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运动鞋的鞋底不是水平的,而是鞋跟高于前掌的厚度?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2-03-1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27
    赞:
    46
    [​IMG] 运动分子,体育科普/运动知识/装备测评/赛事报道/选手故事/ 阅读原文

    运动鞋中底落差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所有运动品牌 / 制造商中底缓震技术的变革史。这里面不光有中底材料的发展,也能看到运动理念的改变

    最早鞋子多按材质、很少按用途来分,毕竟很多运动都是最近几十年才诞生定型的。橡胶之类有弹性的聚合物用到运动鞋上历史更是不过这一百来年而已。

    最早的运动鞋(几乎逐渐全部在现今变成了“复古鞋”、“潮鞋”)鞋底实际上仍是非常接近水平的。

    比如匡威 converse 的 All Star 帆布鞋(1920 年代)▼

    [​IMG]
    [​IMG]
    [​IMG]

    穿过帆布鞋的都应该知道,鞋跟和前掌基本是水平的。

    比如 onitsuka tiger 的 Mexico 66(为 68 年墨西哥奥运会设计的跑鞋),鞋底也是水平的(后期的复刻版为了增加舒适度在后跟又增加了缓震材料,才有了些落差)▼

    [​IMG]
    [​IMG]
    [​IMG]
    1976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芬兰跑步选手 Lasse Virén 穿着这双鞋夺得万米冠军,夺冠后他举着鞋子在跑道上兴奋地狂奔。

    后来运动鞋逐渐逐渐就不再“水平”了,因为弹性更好也更轻的材料出现,运动品牌发现把它们加在鞋底可以极大地提升舒适度,尤其是后跟部分更会增加用量,于是鞋跟高度也慢慢的高了起来。

    比如 Nike 最早的跑鞋 Cortez,也就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穿的,后跟已经明显比前掌高了▼

    [​IMG]
    [​IMG]

    当然当年(1972 年)Cortez 的前后掌落差远没有现在的复刻版那么明显,放到今天依然可以算是接近 0 落差的跑鞋▼

    [​IMG]

    而后来随着中底材料越来越多,以及一些运动项目,比如 NBA 等开始越来越吸睛,运动品牌开始越来越多在中底上做文章——如何让一双鞋有极致的缓震性,并且能适应人的运动习惯,从脚后跟落地(吸收震动)到过渡到前掌,再给予前掌向上的力(回弹),以让运动员更好的发挥。

    在寻找 / 研发更轻更弹的中底材料(材料减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物理减震科技。简单说材料减震是通过弹性材质本身的形变和回弹,来起到吸收缓震并且恢复形状反弹的效果。而物理减震则是直接通过中底构造上的形变,起到同样的作用。

    于是很多运动鞋的鞋跟与前掌的落差也变得越来越高。

    [​IMG]

    ▲诞生于 1982 年的 air force 1,对 Nike 来说无比重要的一双鞋,外面看似乎前后掌厚度相差不大,解剖后会发现其实厚度落差很明显,后跟部分的气垫要厚很多。图片来自网上。

    物理缓震比较有名的比如 NIKE 的 air 气垫,比如现在已经很少见的 shox,比如美津浓的 wave(在形变缓震的同时还会发挥稳定支撑的作用),比如 adidas 十几年前的 a3 和现在也很少见了的“刀锋”,比如 reebok 的 DMX 气囊,比如 converse 年代更久远些的油包,比如 and 1 的拱形后跟,比如李宁的李宁弓……

    都是通过物理构造来实现缓震 + 回弹的效果。在视觉上物理减震的鞋子一般都更科技感,噱头也更足。物理减震基本都是与材料减震同时应用的。

    [​IMG]

    ▲Nike 的 Shox,早先在跑鞋、网球鞋和篮球鞋上都有应用。这双是全掌 shox 的文斯·卡特签名鞋(VC3),而后来 Nike 也意识到全掌 shox 太重,稳定性也较差,就逐渐放弃了这项技术。

    然而基本上物理减震多数都存在先天的缺点,不是构造缓震的结构本身自重比较大,就是造成中底非常厚实(毕竟物理形变需要空间),而且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比如冰天雪地里性能就大打折扣了,一旦损坏就失去了性能 等等。

    物理减震大多都标榜极致的缓震体验,因而多数产品都更重视在后掌设计物理减震。这也造成了这类运动鞋的前后掌落差非常大,甚至会超过 12mm。

    [​IMG]

    ▲美津浓著名的 WAVE 中底技术,缓震 + 稳定的作用。可以看到这双顶级缓震跑鞋,后跟的高度远远大于前掌。

    [​IMG]

    ▲adidas 的 Springblade“刀锋”,可以看到同样前后掌的明显落差。

    运动品牌们也知道物理减震的优缺点。如今运动鞋上单纯的物理缓震越来越少见了,或者说它们更加低调地与材料减震融为一体,而不是早些年的张扬呈现了。

    加上越来越新材质的研发诞生,重量轻盈,性能耐久,缓震和回弹又出色,这样也使得客观上前后掌落差再次回归降低有了前提。

    [​IMG]

    ▲近年大热的 boost(E-TPU),将 TPU 材质像爆米花一样“爆”成一粒粒弹性颗粒,再拼组成中底,既实现了缓震又有极高的弹性。这种 E-TPU 技术实际上多家运动品牌都有掌握,与各种 eve 材质一起成为目前主流的中底减震材料。

    [​IMG]
    [​IMG]

    ▲亚瑟士 asics 的 gel 减震胶,介于物理和材料减震间的材料。来自 solereview 的解剖图可以看到这双最顶级缓震跑鞋 Quantum 360 的 GEL 胶并不是整块中底,只是两边区域…

    并且很重要的是,运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职业球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专业运动员不仅仅只是练,也有吃穿用住行各个方面的照顾。越来越多的运动科学发现很可能,后掌着地(所以后跟需要很厚实的缓震)- 过渡到前掌 - 前掌发力 这样的运动理念是有问题的,甚至是很多运动员受伤的罪魁祸首。运动鞋可能最需要的只是在提供缓震和保护的同时,能尽可能让人以自然的姿态去活动,人体本身才是最好的缓震 / 回弹结构。

    于是各种零落差的运动鞋就开始纷纷出现了。比如 Nike 在 2005 年推出的 free,每个型号后面备注的 3.0、4.0、5.0 等,代表数字越小,越接近赤足感觉(也有说数字就是前后掌的落差)▼

    [​IMG]

    最极端的就是 VFF 五趾鞋 Vibram FiveFingers,几乎完完全全做到前后掌 0 落差的同时,整只鞋也几乎没有任何缓震▼

    [​IMG]

    这也算是追求赤足的最纯粹表现了。(当然日后 Vibram FiveFingers 输了官司,被告说宣传中有夸大效果,赔了很多钱)。

    很多极简运动鞋也拼了命的开始追求极致轻薄,追求前后掌保持水平。这些里面出了不少怪异的运动鞋,比如美国的牛顿品牌▼

    [​IMG]

    实际上前后掌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但在前掌下方加了一块凸起(POP 科技),这样实际上穿鞋后前后脚掌基本是在一个平面上的。牛顿这样做的原因也不光是为了实现前后掌水平,官方宣称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跑的更好——这其实也是运动理论的另一种表现。

    现在所有运动品牌基本把前后掌落差<8mm的跑鞋认为是接近自然步态的跑鞋,前后掌落差≤4mm的即是符合“赤足”定义的跑鞋。

    [​IMG]

    ▲圣康尼 Saucony 的所有跑鞋都有前后掌落差数据,不少运动品牌如今也都陆续会标明这个数据。

    要说明的是,鞋跟与前掌哪怕不存在落差(赤足 / 极简跑鞋),也不意味着这双运动鞋的中底一定是薄的。如今也有不少运动鞋(多出现在跑鞋上),前后掌基本水平,但中底厚度很高——就是说,这些运动品牌认为 0 落差是最符合人类的,但足够的缓震也是非常需要。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美国的 altra▼

    [​IMG]

    最后的最后,关于鞋跟与前掌的落差,怎样的运动鞋才是最好的并无定论

    现在有人追求极致赤足感,巴不得前后掌是 0 落差,有人还是喜欢前低后高的感觉,更多人是慢慢开始适应越来越小的前后掌落差,如今多数跑鞋的落差最常见都是 4-10mm,篮球鞋类也不像原来那样差异明显。

    不能说,一定是水平的中底才是最好的。毕竟运动理论在发展,中底的材质在进步(每隔个 10 年几乎所有运动品牌的主打中底技术就要换个遍),而人本身进化也好退化也好其实都要缓慢的多。说不定再过几年,又开始有理论表明运动鞋的前后掌落差应该是其它形态的。

    好在如今我们可以选择厚底的薄底的、大落差的小落差的运动鞋,相比过去选项要丰富太多。去改进自己的运动习惯、运动姿态,可能比困惑装备的选择,要更有实质意义些。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