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晨煜,心理治疗DoctorShenChenYu微博easOn申晨煜 阅读原文 1、有些问题是无法被解决的,至少不是轻易能被解决的,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接纳,别无他选。 《美丽心灵》里数学家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幻觉中,最开始的幻觉是大学里的室友,留校任教后出现的幻觉是一位特工,再后来又出现一个小女孩。 他常常对着空气说话、怒吼,周围人看到他的言行举止都很难以理解,但所有的幻觉其实是他的内心投射,因为性格孤僻、固执,大学时期的纳什不愿跟其他人一样只是发表几篇论文,他沈迷于发现原创理论,这导致他难以合群,被同学嘲笑为呆子(nerd),所以他需要幻想出一个室友来认可他。工作后虽然解决了五角大楼的难题,但大多数时间他还是最普通的存在,幻觉中出现的特工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感到国家需要他,他是很重要的角色。而小女孩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纳什所缺乏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但在某一个瞬间,纳什发现多年来,小女孩并未长大,因此也分辨出这一切都是幻觉。此后他的人生里,这三个角色依旧存在,只不过纳什可以做到接纳,与他们和平共处。 彼得·德鲁克在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写到“你要学会与问题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等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到处都是问题,如果你不想被问题所扰的话,那你就得躺在棺材里了。” 2、接纳自己可以更好的“盘点你的福气”,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代年轻人日常,明明有很多书还没读,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再买一些新书。明明已经进入了一段稳定的恋情,可心中还是期待新的感情。明明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还是会羡慕那些更高薪更有挑战的职位。 “盘点你的福气!我们怎么会忽略这个令人获益的简单训诫呢?通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有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欧文亚隆) 不满足于现状,当然算不得什么问题,它一定程度上督促着我们变得更好更优秀,但还是要警惕不要出现“一山望着一山高”的状态,这会让人心理失衡、焦躁不安。 3、接纳自我能帮我们保持专注。 盘腿而坐,双手交叠放置于丹田,舌顶上额,双目微闭,目光汇聚于鼻尖,减慢呼吸频率,关注自己的呼吸,默数呼吸频率,尽量专注。 这是正念冥想的观呼吸训练。 但这只是正念冥想的一个具体的方法,姑且称之为狭义正念。 其实正念可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正念吃饭,可以正念阅读,可以正念写作,甚至可以正念打游戏。可以称为广义正念。 正如卡巴金所说——正念是一种不加评判地、有目的的将注意力放在当下的状态,去察觉、去感受。让你每一个当下感受平静、喜悦。 4、有时对抗不是好的选择。 努力可以让人在很多方面有所提升,但生活中有些事情努力了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对抗焦虑、比如“我要努力睡着 ”。 “对抗焦虑”这个说法本身就把焦虑放在了一个人的对立面,从而内心认为焦虑是不好的,因此需要把它从身体里清除出去。但多数人会出现“越努力,越焦虑”的状况。 睡眠亦是如此,每个人都经历过失眠,每当你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你都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尽快入睡,但很多人即使数到了一千只羊也依然无法入睡。 想要缓解焦虑、想要尽快入睡,最好的方法不是努力,也不是与之对抗,而是不断的接纳自己,学会与这些不适和平共处,甚至可以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反而更有效。 5、你认为的负面情绪(比如焦虑)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舍恩提供了一种思路。他指出焦虑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人类祖先在远古时代需要捕猎,他们常常需要直接面对猛兽的威胁,因此那些懂得焦虑、担心,或者“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人群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反而不知道害怕的人应该都成为了猛兽的腹中餐。 现代人多数是那些更为“焦虑”或者懂得“害怕”的人群的后代,因而焦虑可以称为一种“生存本能”。 但这种生存本能也有副作用。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们为了生存而去捕猎,大多数年代是和平发展为主题。但人体内遗传下来的生存本能仍然支配着我们,让我们把很多微小的信号判断为是“危险的”,甚至是威胁生命的。 这就是焦虑的过度担忧,它会让人体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状态,交感神经亢奋,心慌、胸闷、手脚出汗,甚至濒死感。 这就是焦虑谱系障碍共有的表现。包括社交恐惧症、疑病症、惊恐发作,都有类似表现。 进化心理学也有类似的观点。 6、疑病的合理性。 因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一位 60 多岁的老人反复洗手、每天用酒精擦拭地板,再三求医确认没有感染、身体状况良好,但仍没有打消其疑虑。他可能患了“疑病症”,更具体一点可以称之为“新冠肺炎疑病症”。 “疑病”本质上就是“对疾病的焦虑症”,它有焦虑症的普遍表现,诸如过度紧张、担心,对结果的恐惧,伴随有心慌、胸闷、气短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新冠肺炎疑病症”无非就是过度担心患新冠肺炎,过度地做检查,即便没有明确接触史,也无法阻止其反复就医、求证。因而多数人的认知里,“疑病”是不好的,人们应该摒弃它。 但今天想聊一聊“疑病”的好处,《进化心理学》指出了焦虑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它让人识别危险,做出“战或逃”的反应。同样地,“疑病”可以让人提高对某种疾病的敏感程度,让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今天看到钟南山院士团队最新论文,新冠肺炎潜伏期最长可达 24 天,还有前几天看到的“三次咽拭子均为阴性的患者”,适当“疑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我们可以将“疑病”看成是一个连续谱系,它的反面就是那些“不把健康当回事儿的状态”,身边不难见到这样的人,比如丝毫不在意烟酒对身体的损伤;明明已经超重了,但还是管不住嘴。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或者不同的时期,“疑病”状态也应该是波动变化的,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7、接纳也包含着对“自我不接纳”的接纳。 之前跟一个来访者沟通冥想的过程,作为初学者她受困于无法集中精神,之后尝试 “自我接纳”,因为她知道刚开始做哪有不走神的,可没过两天她对“自我接纳”又产生了困惑,冥想时总想着努力做到“接纳自我”,全然不顾“观呼吸”的训练,因此又进入了新的对抗和纠结中。 细细想来,她其实陷入到了对“自我接纳”的不接纳状态中,真正接纳自我的人,不仅能够欣赏自己身上美好的一面,也能够接受自己那些灰暗的一面。谁都知道“自我接纳”是好的,但“自我接纳”是无条件的,它也一定包含着对“自我不接纳”的接纳。 8、接纳自我并非“随心所欲”。 森田治疗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多神经症患者无法理解何谓顺其自然,而有些虽可理解,但无法真正做到接纳自己。 首先需要明确“顺其自然”不等于“随心所欲”,比如焦虑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任由焦虑发展,不加控制地去接受,后果就是紧张、担心感愈加显着;疑病患者将“顺其自然”理解为不加节制地按照疑病观念行事,反复去医院就诊,或反复在网上咨询,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担心丝毫未见减轻;强迫患者对顺其自然的理解可能更加二元对立,对他们来说只有强迫与反强迫两个选择,不存在中间灰色地带。 而“为所当为”需要我们能够看到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焦虑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过度的,疑病者需要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强迫者需要看清大多数事物的发展绝非仅仅是“非黑即白”的对立状态。 当然,对待神经症的种种表现,我们还需要学会一些“合理化”的方法,也就是要看到这些情绪对人生积极的一面。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应对压力,提高人们的警觉感;恰当的疑病能够让我们在疾病早期就能识别、诊断,避免疾病恶化;轻度的强迫能让我们保持对完美的追求。如果能这么去想,我们对于焦虑、疑病、强迫的恐惧感就能消除一半,接纳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9、认知行为治疗的启发:接纳情绪,改善固有认知模式。 ABC 理论——A(Activating event)指的是一个事实、事件或一个个体的行为或态度,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C(Consequence)代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或反应,它可能是病态的也可能是健康的;B(Belief)代表个体对 A 的信念。认知行为治疗认为,并不是 A 产生了 C,而是 B 引起了 C,即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反应。在 ABC 之后,是 D(Disputing irrational thoughts and beliefs),即辩论,指的是治疗者通过一些方法来质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发现它们并与之进行辩论,学会有逻辑有证据地思考和验证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而产生新的结果和情感,即 E(Cognitive and Emotinal effects of revised beliefs)。[1] 出现了负面情绪,最好的方式不是控制或压抑情绪本身,而是学会接纳情绪的出现,思考出现这种情绪背后的认知和信念是什么,然后通过思维辩论来挑战固有的认知模式,建立更为良性的认知,才有可能改变情绪。 10.不接纳,可能陷入神经症的圈套。 焦虑像个老谋深算的猎手,它会给人挖下陷阱,并且不断地引诱你落入圈套。 来访者总是期望医生能够给出一招致胜的办法来缓解焦虑,这恰好就是焦虑布下的陷阱,它引诱你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断前进,但你会发现自己竟然成了焦虑的帮凶,帮着它把陷阱挖得更深,自己却深陷泥潭。 疑病者如果能够放弃对于“疾病”的研究,焦虑者如果不再对“最终的答案”那么渴求,强迫者如果能够看清“重复”的无意义,这样的陷阱就能不攻自破。 引用一个刚学来的词——“价值序列”,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需要做的,而不是让焦虑占据这个序列的排名。 11.面对真实的自我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太多关于自身的假象,予以我们慰藉或逃避。 焦虑者不敢面对自己的焦急、紧张感,所以穷尽一切可能在对抗或摒弃焦虑;疑病者不敢面对一个不甚完美的身体,所以一直在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症状和感受;强迫者不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所以无时不刻处于被驱使的思维和行动当中。神经症患者一旦有一丁点儿症状表现,患者就立刻要求治疗师给他一个解释,这样患者就可以挡开那些对他产生威胁甚至折磨的情绪。 但假象毕竟是虚幻的,如果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建立在此基础上,注定会坍塌。尼采在《疯狂的意义》中曾提到,他人的目光和评价,现实的道德枷锁,伦常绑架,都会让我们将真实的自我困束在牢笼里,我们在苦痛中作乐欺瞒自己,在懒惰中随波逐流,寻找消亡的归属。只有当你敢于面对真实的那一刻,才开启了人生中所有的创造性,才能释放出那被遮掩的光芒。 关于真实的自我,可以有两部分理解,一是尽量尊重客观事实,比如对某一疾病有所担心,那我们就要尽量去了解该疾病的真实发病率,再比如对某件事有过度担心和恐慌,那就要尽量去还原事情的本质,预测发展趋势。二是在主观上学着接纳不完美的部分,接纳程度越高,我们就越能接近实物的本质。 12.控制可控的,接纳不可控的。 一位中年男性在好友突然离世之后,表现出突然发作的心慌、恐惧感,他认为自己是受到了惊吓。然而事情远不止如此,他因为新冠疫情已经闲赋在家很久,收入虽然没有太受影响,但不可避免地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担忧。孩子在家里上网课时控制不住地玩手机,也让他恼火不已,因为总与孩子起冲突,也时常被妻子唠叨。他似乎进入了“中年危机”,在他看来一切都在朝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我们本能会抗拒“失控感”,因为它代表着“自我能力的下降”,我们拼命地试图控制自己、控制生活,比如有人想要控制睡眠,希望“想睡就能睡着”,有人想要控制家人,比如孩子必须听话,不然就是对我不尊重。有人想要控制自己的事业,不允许出现大的失误。 但人生浩瀚,你能控制的部分寥寥无几,那些强扭的瓜都慢慢转变为对自我的攻击。“控制可控的,接纳不可控的”是每个人都需要 get 的技能。 13.接纳自己可以避免陷入情绪“自指”的怪圈。 有时情绪问题会呈现“自指(self-reference)”现象。 焦虑症与恐惧症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明确地担心对象,但不少焦虑者会出现脸红、心慌、胸闷、气短等躯体不适,恰恰是这些表现会像助燃剂一样让焦虑者变得更加焦虑。疑病感其实属于“对疾病或健康的焦虑”,一些疑病者表面上是对某种疾病的过度担忧,但对这种“焦虑感”本身的不接纳反而会加重“疑病感”。强迫症的“自指”体现地更加彻底,当你出现一个无法遏制的冲动(想法或行为),几乎与此同时会想要把它压制下去,因为在我们认知中那些冲动是不好的、不允许的,因此它不应该出现,但就是这种“反强迫”会让强迫症状更加显着。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自指”怪圈中,它是一个陷阱。情绪问题不同于客观的问题,我们遇到一道物理难题,会想要去解决它。而面对情绪难题,如果我们也保持同样的态度,就会陷入麻烦,因为“解决情绪”本身这个说法会与先前的情绪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困境,反而让情绪问题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