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评价电影《狐狸猎手》?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3-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moongirl,前经纪人,新人编剧 阅读原文

    狐狸猎手是一部传记电影,于 2014 年 5 月 19 日在戛纳电影节上映。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所有和体育相关的传记片都是热血的,燃的,励志的,不过这部电影才看了 5 场戏,就彻底把我给打醒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看了很多部电影,但是我快要忘记“什么是电影”了。贝尼特米勒只用了 5 场戏就重新唤回了我的“记忆”:他告诉我什么是风格,告诉我导演和观众之间应当写下什么样的“契约”。

    具体到狐狸猎手前 5 场戏,基调 / 风格就是两个字:冷峻。台词少,配乐少,摄影机几乎不运动。如果你可以接受,那么就继续往下看;如果不能接受,那就关屏幕走人。导演让自己和观众处于非常公平的位置,这样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

    这部电影的摄影师是格雷格弗莱瑟,他也是沙丘、猎杀本拉登的摄影(指导)。格雷格弗莱瑟在狐狸猎手里可“轻松”了,他只需要展示自己的基本功:摄影机不动了,那么景别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导演来说,他失去了很多可以展示自己技术的机会——摄影机不运动,演员台词少,音乐少——还剩下多少发挥的空间?

    狐狸猎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不过编剧在时间线上做了非常巧妙的处理。要产生冲突,必须让三个角色处在同一个连续的时空里。电影从双人关系开篇,接着写了一段错位的双人关系,然后是别扭的三人关系,最后扣动扳机,三人关系彻底崩塌。

    开篇的双人关系是互为镜像的。马克和哥哥大卫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活在哥哥的“阴影下”,想逃又逃不了。约翰和母亲的关系也是一样的。第一部分的建置段落极其高效。马克的性格以及与哥哥的关系很快就交代清楚了。约翰出场之后,马克和约翰开始了一段错位的双人关系。

    我一边看着电影一边也在思考:马克和约翰到底是什么关系?在飞机上吸毒这个段落之前,我倾向于马克把约翰当成自己的“父亲”。至少在胜利的那个时刻,约翰和马克两人的确在精神世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是极度愉悦的。约翰把纪录片定格在马克拥抱自己的这个画面,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飞机上,约翰让马克吸食可卡因。马克表示了拒绝,约翰觉得他小题大做,不就是可卡因嘛,吸了又不会怎样。我收回了之前的想法。两人怎么可能是父子关系?一个父亲怎么会强迫自己的儿子吸毒,而且儿子还是顶级运动员。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父亲!

    约翰被母亲骂了,他大半夜把马克叫了起来,让后者去画室。在画室里,他把马克压在了身下。对于这一段有很多的解读。据说马克的原型人物对这个情节非常不满。我不赞成这是导演在隐晦的表达“同性性行为”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是驯化 + 发泄的产物。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的话,两人之间的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影片一开头是一段真实的影像:杜邦家族在自己的大庄园前和动物们的各种互动。互动是一种优雅的说法,其实就是驯化。对于约翰来说,马克就是他需要驯化的动物(马克身上的确带着某种“兽性”)。在飞机上两人吸毒后,约翰一直在教马克读那三个拗口的单词。表面看是两人吸毒吸 high 了,其实就是展示驯化的过程。将马克压在身下,是驯化成功的标志。之后的那场马克蹲在约翰跟前,碰了一下他,然后问他怎么了,这怎么看都是猩猩 / 猿猴和人类的相处模式:这个场景巩固了驯化的成果。所以当约翰发现马克竟然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擅自让其他人休息时才会勃然大怒:猎物岂能挑战主人的地位?!一个巴掌下去,两人彻底决裂,也彻底打醒了马克。

    马克的哥哥大卫来了之后,三人关系无疑是别扭的。约翰沮丧地发现,大卫和马克截然不同,他根本就无法驯化。大卫有健全的人格,还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约翰母亲的去世和最后纪录片的拍摄,成为了最终的导火索,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大卫经过心理建设说出约翰是他的导师时,我很自然地说了一句:“真是不要脸!”我以为约翰就只是停留在不要脸这个阶段。

    很多时候我是带着编剧思维在看电影,自诩是敏感的,但是贝尼特米勒却用独属于他的方式一点一点削掉了我的敏感,这就导致我在看狐狸猎手时有些迟钝。因此当电影的高潮戏——约翰枪杀大卫——来临时,我是如此震惊!毫不夸张地说,那三枪直接把我给干懵了!

    在这三枪打响之前,我还一直在思考约翰到底要什么?他一直在强调美国公民、美国精神、美国梦。我本来还打算分析一下,可是看到他杀死大卫时,我非常生气。什么美国精神,美国梦,用在他身上就是浪费!这就是一个极度自卑又极度自我,内心极度阴暗之人。父亲缺失,终身都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于是见不得有人拥有幸福的家庭。约翰无法驯化大卫,而真正有可能被驯化的马克已经离开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不听话的人,只配被我毁灭!

    其实再回过头看,编剧是给了铺垫和提示的。一天早上,约翰在练枪,正在晨跑的队员们兴高采烈地挥手叫他“约翰”。约翰转头就来到训练馆,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表面看他是要提醒大家汉城奥运会要开始了,你们赶紧给我练。其实是在告诉队员,不要来挑战我的权威。我才是你们的主人,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想想看,在体育馆开枪这种事情就不是正常人会干的。只是这些铺垫,都被我忽视了。

    马克在电影里第一次说话是在一个小学做演讲。他说他要谈谈美国,谈谈奥运精神。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奥运冠军去到了我们的小学,孩子们该是怎样的欢呼跃雀,那种兴奋是藏不住的。可是坐在台下面对马克的小学生呢?在我看来,那就是一群麻木的看客。影片最后,马克在一阵烟雾里走上了拳击台。显然,这是一个黑市。台下坐着的都是来寻求刺激的,来看热闹的人。人们在高喊着:“美国!美国!”已经失语的马克,此刻内心又在想些什么?

    狐狸猎手整部电影都是极其写实的,除了两场戏。一场就是前面提到的最后一场,完全可以不放烟雾的。那导演要表达什么呢?还有一场就是约翰的母亲死后,约翰把所有的马都放了。前面提到,整部电影的摄影机很少运动,但是在这场戏里,摄影机一直在晃。除了表达人物内心的激荡之外,还有什么寓意吗?

    除了冷峻之外,我不太想用其他的词语来概括整部电影的风格。这部电影压抑吗?我觉得还好。导演克制吗?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克制?克制是不是有“刻意为之”的嫌疑?即克制仅仅代表着导演的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风格。比如这场戏演员可以哭,也可以不哭。导演觉得哭很煽情,所以就不让演员哭:这是导演做出的一种选择。而在狐狸猎手里,导演并没有做出任何的选择,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朝着它应该朝着的路径在前进。

    贝尼特米勒在狐狸猎手里做得最成功的事情是调教演员。现在摄影机不运动了,那么画面及演员的表演就显得尤为重要,况且整个剧作都是围绕“三角关系”来展开的。换言之,导演把这部电影的成败都赌在了三位演员身上。幸运的是,他成功了。最佳群戏,当之无愧。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饰演马克的查宁塔图姆——虽然他没有获得提名。马克吸毒之后,整个人物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很多演员都能演,但无疑都喜欢往外演,喜欢“夸张”,深怕观众看不出角色变了。还有那场输了比赛之后先狂扇自己耳光,然后暴饮暴食的戏。查宁塔图姆在这场戏里几乎做到了让我相信他在表演的当下,已经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这就是很多人在自己家里会做的事情。看到这个场景后,我真的很想穿过屏幕,去到他的身边,然后把他打醒。过了一会儿,大卫来了,果然做了我刚才想做的事情。但是光打是不行的,最后还得加“胡萝卜”。哥哥抱着弟弟。哥哥告诉弟弟自己爱他,不会放弃他,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想办法解决。看到这个场景,心生感慨:有一个哥哥真好啊!一个人活着,太难了!

    2022 年 1 月 17 日,我看了一部另类至极的传记片,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传记片。贝尼特米勒拿下了 2014 年第 67 届戛纳的最佳导演,次年(2015 年)获得了第 87 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不过最后输给了鸟人:这两部电影真的代表着技术的两极。

    狐狸猎手目前豆瓣评分 7.4,23000 人评分。影评 114 条,讨论 14 条:真是惨淡。昨天正好去看了蔡国强:远行与归来的画展,打算把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看了。让人惊讶的是,豆瓣上显示贝尼特米勒是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这是什么奇怪的缘分?

    以上。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