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斯卡,人间观察家 阅读原文 1、定义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是一场贯穿绘画、哲学、文学、摄影、戏剧等等媒介的大型艺术运动,贯穿其中的,是许多人类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哲学家巴塔耶(尽管他的大部分工作,被认为与超现实主义没什么关系)、画家与设计师达利,俄国革命领导者托洛茨基,还有电影界在超现实主义界的代表人物布努埃尔。 站在 2021 年的今天去看,已经很难想象超现实主义,居然已经距离我们那般遥远。1924 年,布勒东就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1929 年,未来的著名哲学家巴塔耶,也加入到了这场运动中;也正是这一年,达利和布努艾尔合作电影《一条安达鲁狗》,标志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个高峰。 达利 其中,只有布努埃尔是电影界的,足见其电影作品对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性。 超现实主义是什么?《牛津通识读本·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一书中,有两个重要的章节。一是“我是谁?”,探讨了超现实主义对心灵、精神、身体的深入研究;其二是“政治”,探讨了超现实主义与俄国革命脱不开的关系。 如果是布努埃尔,除了左翼精英知识分子背景,在对精神探索时,还带有一些对欲望隐隐的排斥。 在表征上,他的作品融合了超现实主义的所有实现特征;但是在更深刻的精神内核处,对于造成了这些表征的内在欲望,那些荒诞的、无逻辑的欲望,布努埃尔可谓极其克制,或者说,他找到了一种,以超现实主义的形态,去呈现人无意识、潜意识处的欲望,同时又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风格。 发源于欲望,又排斥欲望;描绘着欲望,又回避着欲望——压抑的,性感的,这就是布努埃尔了。 2、布努埃尔与达利 说到布努埃尔,必然绕不开达利。《一条安达鲁狗》这部超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便是两位巨匠合作的结晶。 创作《一条安达鲁狗》时,布努埃尔和达利都不是后来影迷在书上看到的垂垂老朽,而是混迹在二十年代巴黎纸醉金迷中的,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的小伙子。他们也像我现在一样,迷惘,热切地想要找到艺术的方向,对现实社会有很多看法,非常富有创造力。 一条安达鲁狗 布努埃尔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尽管超现实主义者并不认为自己是恐怖分子,但他们始终在和他们所鄙视的社会作斗争。当然,他们首要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流言。” 二人是西班牙老乡,在艺术上一度很有共同语言。这一篇的主角,当然是布努埃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布努埃尔怀着成为艺术家的朦胧梦想来到巴黎,就职于电影行业。他在工作中学到了必要的知识,但由于冒犯了大导演阿贝尔·冈斯(Abel Gance)而遭到解雇。 布努埃尔在自传中写道,他到西班牙老乡达利家里住了几天,对达利讲了自己做过的一个梦,梦中一片云把月亮切成了两半,“就像一枚剃刀刀片割开一只眼睛”。闻听此言,达利也讲起,他曾经梦见一只爬满蚂蚁的手。这场对话的延续便是,布努埃尔和达利开始合作电影。 回忆录中,布努埃尔甚至说,“任何一个有可能引起某种合理解释的想法或画面都不采用,向非理性敞开一切大门,只保留能让观众感到惊讶的画面,而不去寻求解释。” Shocking Fetish 在我心中,这个词几乎构成了布努埃尔创作的全部核心。 《一条安达鲁狗》,影响意义深远,包括但不限于电影、平面设计、音乐,它甚至被收入了中国大陆的中学美术课本。片中的一切,都非常非常 shocking、非理性。神秘的月亮;一个男人(布努埃尔本人)用剃刀割开女人眼睛;爬满蚂蚁的手;骑自行车的异装癖者;毛茸茸的腋窝;人行道上的断手等等…… 而后二人虽然甚少合作,却沿着不同方向,进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探索。达利选择纸醉金迷,向资本主义投降。 有一本书叫《达利的骗局》,揭示了达利传说讽刺的一面。艺术品市场一直与资本保持密切联系,而达利,无疑是被资本化得最彻底的艺术家。大量达利作品都并非出自达利之手;造假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市面上共有 679 种达利签名;这还不止,确切地说,市面上有多少种达利作品,其上就有多少种签名。 布努埃尔,则致力于讽刺资产阶级。虽然他出身于西班牙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家庭,但是他人生大部分时间流亡墨西哥,在这个贫穷的第二故乡一待就是 30 年,拍了许多现实主义力作。这期间的作品,有三分之一都被禁了,但布努埃尔从不畏惧强权和金钱,而是,只追求一种纯粹的 shocking。 这也是布努埃尔令我十分佩服的地方:他只坚持纯粹的创作,不畏惧,不媚俗。 那也难怪他会和达利这样的纯粹商人,分道扬镳。 3、布努埃尔式风格 在观看了《白日美人》、《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几部影片之后,我尝试总结出了布努埃尔式超现实主义的以下特质—— 3.1 讽刺资产阶级 《白日美人》就是最为典型的。这部电影,就像一幅装裱高雅的名画,从场景、道具到人物的衣着、发型,无不渗透着浓浓的高阶中产阶级气息。这部电影中,有 YSL 的服装设计,有巴黎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气息几乎是从画面里扑出来的。 故事很简单,是一名中产阶级太太,为了实现自己欲望去做妓女。她的中产阶级丈夫在妻子澎湃的欲望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能够满足女主的,无不是粗鄙的工人。资产阶级的羸弱,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可谓展露无遗。 3.2 隐晦的性 布努埃尔经常以非常隐晦的方式表达性。《白日美人》中,在女主角拒绝了第一个嫖客之后,妓院老鸨派了另一个妓女进入房间,然后把塞维丽娜带到隔壁的房间,让她通过墙上的小孔窥视,学习如何接客。女主一边说着“真恶心”,一边忍不住也偷窥起来。 同时,布努埃尔非常擅长描绘“恋物癖”。《白日美人》中,各种角色都能对物件产生情欲。在更早期的《Diary of a Chambermaid》中,镜头不断给到女主的靴子。 这些片段完全不沾任何性,不沾任何暴露,支离破碎、遮遮掩掩,无法激起情欲,但是,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性暗示。 回忆录中,布努艾尔自己说,“爱是地下进行的秘密仪式,是一种非常伟大的仪式。性爱是纯洁而崇高的,但它只是表达爱情的最后一种方式。我们要找到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人们忽略这种肉欲的爱。比如说直接看到别人接吻,让我感到厌恶,银幕上的接吻也让我觉得讨厌,尽管那种充满热情的吻,甚至让人们感到骄傲,但是仍旧让人感到厌恶。既然还没有人在银幕上表现这种吻,那么我会在银幕上创造这样的东西,它可能只是一种空想的东西。” 3.3 女性主义 尤其《朦胧的欲望》和《白日美人》中,都荡漾着蓬勃而出的女性主义。布努埃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何谓“永远也不可能被得到“的女子。她们永远也不可能被得到,不可能被征服,只顺从于自己的欲望。 这两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具备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的雏形,领先时代 50 年。 3.4 错置与浓缩 《自由的魅影》(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堪称是“错置与浓缩”的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这类手法。 比如,很多人坐在坐便器上排便,同时又很热情地聊天,他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 再比如,一个少年和一名老妇打情骂俏,试图做爱,老妇躺下后露出裸体,浑身非常光滑,少年也认为这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名女士在阅读帕特农神庙等等的画册,惊愕的表情仿佛在看 A 片…… 诸如此类的手法,在布努埃尔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很多。《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一名在办公室贩毒的大使,遭到了街上恐怖分子的暗杀,而恐怖分子手中拿的“暗杀工具”,却是电动玩具;《朦胧的欲望》中,马提尼酒杯里出现了苍蝇……上述手法,都是 “错置”和“浓缩”的过程,就像我们平时做的梦。 路易斯·布努埃尔曾说,如果有人告诉他他只能活二十年,他希望这样生活:“每天给我两小时的活动时间,剩下的二十二个小时都用来做梦——前提条件是我能记得这些梦。”他经常使用梦的逻辑,来打破影片中的现实氛围,这就成为了他影片中独一无二的标签。 4、布努埃尔式影响 布努埃尔式影响贯穿各种艺术家,包括但不限于南斯拉夫电影巨匠库斯图里卡。当然,视觉和剪辑风格上,库斯图里卡属于极繁,布努埃尔属于极简。 但是,库斯图里卡电影中的梦境,以及使用各种超现实主义手法去描绘现实的操作,从中不难看出隐隐绰绰的布努埃尔的影子。库斯图里卡经常使用动物,去制造断裂感、荒诞感,为影片增添黑色幽默的气质。 《黑猫白猫》里的大白鹅和《地下》里的猫,是擦拭身体和鞋子的工具;《巴尔干庞克》里的山羊吃报纸,《黑猫白猫》里的猪啃着锈车皮,《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里蛇喝牛奶,鸡对着镜子啄自己。《生命是个奇迹》里,一头驴失恋了,到铁路上寻死。猫和狗会打架,鹅泡在血里。 布努埃尔,风格突出,想象清奇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超现实主义,仍然将影响更多电影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