玛,嘿玛》更是与中国香港合拍而成。

    [​IMG]

    而《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如果我们有注意最后的 cast,也可以发现台湾等影视公司的加入,而不丹电影也就是这样一个在一众电影人与电影公司扶持下,慢慢前进的电影产业。

    那现在,再来看看《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或许会好评价很多。


    《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一个传统却简单的不丹宣传片传统却简单

    这是一部传统的不丹电影,电影导演帕武·多杰也恰恰是《嘿玛,嘿玛》的制片人,与仁波切一样,帕武·多杰也选择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作为整部电影的主题。

    在这部《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中,有一个台词作为抽象的母题反复出现,“不丹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IMG]

    金帕叔在后面接了一句:“可是,像你这样,受好教育,身负重任,象征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却总想去别的地方寻找幸福。”

    这整段话,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想表达的东西。

    这是一种新旧思想的交替,年轻人渴望走出不丹这个小国家,去大世界看看。而老人总希望大家留下来,这个地方很好,在这里就能幸福下去。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别的地方寻找幸福呢?

    这不仅仅是在电影中,更是跳出这个次元,而和第四面墙的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电影中不断地在用台词和符号化的道具来体现这一思想冲突。

    在开头的那一段屋里吃饭的戏中,奶奶的话与乌金前往澳洲的理想相悖,而在这一段的双人对话摄影中,有两点导演处理的非常精妙:

    第一点是镜头的设计。

    在这一段家里吃饭说话的戏份中,我们常规的对话内容拍摄,都是以轴线的一边来拍摄,两人呈现差不多的画面体位对着观众。

    但是在这里,却用构图产生了这种冲突感,这样一个正反打,一个打的是奶奶的正面,而一个则打的是乌金的背面,这样一个正背面的镜头交锋,也代表着两个人思想的交锋,更是代表了两代人思想的冲突。

    [​IMG]
    [​IMG]

    第二点,则是画面的距离感

    在这场对话中,正好加入了一个朋友的存在,朋友坐在奶奶和乌金的中间,从而隔离开这个距离。

    而在对话中,所一开始的镜头对焦都是聚焦于这个朋友上,奶奶则是虚焦的,则是一个电影镜头刻意营造出的距离感,从而体现出两人的矛盾与新旧时代两人思想的距离。

    可在影片后段的对话戏份中,我们发现,正反打并没有了距离感,变为常规的拍法,而结合剧情,也不需要特别的镜头设计,就能感受到乌金想留在这里的情感。

    而这样表达分割感的距离构图,其实并不少,在路上,乌金和两位一起烤火的场景中,用火隔绝两方,乌金戴着耳机,两人唱着自己的歌,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隔离。也预示着之后的小冲突。

    [​IMG]

    且导演也用了手机,耳机等现代化的设备作为一个现代思想的隐喻符号来插入进影片中,象征着一种现代对传统的格格不入。这都证明着,导演在真切的表达着不丹如今新旧文化的冲突感。

    当然,全片最好的隐喻符号自然是那个牦牛,这个牦牛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神圣的动物而存在,更多的是象征着乌金留在这里帮助他人的品德与对故土的眷恋。

    [​IMG]

    牦牛象征着自然,教室象征着人文,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是否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是一种美好的希冀呢?也许是吧。

    因为毕竟最后这部电影消解了这种冲突,达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感。

    但虽然如此,这部电影的故事却依旧和仁波切的电影相比,仍旧还是简单了许多,或许是少了仁波切作为喇嘛导演的佛教信仰,在电影中并没有很浓厚的表达,虽然不断地在画面中表现了佛教的信仰,但是故事仍然平淡了许多。

    可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这样,相比于《旅行者与魔法师》这个一样关于家乡乐土的故事,《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更适合于大众,这种相对于简单的故事也更适合于传播出去。


    画面的着重点造就了这部不丹宣传片

    但相比于叙事,电影更重要的是画面的表达,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可能是最好的不丹宣传片。

    就在这篇文章之前所说的“不丹模式”。资源环境和传统文化是不丹最重视的两点,而《教室里的一头牦牛》在叙事表达的信息量以外,最着重的也是这方面。

    整部电影充满了大量的远景,以及环境背景虚化的人物全景 / 远景镜头。

    [​IMG]
    [​IMG]

    这些镜头并没有太多的信息量,只是在表现着不丹的地形,地貌以及美丽的环境,而这个,恰恰是不丹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

    因为不丹电影基本上是合资且不以商业为主,成本都比较低廉,场景必须实拍,演员也都是非专业演员,但是不丹却正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随便一拍或许就是美丽的场景。

    [​IMG]
    [​IMG]

    除开对准环境的镜头之外,展现文化与佛教信仰也是镜头的着重刻画。

    由于不丹北部紧挨着西藏,所以藏传佛教在不丹流传很广,整部电影也基本用的藏语,而并非宗卡语。

    而文化的展现,从吃饭的样式,到喝酒的动作。从迎接的形式,到山上求神保佑的仪式感,都是这部电影所表达的,虽然这些对于整个电影叙事是隐喻或者毫无信息量的画面,但是却加重了我们观众对于不丹的整体印象,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IMG]
    [​IMG]

    结语:

    其实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个叙事设计在于,虽然这部电影是关于新旧思想的碰撞,但是电影却用一个东西串联了起来,那就是歌声,歌曲。

    可能是歌曲对于高山人民的重要性,让歌曲在这里得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出去的年轻人想念家,是一个让传统的民间人传承的文化。

    最后导演给出的结局是,乌金坐在澳大利亚的酒吧里,唱起了这首《圆满牦牛之歌》,或许想表达的就是这种出去了也不要忘记故土的精神。

    这是一句对于不丹的鼓励,也是对于不丹年轻人的忠告。

    听说不丹出去留学的年轻人 99%都会回到家乡,去发展国家,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但是如果是真的,到底是什么能让他们义无反顾的回来呢?可能是因为不丹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吧。他们不需要再出去寻找幸福了,不是吗?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