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想把汽车变成爱好 公众号:小林的杂七杂八 阅读原文 先放结论:车辆外廓宽度只能决定我们乘坐空间的上限,而不能决定它的下限 再放个阅读提示哈:都是小儿科的科普,车辆工程或汽车从业者应该不用看 下限的不同就导致: 有些看起来很宽的车,坐起来还真不一定就宽。 有些车看起来没宽多少,坐起来却宽了不少。 就像 3 系与 5 系的一样 外廓尺寸对比:三系宽 1827,五系宽 1868,明明只宽了 4 厘米, 内部实际空间的实际体验差距却很大。 上限基本一致,下限却相差比较大 具体为什么会这样,下面一些我臆测的原因。 仅供您参考,或者供您看着一乐 1.有哪些因素会对实际的乘坐宽度产生影响 2.其实不一定是它真的宽,而是你觉得宽 3.这套臆测的理论,套进 3 系与 5 系里,是什么样的呢,能验证题设的结论吗? 4.对实际操作有没有啥用 1.决定乘坐宽度的还有哪些关键要素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内部简陋的示意图呗 从图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真正的内部空间是由外廓 - 减去钣金厚度 - 再减去内饰板的厚度 你看到这里上限减了不少了吧(不过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哈),我们继续。 内部空间是定了,但不同位置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了。 这个位置在哪,才真正决定了我们实际乘坐时的大小。 画重点了: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横向空间的下限 而位置又分为纵向与垂向。 垂向的:比较简单,我们再看一个剖面。地板往上,一般的轿车都是宽度越来越小的。 所以,理论上低一点坐,空间能够更宽一点。 纵向的:主要是与后排轮拱之间的关系。因为要放置车轮,轮拱会一定程度上地侵占车辆的内部空间。 而如果座椅的位置与轮拱重叠的越厉害的话,就会越多的限制乘坐空间。 关键还在重叠与不重叠的那个暧昧的区域,空间大小差别是非常大的。 所以总结来说,乘坐空间的横向宽度的下限:由车身 / 饰板的厚度、座椅的高度、座椅的前后距离共同决定。(表格) 不过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判断,缺少充分的工程依据 极其渴望有总布置或者人机工程的大佬来教育我,当面反驳我,狠狠的打我的脸 2.我要你觉得,我不要我觉得 而,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感知到的和实际的会有一定的偏差。 有些车只是我们觉得宽,有些车只是我们觉得窄。 当然这种感知的偏差仅限于:物理尺寸的悬殊没有特别大的时候。 然后这种感知偏差的来源,我按照自己的体感来说主要是由:光线视野的开扬程度与头顶的压抑程度决定的。 越开扬,越不压抑。对横向空间会有精神上的 Buff 光线视野的开扬程度: 一部分与座椅本身的位置相关,高了相对会开扬一点。但是这里又和前面说的座椅低一点横向宽度会高有一点打架了,所以要结合具体车型来看。如果是一个 1Box,那座椅高一点其实横向宽度也没多大变化,就可以高一点来获得更多的横向宽度。 另外就是由于前排座椅 / 车窗玻璃所限定的后排视野相关。理论上前排座椅小一点,离后排远一点那视野的开扬感会更好。车窗越大开扬感也会越好。 头顶的压抑感: 头顶比较简单。 头顶越压抑了,身体越不能拉直。身体就会去找横向或者纵向要空间。 另外应该还有一些颜色搭配光影效果能够更好地显大的技巧的。 我不懂就不说了。 我私以为,在物理空间和总布置相对受限的前提下,能够让你觉得宽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技能。 因为做得好的话,这样可以较少的花费成本,也不用对汽车其他性能产生太多的牵连影响。 要知道总布置对车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要改个 1mm 都要吵架半天、找一大半的部门问有没有相关的影响。 最后总结下来: 绝对的物理尺寸→总布置的优化→一些技巧上的补偿 重要性依次降低,最好都是能满足。 如果不能满足,也就只能八仙过海了。 如果你知道哪些车实际上没有特别宽,但是坐起来感觉还是挺宽的,请一定告诉我啊。 我要偷师去。 3.放在 3 系和 5 系上有哪些能套用的 来到题设的具体车型,看看以上我臆测的理论有哪些能套用的。 绝对的物理空间 宽度高度 :5 系大了 41mm 长度:5 系大了 387mm 轴距: 5 系大 254mm 总布置上: 座椅高度: 没有查数据,应该差不多吧 座椅纵向位置: 与轮拱重叠的程度应该是显着降低了,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开扬感: 前排座椅:轴距加长导致前排座椅离后排座椅更远了 后排座椅高度:同样假设没变 车窗:大了 前排座椅的位置和车窗都能提高开扬感,应该也是坐起来宽的一个重大利好因素 头部空间: 假设座椅高度没变,车高高了,应该头部的压抑程度会减少很多。 所以 5 系对 3 系来说,为什么会有较大的乘坐空间上的体感差别。 很有可能是因为轴距加大了以后带来了总布置上更大的灵活性,+ 相应的人体感官上更加宽敞的附加精神 Buff 共同引起的 4.对实际操作有没有啥用 题解完了,可以尝试着用着去做键盘侠,在网络上预测下不同车的后排乘坐宽度。 但如果光看图的话,还是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信息量太少。 最好还是自己去实际体验下,重点是带日后坐后排的人去实际感受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