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骑士,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阅读原文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虚拟空间的影视作品,要属 1973 年德国赖纳·法斯宾德拍摄的两集电视剧《世界旦夕之间》了。它改编自一位不太知名但却非常重要的科幻小说作家丹尼尔·加卢耶于 1964 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重模拟》。这篇小说在 1999 年还被改编成了科幻电影《异次元骇客》,并直接影响了经典科幻电影《移魂都市》和《黑客帝国》。 到了 1982 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赛博空间,也就是电脑里的虚拟空间这一名词都还没有出现,直到 1984 年,一位从未接触过互联网、几乎不懂计算机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才在他的小说《神经浪游者》中提出这一革命性的概念。 而“虚拟现实”这次词,则是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杰伦·拉尼尔在 1987 年提出来的——他也被称为“虚拟现实之父”。 《电子世界争霸战》第一次提出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尽管影片没有像后来的《移魂都市》、《黑客帝国》等片子那样做深入的哲学思考以及意义解析,仍旧停留在非常简单的思想层面上——影片中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界限清晰,好人坏人、正义邪恶无论在现实还是虚拟世界中也都一一对应,并无含糊之处。也就没有涉及到虚拟世界带来的扮演性和虚假性,更对虚拟世界带给人意识上的革命以及巨大悖论丝毫无涉。 尽管《电子世界争霸战》既没有像《星球大战》那样票房大卖,也没有像《2001 太空漫游》那样成为影史经典,但它却开启了电影通向电脑虚拟空间的大门。几乎之后所有关于虚拟空间的电影都受到了本片的启示——沃卓斯基姐妹就明确承认过它对《黑客帝国》影响至深。 从最近十几年来看,个人通过电脑 / 赛博空间,以头脑和技术来改变世界,对抗权力机器和传统体制,获得自由的梦幻,其实已经破灭了。君不见,如今的黑客多半已经被政府以及苹果、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所收揽;网络空间也并未打破种族矛盾特别是思想观念之间的藩篱。 “9·11”之后,美国科幻电影中更是不见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种傻乎乎的科技乐观主义精神,变得更加沈郁。美丽新世界闪现了幻影,却似乎从未到来。如今,元宇宙概念又成了风口浪尖。不由得让人感叹,虚拟空间的大梦似乎从未走远。关于元宇宙,可以参见我的另一篇回答—— 如何看待刘慈欣说「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是未来,元宇宙最后将引人类走向死路」? 科幻电影是科技时代的产物,它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说到底,科幻电影就是人类在现代科技时代的寓言。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也由此出现了:科幻电影是最反映科技时代的类型电影,也是最具有科技色彩的,它最需要科技力量来支撑的;然而几乎所有科幻电影都带着强烈的反技术至上倾向,甚至带着一点反智色彩,只有极少数科幻电影是以赞颂科技力量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科学以及科学带来的一切,就是科幻电影中恐惧的本体。而人们通过科技所激发出的欲望,也毫无例外地展现在每个时代的科幻电影之中。 阅读原文