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说,10年护肤品研发老兵丨微信公众号:妆说 阅读原文 先说结论,懂得护肤成分能辅助护肤,如果你以为这是全部,那么你就错了! 为什么要掌握护肤品的成分? 成分如同建筑的砖瓦 护肤品如果是一幢建筑,那么成分就如同建筑的砖瓦,了解砖瓦材质和用途,有利于帮助了解建筑,同样懂得成分,是能辅助更好的护肤。 如何正确挑选护肤品以及看懂成分? 这篇文章我整理了如何挑选护肤品和看懂成分,让你可以了解成分在护肤品中的作用以及护肤品的功效。 护肤品里面有哪些成分才是真正有用的? 成分党和消费者更多在意的功效成分,有些成分被某些博主贬的一文不值,但是在配方师的眼里及心里,护肤品里的成分都是有用的,没有一个成分是孤立的 / 没用的,脱离配方谈成分也是一种耍流氓。 懂得护肤成分,不进阶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懂得成分并不代表你了解了护肤的全部。 成分≠产品有效 了解成分,并不代表你了解这个产品的配方,护肤要更懂配方,始于成分,但不止于成分,成分并不能看出其在配方中的起效浓度、安全浓度。 以维生素 C 为例,文献报道维生素 C 的外用浓度一般分为 10%,15% 和 20%,随着浓度的递升功效会逐步加强,而人的皮肤类型不同,对「浓度」的接受度是不同的。 成分≠产品安全 懂得成分能辅助甄别一些刺激性成分,但有些妖魔化护肤品成分(比如防腐剂)并不科学,毕竟产品的安全性并不取决于某一个成分,而在于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和人体安全试验。 成分党进阶才是王道 成分党进阶 成分党只有不断进阶,到如今,成分党会从多维度的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维度一 --- 配方 成分作为配方的切入口,但成分并不能看到配方设计的全貌,同行交流就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为啥它的配方的使用效果会特别好,这可能与配方的工艺、配方中成分的协同增效、配方中活性物的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要想更好的护肤更要了解产品的配方。 维度二 --- 皮肤特点&季节变化 皮肤结构示意图 肤质不同,产品不同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护肤过程中不少消费者会遇到一种情况,别人用的很好地护肤品,自己用完却不断的爆痘! 充分了解自己皮肤类型,选对适合自己护肤品,才能科学护肤。 季节不同,护肤方式不同 不同季节,外界影响变化很大,冬天气温低且干燥,此时选择滋润度高的护肤品可能更适合你,比如含有封闭成分高的护肤品;而夏天油脂分泌旺盛,皮肤保湿更偏向清爽度高的保湿产品,比如选择天然保湿因子、D- 泛醇的护肤品。 冬季紫外线强度低,长时间户外工作,做好必要的硬防晒就可以了;而在夏季紫外线强度高,户外长时间工作,除了做好硬防晒还需要涂抹防晒霜。 皮肤问题严重程度不同,护肤策略不同 以色素沉着和黄褐斑为例,普通的色素沉着可以通过护肤品来改善,而对黄褐斑来说,需要通过口服药物、医美手术结合护肤品才能有效改善黄褐斑。 以痘痘为例,痘痘分为不同等级,严重的需要通过口服药物(异维 A 酸)、医美手术,而普通的粉刺、炎症性痤疮是可以通过使用水杨酸、维生素 A 类成分来改善粉刺问题的。 维度三 --- 避免“护肤”=“毁肤”骚操作 过度清洁 皮肤屏障结构示意图 过度清洁是最常见的“毁肤”骚操作之一,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反复多次卸妆、去角质、使用磨砂粒子的洁面膏,这种过度清洁带来最直接的伤害就是皮肤屏障受损。 一味追求高浓度 成分党都知道,空谈成分、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但是功效成分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以维生素 C 为例,浓度为 20%的维生素 C 渗透效率更好,浓度为 30%的抗坏血酸的渗透效率反而要低[1],同时更高浓度带来产品刺激的风险增加,注定是出力不讨好! 刷酸护肤 "刷酸”应该算当下爆火的护肤方式之一,但成分党容易忽视高浓度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坏作用。正所谓“刷酸一时爽,一直刷酸一直爽”,应该科学理性的认识刷酸护肤,在化妆品中对α- 羟基酸和水杨酸有着明确的法规限制,普通消费者日常刷酸一定要注意护肤品中α- 羟基酸和水杨酸中含量,避免使用不合规的护肤品。 疯狂敷面膜 提到“面膜”,不少人就想到了补水,从而拼命敷面膜。虽然敷面膜是有好处的,但频繁敷面膜,会导致肌肤角质层过度水合,已经有研究报道了皮肤水合作用会导致角质层超微结构的改变,皮肤水合程度越大,角质层的超微结构改变越严重,皮肤屏障能力降低,会导致皮肤对皮肤刺激物和过敏原的渗透性增加,耐受力下降,严重的会引起过敏、皮肤炎症。 总之,懂得护肤成分能辅助更好的护肤,但仅仅懂得护肤成分是不够的,多维度护肤才是王道!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